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上海市启动大会暨“兆易创新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安谋科技杯”上海赛区启动仪式“云”上举行。
大会由上海市电子学会、华东师范大学承办,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学位办、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市电子学会、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相关负责人、沪上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赛事专家、企业代表、学生代表汇聚“云”端,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吕岳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傲英对出席启动仪式的领导、嘉宾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支持华东师范大学发展和研究生培养的上级单位、兄弟单位、专家、企业表示感谢。周傲英表示,学校全面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三大使命,聚焦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强化卓越学术、创新实践引领,推动落实卓越育人工作。此次竞赛对推动研究生教育评价和育人模式改革、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瑜代表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向为本次大赛举办付出辛苦努力的各方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敬意和感谢。她提到,“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助力国家急需、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办十年来,得到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研究生教育战线的高度认可。“鼓励办好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写入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研究生教育领域重要评估评审已将大赛获奖成果作为研究生培养质量标志性成果。2022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将筹备、新增3项主题赛事,为更多研究生学子提供高水平竞技平台,以大赛为契机和动力,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团队精神,为服务国家产业战略需求与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代表中国电子学会对2022“研电赛”上海赛区的开幕表示祝贺。她指出,上海赛区设立五年来,紧跟时代步伐,广泛凝聚需求,创新竞赛组织模式,优化常态化联络机制,组织凝聚力、竞赛影响力持续提升,以优异的赛事成绩,展示了上海赛区人才培养的优秀成果。在当下这一特殊时期,大赛的启动彰显了上海赛区的责任和担当。曹学勤预祝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暨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参赛师生在今后的教学科研事业中取得更大成就。
上海市学位办主任束金龙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市高度重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组织和筹备工作,加强与国家部委和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优质、高效的渠道平台,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缺”高层次创新人才。通过系列大赛,将支持高校和企业深度挖掘合作生长点,在科技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助力科技发展。同时,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优化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作出贡献。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做2021上海赛区年度总结及2022赛事规划布置。他指出,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将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整合各方资源,深化校企合作,优化创新竞赛模式,构建选优育才平台,助推产学研用对接,做好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数学建模竞赛、集成电路、电子设计竞赛、创“芯”大赛、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公共管案例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大赛、金融创新设计大赛等13项主题赛事在上海的各项工作,为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技术生态总监程鸿在发言中表示,作为上海赛区连续六年的战略合作伙伴,欣喜地看到每一年的获奖作品都反映出新时代青年自主创新的精神和使命担当,期待与今年的大赛、参赛团队一起,共同推动中国智能计算产业在多域架构计算时代的发展。
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东道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虞蓉对2021年上海赛区的承办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2018级硕士毕业生、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鼎作为往届获奖学生代表发言,分享参赛的所获和心得。
随着5秒钟倒计时视频的“云”上播放,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研究生培养办公室主任杨福义宣布开幕,正式启动本次大赛。
据悉,2022年“研电赛”上海赛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新设仪器装备专项赛题、国产集成电路应用专题,引导开发“卡脖子”仪器设备,引导使用国产电路。推出“造星计划”,对过去5年“研电赛”上海赛区全国一等奖获奖作品和团队进行宣传与追踪报道。沪上高校赛事校园巡讲也将于5月拉开帷幕。
来源 | 上海市电子学会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