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斩崩刀
2022年3月,蔡英华空降阿里云,成为阿里M7级高管。4月12日,又有消息称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将离职。关于此次变动,与人事调整伴随进行的还有组织和业务改组。
当前,阿里云收入增速放缓,在国内国际双市场遭遇强势堵截。更重要的是,限于之前“犯错”,还在国资云市场处于被动地位。那么,“换将改组”可能缓解焦虑,但能解决得了实质问题吗?
01
“换将改组”之忧
市场增速放缓,扩张空间窄缩
2月24日,阿里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降速至20%。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此次增速创下最低记录。
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国内诸如华为云、腾讯云、云、金山云等强势崛起,加上国资的移动云、联通云、天翼云的金身降临,以及国际上如亚马逊AWS、微软azure、IBM等卡位追截,构成了对阿里云的增长空间的巨大挤压。
首先,在国内云市场上,互联网巨头踊跃下场,相当于蚕食了阿里云的份额。按照Canalys的数据,2021年华为云增速达到67%,腾讯云达到67%。
比较来看,阿里云的先发优势几乎要消失了。此外,字节的火山引擎以及拼多多美团等自建云筹划,也对阿里云形成了压力。
其次,规模相对小的二三线云厂商也牢牢占据了市场上的一块份额。举例来讲,金山云强制捆绑WPS办公软件等硬核服务,建立了其“护城河”,成功在市场上存活下来。即使是巨头想“夺食”也并非易事。
这也表明,云市场拼价格、拼捆绑销售,仍然没有根本上转变。换言之,阿里云等想借助技术优势,升级战争层次,也实施不了。
再次,国际云市场的情况也不容阿里云乐观。对阿里云来说,尽管其排名仍然靠前,但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如2021年谷歌云就取代了其全球第三云厂商的地位。
特别地,此前TikTok因受美国数据安全法影响,也不再使用阿里云,而是与亚马逊云AWS和甲骨文展开了合作。
最后,云行业正处于进化中,不断出现新鲜的概念和玩法,让阿里云不敢有半点松懈,最终限制了其利用先发优势扩大战果。
阿里云过去的业务主要是IaaS,也就是云计算的基础服务,整体单价较低,且多高度依赖规模。但是,限于市场增长空间被挤压,阿里云想要提升盈利能力只能借助高端的产品和技术能力来提升毛利率了。而这,绝非短期可以实现。
事实上,这也是阿里云频变高层人事安排,同时进行架构调整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调整意在强化泛政府行业线概念,将相关的6大行业线完成聚拢。
根据计世资讯《2021-2022年中国国资云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预计,未来4年市场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41.53%快速增长,到2025年将达到约146.48亿元。可见,阿里云此次调整把宝压在了国资云上。
02
市场风云变幻
国际不易开拓,国内实难“消化”
对阿里云来说,在国际云市场上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在国内云市场上也难以再消化份额。
除前述原因外,也跟阿里云之前犯错以及国资队下场密切相关。先说前一个方面,转折点就在被传将要离职的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任职期间。任庚对于阿里云有着重要而独特的意义。
任庚于2018年担任中国区总裁之后,阿里云就开启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从营收数据来看,由当年的133.9亿猛涨到2021年的601.2亿。
令人遗憾的是,此时的阿里云也犯过错误,典型的就是log4j2高危漏洞事件。当时,阿里云发现漏洞后并未及时向上汇报,仅按照惯例通过邮件上报给了软件开发公司阿帕奇软件基金,导致相关部门延后才知情。
阿里云此举没有按照《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于两日内上报给相关部门。为此,2021年12月,阿里云被工信部宣布暂停合作单位6个月。
事实上,这可能也为任庚离职留下浮线,为蔡英华空降制造了条件。蔡英华曾任华为EBG中国区总裁,当时负责政企业务的战略规划及业务推进,为华为成功拿到了不少订单。
此次空降阿里云,蔡英华直接成为阿里M7高管,包含任庚在内的M6核心业务高管都需要向其汇报。
这表明,阿里云上下要彻底进行调整,一则向相关部门表态,主动“修复”关系,二则调动蔡英华的积极性,争取在潜力巨大的国资云市场上分一大杯羹。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否达到目标还需要时间证明。问题在于,即使修复关系,且有大将可用,能否分一大杯羹也未可知。
首先,“搞定”政企用户难上加难。具体来讲,政企类用户对云的概念、模式与操作安全等情况仍存在质疑,缺乏主动接受性和认同度。
因此,政企作为主要客源群体,高度依赖云厂商一线业务人员的推广拉单。此外,政企客户定制化需求高,同时与之沟通、产品以及进行服务的成本也明显偏高。
其次,国资云市场已有企业“先登卡位”。2021年12月,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许映童表示,华为正在逐步打造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当地政府、企业、高校提供算力资源。
可见,华为云也已经成功在国资云市场上扎根下来。以政务云为例,华为、中国电信、紫光股份等已经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反观阿里云等则处于被边缘化状态。
最后,“国资队”开始跑步进入国资云市场。当前,具有国资背景的云厂商,如浪潮云、曙光云、紫光云、天翼云、移动云、沃云等,在基础设施及政企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大。
对国资队来说,不仅有能力建设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而且同时可以提供更廉价的服务,这种性价比优势将碾压其他竞争者。这也是前述讲阿里云在国资云市场难以再消化份额的一个原因。
03
结语
2022年,包括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的主营业务增长均出现了疲软。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砸钱扩张与并购圈地的策略也行不通了。毕竟,2021年11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腾讯阿里等10家互联网企业处以顶格罚款,殷鉴不远。那么,出路会在哪里呢?
拿阿里腾讯来说,原本以电商、广告和游戏为主业务,现在齐步向“云”看齐。云业务被视为新的可能的市场增长曲线,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数据报告》,仅中国云市场,2024年规模将突破9000亿元,且保持超40%的增速。
也就是说,2022年,云市场将会是竞争白热化的赛道。基于此,复加上前述论据,可以判断阿里云难以在国内市场实现“大翻身”。
此外,对阿里云来说,借助东南亚市场在国际市场进行破局也不容易。
根据Gartner数据,2021年亚太云计算IaaS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均值,阿里云份额第一,但是亚马逊AWS、微软、华为、腾讯紧紧咬在后面。这些竞争对手显然不会让步。特别地,地缘政治风险的激增,也不利于阿里云。
在这种情况下,阿里云可能能做的是稳扎稳扎,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力和技术力,反白热化反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