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是从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战略博弈来说的,是高科技中的前沿技术,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航向标。硬核科技创新之所以“硬”,是因为一旦掌握这类技术,就可以在交易博弈中占据对等的位置,遇到打压和封锁时具备反制的手段和实力,从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海硬核科技企业主要集中在“3+6”产业体系,涵盖上海市国家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上市公司、新兴产业百强企业、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及承担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等。
近日,上海市召开以“创新主引擎·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产业技术创新大会,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材工程)从1993家企业中脱颖而出,与上海微电子、中微半导体等科技领军企业一起,位列2022上海硬核科技企业前十榜单。
中国建材工程是中国建材集团专注于玻璃新材料工程服务的国际化平台,成立于1991年,由新中国首批国家级科研院所、综合性甲级科研设计单位的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分离改制而来,2021年再次与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重组,形成了“研发+工程”双轮驱动的硬核创新赛道。
重创新,推动行业技术发展
近年来,中国建材工程全力打造玻璃新材料工程技术服务平台,新增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光电玻璃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上海市专家工作站等国家和省部级科创平台;同时,企业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相结合,聚焦产业链高端进行工程技术的集成开发,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并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上海市服务型制造示范等称号。
在优质浮法玻璃技术领域,引领“新一代中国优质浮法玻璃”技术发展,全球高端浮法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稳居90%以上;在光伏玻璃技术领域,引领全球光伏玻璃技术发展,国内外光伏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80%以上;在信息显示玻璃技术领域,打破美、日垄断,开发完成TFT-LCD、超薄触控、超强盖板全系列产品及成套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在发电玻璃技术领域,打破美国First Solar的技术垄断,量产1.92 m2世界单片面积最大碲化镉发电玻璃填补国内空白;在节能环保技术领域,掌握节能环保核心科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玻璃行业节能环保工程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保持在70%以上;在高端装备技术领域,研制的优质浮法玻璃和光伏玻璃成套装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80%以上;在智能制造技术领域,获国家发改委“互联网+重大工程”专项资金,为行业唯一。
科技创新、技术创新、设计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中国建材工程多年来高速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企业累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 21 项,其中承担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5 项;行业和集团“揭榜挂帅”项目6个,完成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等10项课题项目验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27项,建材行业、建材机械行业、建材集团等科技奖励97项,技术革新奖226项;获得国家级优秀工程设计奖 11 项,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奖 102 项;国家级优秀工程总承包奖 5 项,行业优秀工程总承包奖 57 项。
重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多年来,中国建材工程一直聚焦“四个面向”做创新,持续推动研发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真正让成果变成产品、产品形成产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发的世界最薄0.12mm超薄玻璃、30微米可折叠玻璃,取得了并跑领跑的成绩;面向经济主战场,自主研发生产的高世代浮法液晶玻璃基板,成功导入大尺寸面板企业,保障了国家信息显示产业安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自主开发的世界最高转化率发电玻璃,开辟了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场景,助力绿色冬奥、践行“双碳”战略,同时新能源工程欧美市场占有率达 80% 以上,建成欧洲单体装机容量最大光伏电站;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主攻克的中国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解决了疫苗瓶产业链“卡脖子”难题,获2020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
这些硬核科技成果的诞生,离不开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中国建材工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中国建材工程董事长彭寿的带领下,坚持在创新实践中识别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形成一支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研发、创新能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目前,由战略科学家领衔的创新团队就拥有333人,其中核心人员共 84 人,皆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博士学位获得者,其他中级以上职称成员 249 人,并先后制定了2项国际标准和8项国家标准,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7项。
同时,企业一方面改革人才发展机制,实行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的科技管理模式,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大力选拔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渠道。另一方面,加强产学研融合和协同创新,与全球工业软件巨头—法国达索合作建立数字化创新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合作开展研究,并与其他企业展开多方面技术合作,合力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重效益,持续服务地方发展
中国建材工程作为以玻璃新材料技术为核心、以科研设计为龙头、以工程技术带动装备发展的国际化工程公司,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点项目和玻璃新材料领域,面向信息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企业在沪二十年间,精耕细作,营业收入增长205倍,利润增长54倍,净资产增长185倍,累计纳税近20亿,连续多年跻身美国ENR全球国际承包商200强、上海企业100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品牌引领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为行业和上海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中国建材工程将抢抓制造强国、数字经济等战略机遇,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新基建”中新材料、大数据、智能工厂等新技术、新业态,持续开发大尺寸信息显示用玻璃基板工艺及成套装备技术、光伏组件用太阳能压延玻璃工艺及装备成套技术产业化、高效率组件等核心技术,创新开展高性能玻璃开发数字化驱动和材料仿真技术研究、面向玻璃工厂全生命周期孪生体系的研究,不断提高数字化设计能力、方案实验验证能力和关键核心装备研发能力,不断打造具有提供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优化集成的智能装备的能力。
正如彭寿院士所说,企业将持续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继续突破显示玻璃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生物医药材料等硬核科技,努力拥有更多的硬核产品,从而保障国家战略性产业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民族玻璃工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栏目主编:李吉 文字编辑:俞宏浩
图片来源: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专题
来源:作者:东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