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民族建筑】
民族建筑“大家”谈
文/王建省
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历经各个朝代和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对思想理念、农牧商业等各方面的进步发展更起到引导性作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面貌,无论哪个朝代,不同民族背景的统治者,如元朝的蒙古族、清朝的满族等,最后都融入大中华,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除了中国传统文化,还会有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涌现,如清朝满族的统治者带来的旗袍服饰,文化也推动着社会各个行业的不断进行和发展。
在中国建筑方面,传统建筑受到地域文化和不同时代的建筑理念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建筑风格,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影响。从地域上分,可以大致区分为北方建筑、南方建筑、东方建筑和西部建筑,以南北为例,由于受气候等影响和人们的观念,南方建筑一般精巧美观,北方建筑一般高大厚重。建筑还受宗教、民族信仰、风俗习惯等影响较大,典型的藏式建筑就与内地建筑有很大的区别,藏式建筑蕴含了大量代表藏族信仰的图腾等信息。随着智能化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智能建筑、智慧施工等VR、AI新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和运营等方面,为适应现代建筑的发展,以建筑为基础的新专业也涌现出来,如一些工科院校新开设的智能建造专业等。
相当数量的建筑为追求经济效益和建设效率,采用了千篇一律或基本类似的设计方案,创新不足,表现出来为很多城市建设样式大同小异,同时盲目追求国际化因而失去了我国的建筑特色。建筑的不断拆改翻新,不能保持其相对长久的稳定性,倒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而体现城市特色的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群或区域越来越少,城市实时变化。以上这些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发展中的传承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城市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等,在进行现代建筑时,要做好与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平衡,实现整体和谐发展,形成既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又体现现代科技的中国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适合人们生存及生产发展需要的实用性,反映不同民俗及民族特色的人文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独特性,建筑与地方环境结合的生态保护性,蕴含丰富内容或者图腾的文化艺术性,综合天地种族农牧渔林需要的综合性等。
实用性是传统的建筑师们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首先重点考虑的方面,从专业角度上说,建筑是土木工程的其中一个方面,如果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土木工程。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为主的,人们最早进行山洞居住、后来进行土坯砖瓦搭建住所,后来使用木材、南方使用竹子等作为建筑材料,以核心的土和木进行建筑建设,防雨淋抗地震遮风挡雨,搭建住所。
通过对具体的建筑功能设计进行优化,体现不同建筑的不同用途,以老北京为代表性的四合院,整个建筑体系体现了家族不同身份人的居住功能、社交功能、家族团聚功能等。对占地空间、建设尺度、色彩搭配,建筑形态上都充分考虑了具体的实际需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点起初也是特别重视实用性,例如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对唱山歌等,也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如男女恋爱、劳动结合、集体完成任务等。
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人文性的关注给予了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中体现优秀人文精神的元素会被巧妙地运用到各种建筑设计中,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中国传统家具,不同高度体量尺寸适合现代人体工学,圈椅的扶手会让坐者长时间感觉舒服,北方主屋建筑通过梁檩椽等巧妙榫卯搭接,营造足够房屋高度和屋净深,使得夏季屋内凉爽适宜,古代并无现代的电扇空调,但是人们可以舒适地度过炎炎夏日。房屋窗棂、家具、屋梁等木质元素,使得居住更加贴近人文关怀。
在思想理念方面,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大气磅礴,尤以皇家建筑规制更为显著,雄伟的宫殿、各地的寺院建筑、北方的庭院等,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理念。一般民居的各式建筑设计中都充分体现了大气特点,如门、窗、房梁、房屋总体架构、屋檐等,设计开阔,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筑中融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友好相处。现代建筑则将这一理念发挥到极致,落地式的飘窗就是一例,甚至一面墙全部透明。
在表现生态性方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风水学影响较深,从建筑选址就开始了,尽力实现尊重自然并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它包含建筑学、地质学、环境学、水文学等相关领域。风水代表性著作有《青囊经》、《青乌经》,风水也称“青囊”和“青乌”。“风水”最早见于晋代郭璞所著《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学内容庞杂,派系众多,核心内容是阐述如何踏龙觅穴和阴阳宅选址布局。最终是选择能“藏风聚气”使天、地、人三才合一的风水宝地。我们今日说的环境科学,就融合风水内容。
在文化艺术方面,传统建筑不仅注重空间布局和结构和谐,在建筑材料选择和装饰艺术上也蕴含传统文化,注重情感的融入,色彩的搭配,材料的选用。中国古建彩画就丰富多彩,彩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六朝和隋唐时期是彩画发展的高潮,宋朝,宋式彩画在《营造法式》中有专门的记载。清朝,彩画发展到了高峰。清代的梁枋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几种。其中和玺彩画仅限于皇宫、宗庙和大型寺观建筑群的主要殿堂,是规制最高的一种彩画。旋子彩画级别略低,可广泛见于宫廷、公卿府邸。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主要体现在空间设计、传统建筑元素、传统建筑形制、传统建筑材料以及传统文化体现等多个方面。较常见的建筑布局形式是围合院式布局,典型的传承有北京四合院、山西境内的王家大院、乔家大院等,这类建筑体系主要营造独立的空间院落,隔离出居住环境与外界环境,是对人们隐私的很好保护,符合民族习惯,这种保护隐私的观念在服装设计方面也很好的体现出来。
院内植物雕塑甬道甚至蜿蜒水系铺设,增加整体文化体验感,大院门口影壁墙非常典型,这面墙还根据主人的财势文化修养等进行各种图案装饰,园林设计布局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会巧妙融入,南方的园林山水布局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建筑物与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出画面感色彩感层次感。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现在造园人根据曹雪芹的文字描写,建造出立体大观园,在北京和上海各有一个,且各具特色,进门的假山群既曲径通幽又千娇百合,中国园林博物馆里展示出了典型的造园技艺工艺和技巧等。
元素符号在传统建筑设计中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递信息。中国古典建筑的八大元素有:马头墙、围合式庭院或院落,朱红大门镂空花墙、石雕砖雕木雕,坡屋顶、飞檐,四合院、青砖黛瓦等。将这些元素有机使用融合将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传统建筑形制上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龙在建筑上一般釆用石雕、木雕、窑冶、彩画、雕銮、铸造等法制作,龙形象是民宅必不可少的点缀,也是建筑的保护神。法国Calerioli demarinlan在《中国新事》中提到:“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仰起龙头,龙口吐出曲折金属舌头,伸向天空,后连细细金丝直通地下。这样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击时,电流会从龙舌沿线下行地底,起到避雷针作用。”巧妙将科技应用到文化。传统建筑材料值得继承和发展,它们自然绿色环保,但有些因数量及不可再生等因素使得使用受限。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要充分考虑到人文精神与生态环境的结合。综合各种因素,需要将现代智能建造很好的结合到传统建造中。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数字建造衍化出智能建造。它以BIM、物联网、AI、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自适应于变化需求的高度集成与协同建造系统,融合设计、生产、物流和施工等环节。智能建造作为土木建筑的发展方向和新的引擎,有利于推进行业改造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随着智能建造的持续推进,建筑业将成功转型,实现弹性建造、高效建造、高质量建造、安全建造和绿色建造的目标。中国传统建筑建造技术结合近现代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实现无缝融合的既有传统经典的中国古建筑之美同时有兼具现代科技之美。
王建省,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方工业大学力学与地空系副主任兼土木工程学院招生办主任。北京及全国力学优秀教师,力学一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创委理事,教育部与科技部相关系统专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本文来自【中国民族建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