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尹浩:未来年,通信网络容量或将实现千倍增长

核心提示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在这个万物智能互联时代,网络化的数字空间与实体化的物理空间,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正加速建立耦合互联的对应关系。可以预见,未来10年通信网络容量将实现千倍的增长,智能化产业发展要求无处不在,大规模的人、机、物

科技记者金锋

“在这个万物智能互联的时代,网络化的数字空和物化的实体空之间的对应关系正在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形成。可以预见的是,未来10年,通信网络的容量将增长千倍,智能产业的发展要求将无处不在。人、机、物按需大规模智能互联必将成为发展趋势。”10月15日,在由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物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卫·摩西对物联网发展趋势做出了上述判断。2021中国物联网大会开幕式;大卫·摩西科技记者金峰的分析源于对以下数字的信心: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1-8月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蜂窝物联网用户增长较快。截至8月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累计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3.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亿户,其中智能制造、智能交通和智能公用事业使用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为17.6%和16.8%。截至2021年6月,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已超过260亿,物联网正进入加速发展期。“物联网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大卫·摩西表示,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总数将超过240亿,其中工业互联网设备数量将超过130亿。看数字,市场巨大;看现实,智能信息革命的路在何方?大卫·摩西认为,万物互联正在加速走向万物互联,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更深更广地渗透到制造业中。“智能制造成为主流,物联网+‘教育、医疗、文化、旅游、养老、购物’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未来生活正加速向我们走来;智慧城市建设将由表及里、由点及面覆盖,城市管控的数字矩阵将无所遁形。”在中国通信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延川看来,以万物互联、万物感知、万物智能为目标,以学科融合、技术融合、行业融合为特征的发展路径正在逐步展现。例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将物联网纳入数字经济七大重点产业,对物联网接入能力和重点领域应用做出明确部署。上个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底,我国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工业数字化转型、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不过,大卫·摩西并不否认物联网(IoT)发展面临的挑战:“支持万物智能互联的网络架构日益复杂,网络硬件成本高昂,网络能耗不断增加,成为物联网无线通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张延川认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仍需正视问题:“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二是产业生态不够健全;第三,规模化应用仍然不足;四是支撑体系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他指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汇聚各方力量,加强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共同推进物联网技术产业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大卫·摩西(David moses)建议,当务之急是研究创新、高效和节省频谱和资源的解决方案,以满足5G和6G的需求,并探索和研究面向各行各业智能边缘商业环境的智能物联网网络。同时,要推动物联网在相关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探索创新应用的新模式。5名两院院士担任国家物联网先进制造业集群顾问。日报记者金峰摄。为加快中国物联网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无锡作为中国物联网技术产业之都的引领作用,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无锡联合成立中国(无锡)物联网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在大会上,该研究所揭牌成立。15名两院院士担任该院和国家物联网先进制造集群顾问。大卫·摩西院士担任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南京邮电大学教授朱洪波受聘为研究院院长。

编辑:王宇审核:王小龙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