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奥密克戎!流调揭秘从“1号病例”到“0新增”

  来源:东莞时间网

  2月25日凌晨,大朗某工业园区,排查出的园区重点人员核酸结果刚出来,流调队大队长黄振宇接到电话震惊了,“太多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阳性!”

  事无巨细地现场询问、无数个样本采集、以G为单位的流调资料整理……自大朗“02·24”疫情以来,东莞市疾控系统共出动283名流调队员,对大朗等14个镇街的新冠肺炎疫情开展了流调溯源,为期43天。

  “今天上午我们转场,又动员了一番,善始善终,站好最后一班岗!”“你说得对,站好岗(不是最后一班岗!)”3月25日,流调七中队中队长、市疾控中心四级主任科员杨盛在工作群里向黄大队长汇报工作,得到了中心消杀所副所长、流调队大队长黄振宇斩钉截铁的回答。寮步镇的疫情应急处置告一段落,他们七中队收拾行装,奔赴这场战役的第9个战场——高埗镇。

  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奔跑,这就是流调队。

  1

  “太震惊了,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阳性”

  2月24日下午,大朗医院在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1名初筛阳性个案。

  已经发病好几天、在人员密集的工厂工作、去过数个镇街的消费场所、最狡猾的奥密克戎可能已经在社区传播了三代……这些因素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足够让流调队员们感到棘手,但这次,它们交织在一起了。

  这是东莞自2020年以来最严峻、最复杂、最棘手的疫情。一声令下,东莞迅速派出市级、镇级流调队,省和江门、肇庆、揭阳、云浮、惠州派出流调队员赶来支援。现场流调队员最多时达到340多人,分为8个流调中队,下设若干个小分队。

  24日晚7点,黄振宇正在家里吃饭。接到电话,他带上几位值班的队员用了半小时就赶到了大朗医院的发热门诊,随后到达1号病例工作的地方,“有2个厂区,所在的园区有200多人。当时现场比较混乱,没有人能很准确地告诉我,工厂有多少人、分布在哪里。”

  一共有三条线!经过了解,1号病例除了在大朗工作外,还曾在2月15日到过桥头,在2月22日发病后,他来到大朗医院就诊。黄振宇当机立断将队伍兵分三路,分头到工厂、大朗医院、桥头镇进行流调。

  在排查结果没有出来之前,这三地都可能隐藏着病毒的源头,也都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杨盛带领流调三队来到大朗医院。8名队员中,来自市人民医院的黎明珊、邵艺枝主动请缨,与CT值极低的1号病例进行面对面流调,调查近14天详细轨迹。2人到监控室了解病例就诊过程并甄别密接,其余2人则负责调查医院及发热门诊基本情况。当时,医院有140余名就诊患者和36名医护人员在现场隔离中,都需要一一排查。“看视频看到凌晨4、5点,现场把所有的密接者和核心可疑人员都排查出来了,立即发送给后方信息员陈琳整理同步上报大部队与密接组,再跟医院沟通安排下一步处置原则和措施。”这些工作做完后,天已经亮了。

  市疾控中心公卫所所长赵建军和四级主任科员黎虎率领第二中队来到了桥头镇。2月15日,1号病例曾乘坐顺风车来到这里,到朋友的公司聚会,晚上去了镇内的某家KTV后,凌晨又到了一家沐足城,在早上6时离开。24日晚上8点到达目的地,第二中队对现场进行了摸排,找出了20多名密接者和几百名重点人员,在第二天凌晨4点返回驻地。经过检测,桥头镇所有的密接者和环境的结果都是阴性。

  市疾控中心四级主任科员吴德元带的是第一中队,到达工厂后,队员们迅速进行了排查流调。凌晨,还在工厂处置的吴德元接到了后方队员的电话,“元哥,你要小心一点,里面可能有很多阳性。”

  2

  第一时间发出50多份协查函

  “预料有问题,但真没想到这么严重。”来自东莞市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都身经百战,历经“6·18”、“12·13”疫情,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这次的疫情超乎他们的意料。

  这是东莞市第一次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聚集性疫情。在极短时间内,现场检测出多例阳性案例,呈现出工作场所、居住场所的聚集性。

