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家中资企业被捶,印度就是跨国公司的坟场

核心提示智谷趋势 | 逍道一Are you OK?2015年,小米印度发布会上,当时意气风发的雷军贡献了这个最热鬼畜梗,也收获了“雷布斯”的美名。雷军心心念念苹果,乔布斯继任者库克却更喜欢中国,他在疫情前几乎每个季度都来中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智谷趋势 | 逍道一

Are you OK?

2015年,小米印度发布会上,当时意气风发的雷军贡献了这个最热鬼畜梗,也收获了“雷布斯”的美名。

雷军心心念念苹果,乔布斯继任者库克却更喜欢中国,

他在疫情前几乎每个季度都来中国。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6年之后,库克再也没去过印度。

今年5月1日,印度扣押属于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7.25亿美元的资产。

这已经是印度政府今年第二次对小米印度公司进行打压。今年1月,印度税务情报局已向小米印度罚了65.3亿卢比税款。

据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

500家中资企业在印度遭遇了税务及合规性普查,打击对象从手机厂商、设备供应商到基础设施投资商、移动应用程序供应商。

再回首雷布斯那句Are you OK?更像诘问所有出海印度的中国企业:你们,都还好吗?

01

2021年12月至今,包括华为、中兴、vivo、OPPO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遭到过印度相关部门的调查。

印度对其他跨国企业同样有税务审查,比如亚马逊今年6月就在投资一家零售集团的交易中,被判定有所隐瞒,并被处以20亿卢比的罚款,又比如日韩不少企业也面临同样的状况。印度税务部门还在去年突袭了富士康,理由同样是隐瞒收入和避税、做假账。

税务问题是印度政府常用以规范或限制外资企业的方式。近年来,印度税务部门对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外资企业都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了高额罚单。

一句话,

印度面前“人人平等”,什么中企美企,统统都要雁过拔毛。

为此欧美还专门对印度这种情况造了一个专有名词——

Tax terrorism。

税收恐怖主义之下,中国中小企业更是申冤无门,只能默默吞下苦果。

据虎嗅报道,印度“重要产业链上的中小中国工厂,80%都倒掉了。”这些小工厂、小公司禁不起被来回审查的折腾,也扛不住巨额罚金,很多都惨淡收场。有家企业在印多年,公司营业额8个亿,帐上现金只有1个亿,但因“查税事件”账户被冻结,罚款6个亿,只能以倒闭告终。

大企业由于在印投入太多,想说告别也不容易。相比还在观望中的中国大企业,以可口可乐、IBM、通用、谷歌为代表的美国企业普遍选择先撤为敬,就像他们撤离阿富汗那样。

阿富汗是帝国坟场,难道印度是跨国公司坟场?

02

在印度,也有中国企业选择“战略性撤退”。

7月22日,荣耀CEO表示,荣耀团队已撤出印度,未来会采取更稳妥方式开发印度市场。

他还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就在今年5月5日,荣耀CEO称,2022年荣耀将全面启动海外市场销售。荣耀方面还表示,会聚焦20个左右的核心国家,覆盖欧洲、中东、亚太和拉美等地区,不过至于印度市场是否包括在内,荣耀方面当时没有明确透露。

一句“众所周知的原因”,意味深长。

之前面对印度有关部门的处罚,有中国企业坚持自己一直合规合法,反倒是印度执法部门:人身威胁我们的高管。

据该公司向当地法院递交的材料,他们前任常务董事和现任CFO,都被当地执法机关警告,要他们必须按照指示发表声明,将会面临包括但不限于逮捕、前景受损、刑事责任和人身暴力在内的后果。

一开始高管们还算硬气,但很快就坚持不住了。因为印度执法部门还威胁高管的家人。

压力不仅源于印度官方,还有印度民间。

2018年,中国一家家电企业在印度投资建设了模组厂。2020年,该厂同园区的另一家企业的工厂被工人打砸。这起暴力事件很快引发了连锁反应,最终波及整个工业区。

该工业园有苹果代工厂,印度媒体报道称,发生暴力事件时有超过20000台苹果成品手机被窃取。

劫后余生的中国企业表示

“只要不砸工厂我们就知足了。”

03

印度的营商环境到底糟糕到什么地步呢?

