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指数新能源:行业呈多层级发展多点开花局面细分领域渗透率缓慢提升

核心提示新能源行业能够持续的高景气度,一是主流资金对该行业发展的认可;二是“碳中和”下,行业增长周期延长。9月9日,和讯SGI指数新能源TOP10榜单发布,前十的公司本期SGI指数评分均分提升6分,评分整体提升。其中,金宏气体、科威尔、派能科技的S

新能源行业能够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一是主流资金认可行业发展;第二,在“碳中和”的条件下,行业的成长周期延长。

9月9日,贺勋SGI新能源指数TOP10榜单发布。本期排名前十的公司SGI指数平均分上升6分,整体得分有所提升。其中金鸿燃气、凯威尔、派能科技的SGI指数得分提升最快,德国纳米取代零点电控进入榜单第八位。

可惜前十的新能源公司没有一家能进总榜前50。在总榜单中,隆基、航科科技和王馥荔是最落后的。从行业发展来看,目前新能源行业仍处于市场认知度提升和起步渗透率的阶段,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为明显。

从行业分布来看,新能源TOP10企业中动力和储能电池占大多数,其次是高端设备和材料,以及光伏和精密零部件。其中,涉及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非常广泛。

根据SGI的分析,新能源行业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率较低,排名前十的公司平均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分别为31%和15%。中村优、凯威尔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都领先于其他公司。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超过90%的公司宣布将快速实现电动化。考虑到安全性,汽车出厂前需要反复测试,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测试系统和设备有很强的需求。凯威尔作为本土专业测试电源的龙头,自然是顺应需求,带动业绩增长。公司大功率产品主要应用行业为新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行业,公司试验电源产品线实现收入0.75亿元,同比增长60%。

此外,公司的产品线还可以满足燃料电池、功率半导体等工业领域的测试。随着下游行业的持续景气和客户订单的加速发展,公司上半年实现业务收入约1.02亿元,同比增长56.38%,超出市场预期,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031万元,同比增长31.64%。

对于零部件制造王馥荔来说,新能源汽车对零部件性能要求的提高抵消了行业景气度的不足,高毛利的3C产品占比提升增加了规模效应。公司在技术和客户基础的双重优势下保证业绩增长。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无论是上游零部件制造还是下游整车制造,中韩企业都占据绝对优势,而中国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仅当代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就占据了29.9%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第一,韩国LG以24.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机容量为47.8 GWh,同比增长127%。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LG化学和松下的装机容量占69%。此外,据统计,2020年,全球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每4辆就有一辆使用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截至2021年5月底,使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超过218万辆。

对于新能源电池厂商来说,上游原材料涨价是抑制产能的最大痛点。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运力受到冲击,船舶周转率下降等因素推高了海运价格,使得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涨。上半年营业成本上升导致公司毛利率短期承压,2021H1为37%,低于去年同期的44%。

与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的鹏能科技不同,天能股份以铅酸蓄电池储能为主,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网侧、发电侧、toC侧的小型储能电站,客户集中在中低端客户。天能股份在调研会上表示,辅料价格短期剧烈波动对成本的影响难以向下传导,从而短期内对毛利率造成较大压力。

在RD投资方面,前10名公司的平均值为6.4%,占比相对较低。此外,BVD创新指数平均值为66,企业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1上半年的RD费用率约为12.36%,仍然领先。继续加大在RD的投入,2021上半年RD费用率为10.54%,同比上升4.26%,公司继续保持行业综合竞争优势。在保持丝网印刷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先后进入光伏激光设备、OLED面板激光设备、HJT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等新领域。

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加速渗透的增长期。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在缓慢提升,但这也意味着赛道的回报周期更长,吸引各方加入竞争。国内新能源汽车长期以来都是“百家争鸣”的格局。

动力电池、储能、软件都将成为未来高景气的分支行业。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厂商也开始向新能源赛道拓展。天能股份也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加快发展锂电池产业是公司近年来的重点战略之一。

随着汽车制造业对轻量化、智能化、新能源模块化天窗零部件要求的不断升级,将进一步推动王馥荔精密零部件技术的更新,带动公司在汽车天窗领域的产能扩张。

综上所述,显而易见,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的态势。从整车厂商的角度来看,拥有稳定的电池供应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本保障。但在供应中断或议价能力减弱的风险下,二三线电池厂商突破技术壁垒时的市场增量依然可观。

此外,有分析指出,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开始从硬件向软件和生态发展,其中特斯拉独占鳌头。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抄袭特斯拉商业模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随着新能源汽车对智能网联和人机交互的日益重视,相关零部件公司将更受资本青睐。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