  “对手很狡猾。”黄振宇说,比较起此前的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潜伏期更短,传播力和隐匿性更强,更容易导致多点散发或集中暴发。初步流调情况显示,大朗“02·24”疫情被发现时,至少已经在社区传播了三代,队员们面对的就是一场爆发的疫情。

  后方不断增派人手。大朗“02·24”疫情流调中心最开始设在大朗社卫中心,当天晚上,流调人员从黄振宇带的几名骨干增加到6~70人。随着人越来越多,这个流调的“大脑”转移到场地更大的酒店办公。

  市疾控中心一级科员肖扬是一名90后,此次疫情期间,他被编入信息组,负责将海量信息抽丝剥茧,整理成报告供指挥部决策。每天傍晚5、6点,他开始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一般会写到凌晨4、5点,甚至上午10点。

  “多少病例,时间、空间、人群的分布,特征描述,还有风险评估、决策建议等等,这些信息让决策领导能一目了然看到疫情的分布和发展。”在接报大朗初筛阳性个案信息后肖扬第一时间抵达大朗,2月25日早上10点,肖扬等人撰写的第一份报告出炉,不仅将排查出的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还研判疫情可能会发生外溢。根据报告内容,指挥部及时对大朗进行了交通管制。

  首次面对奥密克戎在集体单位的暴发,流调工作涉及的内容太多了。1号病例所在的是一家制造塑料饭盒的工厂,病毒可能通过物品带出去,流调工作必须追查。

  工厂的员工去哪里了?生产的饭盒到了哪里?吴德元找到工厂负责人,让其提供员工和货物的流向。但此时,相关重点人员已经全部隔离,不可能再返回工厂寻找。流调队就将电脑送进隔离点,让工厂人员完善相关资料,提供货物等流向信息。

  在获取关键信息后,吴德元迅速向涉疫外市、外省发出协查函。这是为了第一时间遏制外溢风险,在人员和货物去到的地方,都需要发函给当地防控部门,进行及时的处置。经过粗略统计,吴德元经手的该工厂协查函达到5~60份之多,涉及多个省市,为及时控制疫情外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工厂、学校,我们挺‘害怕’这些集体单位。”吴德元说,人群密集的工作生活场所,往往带来是更大的传播风险。但经历过“02·24”疫情的排查工作后,流调队员的头脑更清晰了,也总结出了更有效的人员密集场所流调经验,例如对于工厂这类场所,通过制造销售流程的了解能迅速排查出相关人员,“我们都心里有底,不慌不忙。”

  3

  多头作战,43天奔赴14个镇街(园区)

  大朗、虎门、常平、松山湖、南城、东坑、石排、横沥、中堂、塘厦、高埗、寮步、东城、石碣,14个镇街(园区),这是东莞流调队员在过去43天里走过的漫长道路。

  与以往的“闪电战”相比,2月24日以来,东莞多个镇街出现了疫情。流调队员们需要多头作战,战线拉得很长。

  “在省的支援队回去后,东莞的8个中队要分成不同队伍进行处置,人员不停轮转。”黄振宇说,疫情多点暴发,给现场流调处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明显感受到了流调队伍人员不足、基层力量不够等问题,有经验带队到现场、独当一面的人员储备依然不足。还好,这时候大朗疫情已经平稳,流调队才能抽出人员前往别的镇街处置疫情。

  根据东莞市流调工作的要求,一旦报告阳性案例后,需要在1小时内完成核心流调信息整理,2小时内出具初步流调报告,24小时内形成完整流调报告,这真的是争分夺秒。所以,疫情刚发生时,通宵达旦是流调队员的工作常态。

  在流调队员的桌面,咖啡、泡面为日常工作常备物资,累了就趴下休息几分钟,再起来接着继续干。“一看到粤政易有很多信息没看,就心慌!”这次多点暴发的疫情,让很多流调队员们都习惯性盯着手机,因为很多任务都是晚上出门,流调队员现在都习惯性地半夜醒来看看手机,是否有新的疫情报告信息。