根据2015年披露的数据显示,印度国际营商环境排名低到全球140多位之后,甚至在伊朗之下。而世界银行发布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显示,印度营商环境也低至全球130位之后。

即便是曾经大肆鼓吹印度的西方国家,如今对印度投资环境也趋于冷静。

美国国务院2021年投资环境声明将印度视为

“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经商之地”。而美国传统基金会2022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印度在亚太地区39个国家中排名第27,总体得分低于地区和世界平均水平。

印度政府喜欢对国际企业回溯征税。

最极品的案例,莫过于2007年沃达丰转让案。

简单来说,因为转让的公司主体设立在开曼群岛,避开了印度所得税法规定的转让印度公司股权需要在印度纳税条款。但印度税务局建议国会专门修订了所得税法,规定间接转让印度公司股权也要在印度纳税,从1961年开始

追溯50年。这场官司从2007年打到2020年,从地方法院一路至国际仲裁。

在你以为印度苛捐杂税该到头了的时候,印度居然还能整出新的收税理由。比如在2020年的时候,印度政府方面宣布对在其国内提供数字服务的国外企业征收2%的“数字税”。

该数字税征收对象基本上就是一众有钱的互联网企业。在印度政府看来,只要这些企业的最终目标客户在印度,就需要缴纳数字税。

比上面这些苛捐杂税更令人瑟瑟发抖的是

《敌方资产法》。

这项1968年实施的法案规定,任何属于敌人、敌方实体或敌方公司或由以上对象管理经营的财产,印度政府都有权没收。

你以为这项法案仅用于战时?并不是。

2018年,印度政府重新修订该项法案,那些已移民到中国或巴基斯坦并已在当地取得公民身份的印度人,其目前仍滞留在印度的财产被视为“敌方资产”,政府将对这些资产进行拍卖。

每当印度士兵在中印边界挑事时,在印的中国企业都很紧张,还是那句“众所周知的原因”。

04

按孙正义的

时光机理论,不同国家的行业阶段不同,可以拿发达国家的现状来赌发展中国家的未来,要充分利用不同国家和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正是这种“时代差“,让从未踏上过印度的人,对这个市场有了更多期待,他们希望当年在中国获得的红利,能在印度重新上演。

2013年底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内激起了一轮出海印度的热潮。

不过《经济学人》对印度市场的预测称:

大企业都期待着能支撑新一轮经济繁荣和消费盛宴的印度中产阶级会很快涌现,但这一群体在现实中几乎不存在。

印度前1%的富人规模只与香港相当,之后的9%接近欧洲中部,还有约5亿国民的生活水平接近最贫困的非洲地区,

这种贫富人口结构与中国相距甚远。

人穷但志不短,印度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而且这种“自尊心”变成了远超其自身实力的“谜之自信”。

印度人越来越自信地认为,他们会超越日本甚至中国;他们的“国货”可以替代一切外国商品,尤其是中国商品。

2020年,莫迪政府高调喊出了“对华产业替代”政策。

莫迪“对华产业替代”政策可进一步简化为“三个替代”:以“印度制造”及“第三方制造”替代“中国制造”;以“印度资本”及“第三方资本”替代“中国资本”;以“美西方+印度”的产业合作模式替代“美西方+中国”的产业合作模式。

