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时代蓝领如何升级“换装”

核心提示原标题:职教视野 智能化数字化已成席卷制造业新浪潮 智造时代 蓝领如何升级“换装”在现代工厂里,在智能化系统的指挥下,上百台机器人协同作战。三一集团供图在三一18号工厂里,机器人正在对工件进行焊接作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洪克非/摄国网长沙

原标题:智能数字化职业教育愿景席卷制造业新浪潮。如何在智造时代升级和“打扮”蓝领

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在智能系统的指挥下,数百个机器人一起工作。三一集团供图

在318工厂,机器人正在焊接工件。中国新闻、中国青年网记者洪克非/摄

国网长沙供电公司的年轻员工正在通过智能交通巡检系统对设备进行远程巡检。聂秦雨/摄

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刘海龙指导学生练习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应用。万磊/摄

戴安全帽,穿工作靴。7月4日,黄杰匆匆走进CRRC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舒适的暑假已经换成“下放”到企业学习。

黄杰是湖南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沪铁职院)的一名教师。从今年6月24日开始,按照学校的要求,他被安排到诸暨公司实习两个月。同行,学校里还有18个其他老师。

“每天早上八点半开始。认真跟着师傅,做好记录,下班查资料。”黄杰说。

公司安排了三位技术精湛的师傅作为现场指导老师。黄杰的现场老师是周峰,CRRC的首席调试器。

进入车间期间,黄杰和师傅们一起参与整车调试,询问各环节试验的技术特点和操作要求。

几天后,他对车辆定位产生了兴趣,并准备设计一种用于城轨车辆调试的无线定位装置。

7月13日下午,黄杰对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说,这种学习非常有益。企业生产线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作为老师,他得跟着一线的节奏走。

机器换人对学校的压力

据悉,今年暑假,沪铁职院177名教师来到企业“充电”。方,校长,声称他没有闲着。“有几十家企业要调查。”

假期的这种“折腾”来自于学校领导对企业端生产线变更的焦虑。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深远的产业变革。企业的趋势也促使负责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学校跟进。

方认为,随着机器替代人工的加速,重复性强、劳动条件差、任务简单、强度大的专业岗位不断被生产效率更高、质量更可靠的智能化设备和智能化生产线所替代,一批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人员将面临失业和转岗的压力。

据悉,沪铁职业学院服务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湖南省的产值超过1600亿元,每年可吸纳2300多名学生就业。

近年来,轨道装备行业无论是制造还是运维,都在向智能制造和无人驾驶方向快速发展。作为学校,不得不密切关注产业转型升级向教育机构发出的信号。

“未来,保姆将可以玩机器,而不是帮你洗衣服和拖地板。”方肖斌曾和同事开玩笑说,将来会有机器人做饭,比如做饭、洗衣、换灯、护理等。

总趋势的智力转变

2021年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十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从技术突破、应用拓展、生态营造等多个维度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422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22.1万台。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维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随着AI、VR、5G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在设计研发上探索机器人产业与新技术的融合,为机器人落地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湖南众多工业龙头企业中,科技推动的产业进步不仅限于机器人的工业应用。

诞生于科研院所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于2014年启动了“产品4.0”专项。2021年8月,中联重科土方机械公司副总经理维伦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其智能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的智能化,二是平台的智能化。

比如让挖掘机根据工况自适应调整控制策略,从而大幅提高其效率,这就是产品本身的智能化。另一方面,现在的工程机械作业越来越集群化,大量的起重机、挖掘机、混凝土泵、卡车、搅拌站等集成协同作业。在许多场景中,许多设备是无人操作或远程控制的。

在2020年3月的拉斯维加斯国际工程机械展上,该公司的员工演示了使用5G技术远程控制位于数千英里外长沙的挖掘机的操作。

更何况,2019年开始,中联重科斥资千亿打造智慧产业城。

今年6月30日,智慧城市混凝土泵送机械园区负责人倪传浩表示,正在建设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园是一个全新的园区。按照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说法,是“技术领先20年”。

倪传浩表示,生产线的技术先进性要达到世界领先的高度,其规划设计要预留未来升级扩建的可能性。

中联重科的生产涵盖了机加工、焊接、涂装、装配等环节。2005年建立的工业园里,数百名焊工在一线忙碌。如今,这项工作已经被焊接机器人大量取代。“在焊接园区,机器人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比如现在有100个电焊工,以后会有20个左右。”

倪传浩说,除了自动化,机器人本身也要实现“自适应”。即通过添加摄像头、激光等方式实现机器视觉,让机器人能够自我观察和适应,实现AI智能,解决一些常规程序无法触及的问题。

在加工方面,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可以使物流、装卸、吊装、加工等匹配。全部实现无人干预。实现24小时“黑灯生产”。

