疫情三年,世界变了,房地产营销领域也在默默地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从2020年初“线上看房”系统的蜂拥而现,到后来所谓“线上裂变”的流行,再到后来各大售楼处玩起了全民拍摄,再再到后来房企把数字化拓客上升到战略层面,再再再到现在,无论是渠道还是销售都玩起了抖音直播,刹那间,直播卖房、线上拓客成了房地产渠道的主流,而传统拓客模式竟然被打进了“冷宫”,似乎,玩线上就是高端,玩线下就是倒退。
笔者也是从疫情开始那年开始研究线上拓客,从去年开始亲身实践线上拓客,深知各个公域端口的玩法,尝遍了“酸苦辣”,唯独没有尝到太多的“甜”,我发现线上拓客出现了很多不利于行业发展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抖音平台上在一夜之间涌现了大量“老师”,专门交大家如何做流量,如何变现,殊不知,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卖过房,而是听了成功者的课程之后总结了一套方法论,于是就开始割韭菜。对此,大家还是要擦亮眼睛!
2、线上拓客的成本越来越高,从2022年优秀房企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每个客户线索的价格在200—300元之间,这还不含人力、设备等成本,换句话说,线上拓客的成本已经接近于线下拓客了。
3、错误地把“专业”当“好内容”,有很多人对线上拓客自信满满,号称深耕房地产多年,为客户提供的建议更加专业,但实际做下去之后发现,“你以为的内容根本就不是抖音或客户认可的内容”,连流量池都难以打造,更不要说变现了。是不是有很多人像我一样,曾经对自己的专业都产生了质疑?
4、有的开发商把创作、拍摄、剪辑、运营交给策划部,要知道策划部目前人力有限,根本无法承载这么大的工作量;于是策划部就联合销售或渠道一起来做,但做出来的内容要么搞笑,要么低俗,时间和精力浪费了不说,还起不到任何效果,最后的结果就是“做给领导看”,自嗨到无可奈何!
5、短视频风靡之后,行业乱象极其严重,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有的做得很low,有的做的很高大上,其实,短视频和传统纸质物料一样,是一种工具,只不过这种工具更加便捷、更容易裂变、更简单直接。短视频的语言绝对不是企划语言,而是客户语言,但诸多开发商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把短视频做得流光溢彩,看得人热血沸腾,但真正的卖点根本没有被客户抓取;还有的人把短视频做得简单粗暴,反正就是“热销”,但现如今,客户的朋友圈里最不缺的就是“热销信息”。
如果我们想真正地做到房地产的线上拓客,这个工程是极其庞大的,其复杂程度不低于自渠的建设。所以说,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线上拓客,根据我这几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如果你非得要深耕线上拓客领域,应该做好如下五大准备:
壹 | 熟悉平台规则的准备
凡是做过抖音号运营的人都知道,抖音是一个神奇的平台,动不动被限流,动不动不符合规范,直播时动不动就被禁言,有的时候,同样一个作品,上午被限流,下午就不被限流了。抖音就是这么任性,好像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情来。顺便说一句:如果抖音还是这样的话,离死也就不远了。
没办法,它是强势平台,我们要想混,就得按照它的规则来。除了抖音公布的违禁词或敏感词之外,还有很多运营方面的技巧,比如房地产行业最在意的客户垂直度,我们如何抓取“本地热门”?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投放投加?如何利用抖音的规则蹭上热点?如何快速把粉丝量做到1000人?直播前如何引流?直播前5分钟如何热场?直播时互动的频率?如何保证你的营销行为不被系统判定为违规?抓取到客户线索时,如何与客户沟通……问题太多了,而这些问题你又不得不面对,否则你就是没有流量,谈何变现?
很多人说,粉丝量与变现是没有正比关系的。这话说得很对,但是问题来了:粉丝量少,你的专业如何被信任?客户凭什么相信你呢?要知道,交易的前提是信任!
贰 | 优质内容持续输出的准备
记得有一位地产超级IP说过:你的视频怎样才算成功?如果外卖小哥愿意花时间把你的视频看完就算成功!
外卖小哥的时间观念很重,如果真的愿意花时间看完的确是很给你面子了。这个提法有些偏激,但从侧面告诫大家:时间的重要性、优质内容的重要性。
抖音会告诉大家一些偷懒的方法,比如筛选出“最近一周”“点赞最多”的视频,然后“提取文案”,经过你的二次创作和二次剪辑之后,比较容易获取流量。这个方法我曾经尝试过多次,的确有一些效果,但成效不大。究其原因,这与人物IP、说话风格、热点趋势等都是息息相关的。要想做好热门视频,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做自己。
优质内容好打造,但是想持续输出,绝不那么简单。
况且我们就算是大学教授,博览群书,但总有输出匮乏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回归市场”,因为市场是巨大的,我们只有懂市场、懂区域、懂项目、懂产品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到内容的灵感。
多说一句,优质的内容跟文采无关,跟深度无关,而是跟你的热点抓取能力、语言的起承转合有关。
叁 | 勤奋受累的准备
无直播,不卖房!这基本上是业内的共识!
但你知道直播多辛苦吗?哪一个成功的IP不是每天直播到深夜?近年来,我频繁外出讲课,每天讲6个小时,讲完之后身心疲惫。直播也是一样,每天按4个小时算,这对你的体力和脑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当然,直播前的内容准备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主播的考验是严峻的,持续一周可以,持续一个月试试看,持续一年试试看。
肆 | 提供优质线下服务的准备
当你在直播间获取了客户线索之后,如何实现带看?要知道,客户不可能只看了你的直播,甚至有可能在中介或售楼处已经留下了个人信息。
而服务是变现的唯一途径。
首先,你需要线上与客户保持高频沟通,让客户被你的诚意和服务打动,这时你可以邀约客户到线下见面,当面匹配客户的需求;紧接着要提供优质的带看服务,因为比你勤奋的中介同胞会更加积极地为客户服务。你能否车接车送?你能否完全了解客户的需求,匹配最合适的房子?你能否为客户争取到更多的折扣?甚至是,客户购房之后,你如何持续服务?
从这个层面来说,线上拓客只是第一步,只是获取客户线索的手段之一,大量的工作依然是在线下,甚至可以这么说:线上拓客的效率其实是不如线下拓客的。线下拓客的渠道人员基本上都是资源整合的高手,他们虽然找到的是“池塘”,但至少这方池塘里有大鱼。而线上拓客,可能是“海洋”,虽然有大鱼,但需要的装备更多更先进,需要的耐心更持续。
伍 | 线上与线下整合的准备
有人把“线上拓客”错误的以为是做个抖音账号或其他账号,这是狭义的线上拓客。其实在移动互联时代,线下的客户也是需要线上运营的。
很容易理解,比如你去派单来的客户,你进企业团购来的客户……他们不大可能在与你见的第一面就随你去售楼处,而这些客户是需要进行“线上运营”的。
如何让这部分客户对你产生好感帮助你裂变信息?如何通过朋友圈或定向推广让客户参与我们的周末活动?如何让客户愿意与你互动而不产生厌烦?甚至是如何让客户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参与到活动中来……
这些问题你又思考过吗?这仅仅是渠道或者销售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吗?
所以说,狭隘型的线上拓客可以休矣,如果以上的问题你没有解决,就不要好高骛远去做线上拓客,还是老老实实地去做线下吧,至少线下拓客中的“三板斧”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时代是向前走的,我们去拥抱变化、拥抱趋势本没有错,我们可以去尝试去学习,但不能把精力全放在这上面,否则不仅会丢了西瓜,连芝麻也会丢掉。
来源:深度地产,本文已获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