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现新赛道:异质结电池来了,玩家有哪些、市场空间有多大

核心提示异质结光伏电池(以下称“HJT电池”)热度不断攀升。7月21日-7月22日HJT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概念异动拉升。7月25日,HJT电池板块持续走低,金刚玻璃跌超10%,罗博特科、北京科锐、爱康科技、星帅尔、东方日升等跟跌。实际

异质结光伏电池(以下称“HJT电池”)热度不断攀升。

7月21日-7月22日HJT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概念异动拉升。7月25日,HJT电池板块持续走低,金刚玻璃跌超10%,罗博特科、北京科锐、爱康科技、星帅尔、东方日升等跟跌。实际上,6月底隆基绿能称其HJT电池研发再次突破,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26.50%,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彼时中信建投就曾分析称,近期HJT利好催化密集,前期受到压制,根据历史经验,HJT板块估值有望迎来较大弹性。

在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高速发展,光伏电池技术也逐渐进入新旧迭代的关键期。中信证券分析称随着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以下称“PERC电池”)接近理论效率极限,N型电池技术料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但同时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技术分流,一路是以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下称“TOPcon”)为代表的延续性技术,另一路则是HJT为代表的技术。

HJT

电池

是啥

技术成熟度如何?

HJT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是采用HJT结构的硅太阳能电池,该技术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属于N型电池中的一种。从性能表现来看,HJT电池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备高转换效率、低光衰、低温制程、高弱光响应、稳定性高、衰减率低等特性;在降本方面,HJT可以兼容薄硅片和使用银包铜,降本优势明显。

HJT电池最早由日本三洋公司于90年代初研发,2015年三洋公司被松下收购,专利保护结束,技术壁垒消除,各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开始加大对该技术的研发和投入。智慧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共有8800余件适用于HJT电池制造领域的专利申请,自2009年起每年的申请量明显上升;从技术布局来看,专利申请主要集中于钙钛矿、异质结、有机薄膜等相关领域。

不过,在业内看来,HJT固然美好,但需要攻克的技术并不少,至少从当下来看短期内并非最好选择。从技术层面来看,HJT电池制备的核心工艺发生本质性变化,市场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另外由于与当前产线不兼容,对于设备投资的价格更高,前期投资较大;此外,HJT成本仍较高。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祁海珅表示,目前HJT电池技术工艺还不是特别成熟和稳定,需要工艺爬坡、硅片减薄、非硅成本降低等合力驱动“降本提效”。

市场空间广阔,玩家加速

布局

随着HJT产业化加速,金刚玻璃、迈为股份等异质结技术公司纷纷加速异质结产能落地、扩产;与此同时,也在加速推进降本增效,提高转换效率。东吴证券认为,2022年是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大规模扩产。

金刚玻璃拟新设控股子公司甘肃金刚羿德光伏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41.91亿元建设4.8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项目;迈为股份与爱康光电签订1.2GW异质结整线设备订单,年内中标异质结设备订单7.2GW,全年有望接近20GW;海源复材拟以全资孙公司新余赛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3.548亿元建设600MW HJT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项目。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HJT电池转换率不断提升;按照隆基绿能6月底透露的消息,其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测试M6全尺寸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为26.50%,创造了大尺寸单结晶硅光伏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金刚玻璃方面表示,截至5月底微晶线HJT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4.95%,电池最高转换效率已达25.2%,异质结组件量产功率稳定达到700W+。

西部证券分析称,HJT降本路线清晰,2021年HJT电池成本高于PERC电池0.1元/W,2022年HJT成本有望低于PERC;2021-2025年HJT设备合计市场空间1117亿元,拥有整线能力的国产厂商具备优势;假设2021-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150GW、195GW、244GW、305GW、381GW,HJT渗透率分别为5%、10%、20%、40%和80%,预计2021-2025年HJT设备需求将达46亿元、78亿元、141亿元、257亿元和595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技术路线之争尚未尘埃落定,

HJT

真正

量产

还未实现

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类似,光伏电池的TOPcon和HJT路线之争也尚未尘埃落定。

从性能表现来看,相较于PERC及同时期其他N型技术,TOPCon具有更高的量产效率、更优的量产成本和更明确的提效降本路径,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是最具性价比和商业化价值的电池技术路线之一。例如,晶科能源今年6月启动尖山二期11GW高效电池及15GW组件智能生产线项目,用于生产N型TOPCon项目;天合光能今年4月也启动了宿迁8GW TOPCon电池项目。

对比TOPCon技术和HJT技术,TOPCon技术实验室效率和量产效率均低于HJT,但其生产线可由现有生产线升级,节省投资成本;不过仍存在工序多,工艺复杂,良品率较低等问题。目前来看,TOPCon已拉开量产,但HJT还未实现。

祁海珅认为,HJT异质结电池技术路线比较适合新进入光伏行业的投资者,且要有一定的资本实力可以支持企业研发的持续性投入,在现有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下,先发展TOPcon电池技术来升级现有技术更为稳妥,需要的投资也相对更少。TOPCon为过渡技术,长期必然走向HJT技术,但HJT技术何时会真正爆发?

祁海珅分析称,2023年很可能是HJT异质结电池产业化应用的元年,行业新研发设备的供应能力已具备、非硅材料的降本提效路径已形成、再加上产业资本需求推动,都会给HJT技术带来引爆点,2025年左右HJT异质结电池应该会成为行业的主流技术产品,产能规模大概率也会超过现有的PERC电池。

东吴证券则认为,2022年是HJT降本增效加速推进的一年,预计2022年底HJT电池片的单W生产成本与PERC打平,2023年开始全行业扩产爆发,主流大厂将开始规模扩产。中金公司也认为2022年将成为新型电池技术大规模量产的元年;同时,伴随着老一代PERC技术扩产的放缓,电池产能将一改曾经过剩的状态,叠加新技术的成熟,电池片扩产的新一阶段上升期已经到来;TOPCon、HJT等快速发展,或将长期共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王心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