“以前刷漆用的油漆既不环保,也不容易浪费。”倪传浩说,现在粉末涂料是静电吸附在工件上,没有气味,强度增加。同时也节省了劳动力。

不可逆数字转换

事实上,国内领先的高端制造企业无一例外都观察并参与了智能制造的变革。

201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介绍,三一集团下一步的竞争力主要靠数字化转型。如果成功了,就会“翻盘”;如果失败了,就会“翻盘”,意味着传统重工业制造业到了一个“分水岭”。

7月7日上午,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在三一“灯塔工厂”和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十八厂”现场看到。在两个老车间投资100亿元升级的生产线上,工人可以通过系统指令为每个工位提取和分配物料和零件;具有视觉识别模块的智能焊接机器人能够自动识别焊接材料;重型AGV满满的物料在厂房里流动;在智能系统的指挥下,数百个机器人一起工作...

集团三一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相举表示,除了环境安全和舒适性,还有很多前沿技术在生产线上的应用。比如在装配的最后一道工序,生产线将智能扳手接入互联网,扭矩等实际参数可以上传,由电脑进行分析。如果出了问题,机器会自动报警。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会沉淀这些数据,也就是把物理模型变成数字模型,从而实现痕迹管理。

刘相举指着现场运行的一台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说,系统发出指令后,激光导引的AGV会自动从立体仓库里取货,然后把备件送到相应的工位。工厂内设置了2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形成了6个高度自动化的操作孤岛,实现了500多名工人从机器操作工向机器护理员、研究人员的转变。这不仅使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而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

据悉,智能化改造升级后,整个生产周期缩短了一半,人力需求大幅减少。

原三一集团智能制造方案实施负责人蒋庆斌曾用亲身经历的故事解释了趋势的改变。他在日企工作的时候,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戴着“金星”“银星”的技师,相当于中国的老中医。

有人问他们,产品尺寸有20丝的偏差。怎么解决?专业人士可以通过问这个,看设备旁边的那个来做出诊断。甚至当他们听到设备的异常声音时,他们会知道这20根线是如何产生的。这是凭经验判断的。但这种经验并不容易复制,就像老中医一样。

“现在我们把‘中医’的经验数字化了,就是把收集的数据全部可视化、模板化,便于进行技术传承。这就像过去根据感觉和经验测量血压脉搏一样。现在和用血压计测的一样多。与脉象相比,后者既准确又易于传递。”

升级“打扮”蓝领

智能生产线会让普通蓝领工人快速离开企业吗?

在三一的展厅里,一块巨大的屏幕赫然标注着集团智能制造的未来规划:3000亿元销售额,3万名工程师,3000名产业工人。

这个目标提出的时候,集团有三万产业工人。截至目前,企业蓝领工人约18000人。“一线工人从企业跳槽到长沙,基本都是农民工,招聘往往是高职教育的起点。随着智能工厂建设的逐步推进,将逐步实现人员替换。”三一人力资源总部招聘部部长许婧说。

中联重科的倪传浩认为,建成后的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园,他所熟悉的技术工人数量会比泸沽老园区减少30%左右,甚至一些本地的工作岗位可以减少40%。

除了龙头企业对技术的天然向往,成本、周期时间、用工等等都是追求智造动力的复杂因素。

在接受《企业管理》杂志采访时,蒋庆斌曾表示,近年来,工程机械行业的人工成本明显上升。比如前几年员工月收入3000-4000元,现在一个焊工月收入一万多,低的9000元左右。另一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采购成本也下降得非常快。“购买一个机器人一年多,我们就能收回投资。”

人口红利在逐渐消失,机器红利却在慢慢到来。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不仅是企业生产力进步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必然。而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都离不开“人”的转型升级。人可能不仅仅是浪潮的对象,更是转型升级的动力。

中联重科倪传浩认为,智造不是蓝领工人的简单减法,而是起步前的“提升”和“打扮”。

他指出,历史上很多基于科技进步的工业创新,用先进的机械甚至智能机械代替了人做的简单重复的劳动,使人转型做更精细的工作。就焊接而言,虽然可以用机器代替人工焊接,但同时需要对机器进行编程和管理的人。这个人需要懂焊接,但是要掌握机器人的模块化编程。它的工作对象从单一的焊枪变成了包括机器人控制装置、伺服电机和液压系统在内的复杂系统。

这是蓝领转型。

如果你期待成为一名现场经理,你还需要熟悉产品,了解精益生产管理方法,最终成为量产某个环节的控制员。

倪传浩说,这是企业急需的智能制造领域工程师。其职位介于RD工程师和普工之间,但属于技术岗,蓝领升级“换”。

他认为,中国很多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频率应该和企业一样。

“企业的人才库很大一部分来自职业院校。但是我们主要培养专科生,可能会让他们从大二或者大三开始接触和熟悉企业。”

另一部分是从企业合格人员中选拔。因为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员工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可以减少升职时的磨合时间。