有专家学者一语道破这就是

ABC,即Anything But China。

印度智能手机top5厂商市场份额变化趋势,图源:豹变

尽管印度政府不遗余力栽培和保护本土品牌,但

本土厂商依旧难逃边缘化宿命,倒是“中国制造”颇受欢迎。本土品牌沦为扶不起的阿斗,导致了

印度更加心态失衡。

2020年6月,拥有7000万成员、40000个分支机构的全印度商贸协会列出了一张抵制清单,罗列了3000种中国产品,从纺织品到电子产品,无所不包。

结果“抵制中国”大半年,印度经历了20年来最大的经济衰退。

在街头焚烧中国商品的印度人,图源:美联社

其实深耕印度市场,并未给中国企业带来多少好处。以小米为例,在印度利润最高的一年,也仅3.5亿人民币,而一次莫须有理由的罚款就赔上了48亿人民币。

而且在印度这个注重性价比的市场过分投入,也导致中国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竞争不力。放弃了印度市场的苹果,反而牢牢把持着全球中高端市场。

图源:豹变

05

放弃了印度的苹果,早登极乐。被迫放弃印度的中国高铁,同样在偷着乐。

2014年,就是莫迪提出“印度制造”那年,还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高铁计划。按计划,第一条高铁就是从“印度上海”之称的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

艾哈迈达巴德是什么地方?那是莫迪老家。看来又是众所周知的原因。

面对西班牙、法国、日本的激烈角逐,中国还是占尽优势。不仅因为性价比最高,而且准备工作细致周密。

可就在这时,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来了骚操作。开出一个莫迪无法拒绝的条件,他承诺给印度5万亿日元的低息贷款,年利率为0.1%,偿还期为50年。

最后

日本硬是从中国嘴里抢走了印度高铁这块“肥肉”。

按日印达成的合作协议,这条高铁全长508公里,规划时速320公里,2017年开工,2022年开通运营。

如今这条高铁仅修了10公里。

按照这个速度,竣工之日要到254年后。

是不是该好好谢谢日本?不然掉坑里的,一定是我们。

日本高铁折戟印度,暴露出印度另一个命门。

印度如今各项经济指标,无论是GDP、钢铁煤炭、石油电力、汽车生产,基本上都处于中国2004年的水平。

2004年,美国深陷中东,电子产业向大陆转移,中国刚刚加入WTO。在这个“历史性机遇”下,中国电子产业振兴计划出台,大批基建项目陆续上马,“中国制造”开始拓展国际影响力。

眼下中美摩擦加剧,产业链“脱钩”之声此起彼伏,印度面临的局势与十多年前的中国非常相似。

但这世上有一种错觉,叫“中国可以,我也可以”。

对后发经济体来说,土改几乎是工业化的必经之路。日本、韩国、中国都经过土改。

在中国,政府从农民手中征收土地,进行补偿安置。再将集体土地转让给使用方。这个转让环节中的差价,就是“土地财政”。除开它的弊病,优点是让地方获得了城市基建的资金,招商引资的筹码,这都是制造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

在印度,政府征收土地之后,直接转让给了土地使用者,没有任何好处的地方政府自然没有动力推进征收,甚至会为了抚平当地民意刻意添堵。

没错,日本想在印度修高铁,却发现需要征的建设用地,至今都征不上来……

大概真的是印度市场太具诱惑力,以至于日本推销高铁时忘记了他们同胞在这片土地上流的泪。

2012年4月,铃木汽车与古吉拉特邦政府签订了700英亩的土地购买协议,拟建成其在印度第二大的工厂。2013年印度独立日当天,造车厂附近有组织地聚集了5000名农民,自称是这片土地的利益相关者。高举横幅大喊“滚吧铃木”!

在更早的2005年,同样是我们邻居的韩国浦项制铁,也拿到了相同的剧本。结果也是铩羽而归。

天渊之别的是,特斯拉与上海达成合作后,从一片空地上盖厂到第一批成车交付,仅花了537天。

中国的营商环境,让马斯克将第二工厂再度放在了上海。这还是在上海疫情最严重时,马斯克依然信心不移。

2020年10月2日,面对印度网友“特斯拉何时进入印度”的提问,马斯克庄严承诺——“明年一定”!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许相比印度,世界首富更喜欢火星吧。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