  “我的发量,比年初的时候又少了。”杨盛说,从虎年除夕至清明节,前后跨越三个多月,持续战斗70个昼夜,杨盛带领的流调三队共转场10个镇街,经历多次扩编,共86人编入流调中队。让所有队员很自豪的是,他们圆满完成了所有流调溯源、采样、消杀等任务。

  “转场”最多、最曲折的是3月10日晚上。驻点虎门的吴德元收到了撤离的通知异常开心,因为当天是他40岁生日。回家的路上他的耳边似乎总是萦绕女儿稚嫩的声音:“爸爸,多想和你一起过生日呀!”但是,在回家短短6小时后,大朗、南城相继又发现了初筛阳性个案,他被连夜召回到南城现场处置疫情。在后续处置中,他辗转常平、石排、中堂、东城多地,在4月7日才正式结束任务。

  “每次回家前我都开心地跟老婆说终于要结束了能回家了,但每次最后都没能回成。所以这次现场结束后我干脆不说了,直接奔家。”肖扬笑说道。

  黎虎也在4月初结束了这次“超长待机”的任务,期间,他的队员更换了4拨,没有停歇。他说,这次疫情跟之前“6·18”疫情处置难度翻番,“6·18几天就处理完了,那真不是同一个级别的。”

  从寒冬到春天、初夏,流调队员们随身携带的小行李箱里,衣物已经从羽绒服换成了短袖,但他们始终穿着“中国卫生”的外套,奔波在大街小巷。

  4

  守好生命,护好生计

  “从2020年到2022年,今年,我觉得东莞疾控人面临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役、一次史无前例的考验。”杨盛深有感触,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东莞的流调队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仰和必胜信念,不断从在时间上争分夺秒,在空间上拓展保护屏障,在人员上挖掘战斗潜力,抢在病毒之前打赢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面对传播能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东莞此次疫情的流调队虽然达到340多人,但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所有流调队员到现场一定要做好二级防护,这是反复强调和培训的问题。

  长时间的工作,也会让流调队员感到疲惫。也因此,杨盛在高埗进行处置时,在工作群中发出了文初的那句感慨,由衷希望队员们能稍微停下脚步,“他们克服了工作、家庭的压力,已经奋战了几十天。”

  这次的流调溯源太难了!但我们还是要做下去!——这是黄振宇的坚持。他说,流调是为了快速防控疫情,找出薄弱的环节。此次的疫情中,流调队员经过调查,个别镇的疫情存在“物传人”的可能,随后,指挥部出台了系列防控措施,为物流、快递、进口邮件等链条查漏补缺。

  守好生命,护好生计,虽是“两难”选择,却也要努力实现“两全”。

  “既要防止疫情扩散,又要保障市民的正常工作生活。”黄振宇说,流调工作的意义,就是在科学精准防疫的同时,必须尽可能降低对社会的干扰。一份做细做准的流调报告,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动不动就封城,那是对人力物力的浪费。”

  做一个负责的流调人员,压力很大。吴德元坦言,判密接其实“很简单”,但你要考虑到这些密接人员的转运、隔离等问题。例如,一名确诊病例接触过400人,我们流调队员会在流调过程中细致的甄别,找出其中风险最高的核心密接者,分重点、批次进行隔离、转运等,“判了一名密接,他的工作、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我们要对这些人负责,不能一刀切。”

  4月7日起,流调队员们陆续回到日常的岗位。这一天,黎虎收到了一束鲜花,这是在广州工作的女朋友快递过来的。因为疫情的关系,两人距离上次见面已经过48天了。

  即使目前东莞已解封,但所有流调队员依然奔波在路上。近期,东莞“外防输入”的压力很大,他们需要对一些货物、外来人员进行调查。半夜里,床头的电话铃声时不时会响起。

  “这次疫情的影响范围很大,感谢封控、管控区域及疫情相关的市民,他们作出了很大的牺牲,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和配合;感谢我们的流调队员,日以继夜、冲锋在前,用专业和敬业守护着东莞人民的健康,为东莞的社会经济平稳发展保驾护航。”黄振宇说。

  4月18日,东莞再次调整防控政策,取消“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离莞”管控措施,学生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有序开放。“摘星”后的东莞,正紧抓春天的尾巴,全力复苏,迎接满工满产、复市复学的新生机。

责任编辑:祝加贝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