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记者森宁
与“智能”和“大数据”相关的新型工科比较热,而传统工科比较冷?在这个招考季,部分理工科院校公布部分省市的投档分数线后,这一现象迅速引起社会关注。
在很多高校,土木、建筑、机械等传统工科专业的招生分数线是有波动的。有分析认为,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大学毕业生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正因为如此,“就业焦虑”开始冒头,影响考生志愿填报。
基本建设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行业人才已经饱和?传统工科专业毕业后“进厂”概率大,收入低,地位低,性价比低?很多高校一线教师发现,社会上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对高校专业设置的严重误读。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直言,“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行业的分工不是一一对应的。当前,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传统学科的边界不断被打破,传统工程也在加速转型升级。”相当一部分工科专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高质量发展的“骨干专业”。因此,朱合华教授建议,优秀学生应该从长计议,大胆选择适合自己的工科专业。
没有传统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永动机”。
论文:从目前其他省市的招生情况来看,包括土木、建筑在内的一些传统工科专业对考生的吸引力似乎在下降。你怎么想呢?朱合华:据我观察,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主要受他们对社会环境的印象的影响。他们对工科的印象远远落后于大学的发展。以我的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比如有人单纯的认为房地产行业这几年好像不景气,于是得出结论:学土木的学生以后很难找到工作。还有人认为,进入土木行业,就在工地搬砖盖房。其实这些都是对专业的严重误读。
当前,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城市更新、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等高质量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也有了方兴未艾的新发展方向,如海洋动力、探索台湾空。此外,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基础设施总投资约19.7万亿元,同比增长0.4%。今年4月,中央明确提出加快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新增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无论是宏观分析,还是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都证明了工科专业的强大实力和潜力。
目前,一些家长认为新工科可能比传统工科更受欢迎。事实上,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可以说,没有传统产业的支撑,就没有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永动机”。以数学、力学、工程科学技术为支撑的传统工程,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
同时,随着新工科的转型,传统工科的专业内涵将进一步拓展,学科融合将进一步加快,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工科作为建设国家的“骨干”学科,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空,而随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工科也在向智能化新工科方向蓬勃发展。现在的信息公司包括华为、腾讯等。已经开始在新的基础设施领域布局他们的新业态,这也证明了对新工程的需求正在大大增加。
论文:有人认为选择专业是未来发展的“轨迹”。相对于金融等专业,传统工科专业毕业后“进厂”的概率较大。很多人抱怨“收入低,环境差,太辛苦,不体面”。你怎么看待这种心态?
朱合华: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考虑未来的就业因素是人之常情。但是,指望几百所高校2000多个专业群中的一些“收入高、环境优、待遇低”的所谓好专业,是不现实的。
据我观察,虽然专业不同,但是每个专业的成功没有本质的区别。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从人才队伍来看,都是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分布。用其他行业的顶尖来标杆工程项目的底层,显然是不公平的。
的确,有些工科专业的起薪可能没有其他行业高,但工科专业的优势在于发展后劲。经过5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就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广博、长期应变能力强的学生将在这个行业脱颖而出,展翅高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爱情历久弥新,任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总是供不应求。被985王牌学校或专业录取,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未来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了硬核技术、硬实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但是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缺乏。“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也可能成为影响这一代年轻人填报志愿、选择就业的重要因素。
要成为一流的人才,有些磨炼是必须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工科生来说,深入一线是职业生涯的必要基础。比如我是搞隧道和地下之间的工程研究空。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地上地下”来回钻,不仅锻炼了大脑,还锻炼了体力。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聪明又强壮也是很好的。
特别是从上海中学走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一生致力于工程保护研究,为国筑盾,为国家土木工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刚刚被国家授予全军最高荣誉——“八一勋章”。钱院士是土木工程师的骄傲,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就是专业知识不全面,赛道边界越来越模糊。
论文:一些学生抱怨工程专业难学。学了四年,他们积累不了很多技能,也比不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从而陷入学无所用的尴尬地带,转专业成功率不高。工科专业是什么?朱合华:在这里,我们应该充分理解专业和行业的关系。
大学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行业的分工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未来选择的轨迹并不是唯一的,每个轨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铁轨相互交叉,铁轨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以人工智能为例,其发展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目前人工智能需要和其他专业结合,寻找应用场景。只有与场景深度融合,才能实现学科“双向发展”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一流高校的人才培养已经突破了传统专业的限制,正在大力推行大类培养,让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有更多的机会对专业进行二次选择。可以说大学的培养重在基础,重在质量。你在大学里得到的是比某一项技能更全面的职业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
我给年轻人的一个建议是,他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兴趣,采取主动,这样他们才能有持久的动力。其实行业没有高低贵贱,每个行业都需要高级人才。关键是看你能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
同济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栋梁、专业精英。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还要有严谨求实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追求。工科既能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又能锤炼人的素质。这种品质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即使他以后转行,也是值得信赖的。
培养智能建筑新型工程人才,奔向未来。
论文:2018年,同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新设“智能建筑”本科专业(当年唯一)。第一批毕业生将何去何从?第一批智能建筑学生是怎么学的,他们学到了什么?朱合华:面向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新设了“智能建筑”本科专业(当年唯一一个)。今年,它迎来了第一届智能建筑本科毕业生。其中50%的毕业生在我校就读,近一半直接攻读博士学位;10%的毕业生选择出国留学,留学目的地是世界排名前50的QS大学,如斯坦福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等。
未来的建筑市场最需要的是系统和流程工程师,他们有能力控制和优化所有的施工环节。为此,土木工程学院构建了智能建筑专业“+”形知识体系,设计了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个性化实践环节等多维度模块化学习。学生不仅系统学习了土木工程系列核心专业课程,还系统学习了智能建筑概论、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测绘、传感器与信息融合、智能传感网络、智能建筑环境系统、智能机械与机器人、系统思维与设计方法、结构工程大数据与应用、结构韧性与智能防灾等智能建筑特色课程,全面学习和掌握了智能建筑的核心理念。
同济大学智能建筑专业“交叉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人类向极地、沙漠、深海、太平洋的进军空,未来几十年,国家和社会对土木工程领域的人才仍有较大需求,这对智能建筑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此外,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业面临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机遇和挑战。智能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大量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管理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关技术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据悉,未来10年,国际技术和管理人员比例将达到20%,每年至少有30万人接受高等教育培训,其中对现代土木工程和智能建筑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仍在上升。
《华尔街日报》:你对志愿申请或申请主修专业的年轻学生有什么建议?
朱合华:我来谈谈我自己的经历。1979年,我因为把“化学采矿专业”当成化学方法采矿,而误入采矿工程专业。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学科的魅力,与数字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我想建议考生“选择自己热爱的,热爱自己选择的”。我和我的学生一直以从事土木工程为荣。
我们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曾经热门的专业也会“降温”,只有兴趣才会“常青”。所以年轻人在选择上要独立思考,基于兴趣执着地追求梦想。年轻人应该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越艰难越有挑战性的领域,他们就越会发现新的风景,成功的几率就越高。不要肤浅,跟着别人的意见走。年轻人要敢于质疑,实事求是,追求卓越。每一代人都有长征。愿今天的年轻人勇挑重担,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编辑:康
校对:蒙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