另一方面,另一家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依托旗下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培训。除了理论课程,还投放大量机器人供员工实践编程、机器人控制等实践课程。

“对于每道工序的操作过程,我们都会记录一些基础的课程,比如设备的基本操作过程,设备的一般故障,每种故障如何排除,什么情况会引起异常报警。”蒋庆斌说,自动化升级和技能培训给工人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劳动强度的降低,但工资却增加了。

三一人力资源总部招聘部部长许婧表示,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智能制造带来的产业工人调整并没有造成技术工人的大量流失,而是调整到集团其他部门发展。“例如,这些年来,我们的产值增长了许多倍。以前整个三位一体都在长沙星沙地区。现在,集团在黄骅机场附近建立了更大的新工业园,许多新的业务和人员将从这里转移。”

许婧介绍,集团已经制定了宏大的国际化战略,对海外市场的发展也有雄心。因此,未来几年将有成千上万的人被派往海外。“智能化让企业更有效率,更能适应市场竞争,反过来也需要更多的员工。”所以作为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他们经常为招不到人而发愁。

校企培养是唯一的选择。

在产业转型的压力下,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校对所需人才正成为一种趋势。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职业院校中属于“急功近利”的范畴。

学校位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早在2008年,机械工程学院和中联重科就联合开设了订单班,培养装配和售后服务工程师。

紧跟企业脚步,学校开设湖南省首批工业机器人专业,率先组建湖南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省内首个焊接机器人实验室,由中科院院士领衔。近年来,学校拓展延伸了“焊接技术及其自动化”、“数控设备应用与维修”、“机械产品检测技术”等专业,以满足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升级对产品设计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的需求。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谭平说,2017年以后,随着一些龙头企业带动智能制造,学院感觉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有明显差距。

“我们在2015年制造了一个焊接机器人,但它只允许学生编程,而不能实际操作。”

面对缺口,学院投入巨资扩建了“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操作”实训室。他们还聘请了中联重科泵送机械分公司培训工程师谭勇作为兼职培训导师,承担学校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以小班形式培养现场工程师,以适应企业智能制造升级。

学生王琪芸是受训者中最好的。2020年7月进入中联重科实习,并成功录用。目前已成为企业四级现场工程师。

“实习期间,学生主要从事混凝土泵车臂架、转盘等零件的焊接机器人的编程和操作。正式入职后,他们参与了高强度钢焊接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关资质。现在他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谭平说,企业在智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不同需求也需要学校提供更强的培训条件。

比如工程机械生产企业中联重科多为高碳钢,而上市公司楚天科技是不锈钢焊接,需要氩弧焊。

所以和企业一起培养人才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学校离开学生玩耍的地方,企业留下设备材料,派现场培训工程师现场指导如何开设相关实训项目,手把手教具体产品的焊接工艺,双方互利共赢。

此外,校企联合开发了MIG焊接、金属材料焊接技术等四门核心课程。共有71名学生接受了学徒培训,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企业的焊接技术骨干。

校企合作突破蓝领人才瓶颈

一些头部职业院校的首次入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但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仍不足以扭转短时间内形成的产业工人供给结构性矛盾,这也让职业教育遭遇瓶颈。

根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的人才缺口已达300万,到2025年,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450万。

国家早就关注到这种情况,并指出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亟待改变。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职业教育二十条》提出,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撑。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产教融合企业认证制度。

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大方向上,国内很多职业院校和企业一起进入市场。校企合作建立机器人教育相关的培训体系,实现从教学到就业的一站式培训。

一些职业院校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据沪铁职业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宁介绍,从去年年底开始,学院就制定了产业融合升级工程的实施方案:一个专业必须与一家龙头企业或头部企业实践产教融合,提高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建立“名师工作站”,聘请企业技能大师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计划。

为此,多年来,他们探索建立了五所工业学院。“像研究所和株洲电力机车厂,都成立了智能制造研究所,不仅能满足需要。公司还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学生作为人才,培养海外项目。”

据悉,格力、美的、富士康、远大、中科电器、楚天科技等知名企业都在该校开设了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富士康对每个学生的培训花费高达3万元,包括刀具和耗材。实施全程教学和实训。”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学院院长罗微说。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王良尝试了一种新方法。专攻电梯工程技术和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的王良和教研室的一些老师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作为对接企业的平台和结合点。

“一开始,我们和宁波的一家公司参与了市内的智慧电梯云建设,从跟班的技术流程,到参与电梯项目,最后为公司开发培训包。”王良告诉。后来,他们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领域。

学员由学院的协会选拔,根据年级水平,采取老师带老学员,老学员带新手的增量式教学培养模式。多年来,已经培养了数百名学生。

“这样,我们身边的老师和学生才能真正走在整个行业的第一线,而不是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王良说。(记者洪克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