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跑出科技研发“上扬线”

核心提示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良性循环创新生态加速形成。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创新基地打造了集研发、中试、孵化、加速、产业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山东工陶院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关键技术和新材料产品方面不断取得更多突破。山东一诺威聚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良性循环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创新基地打造了集研发、中试、孵化、加速、产业于一体的创新体系。

山东工陶院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关键技术和新材料产品方面不断取得更多突破。

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的“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本报记者 徐勐

编者按 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十大创新”。今年以来,淄博高新区着眼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布局一批创新项目、推出一批创新举措、开展一批创新试点,统筹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有效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出了一套创新发展“组合拳”。自今日起,本刊策划推出“十大创新”看高新区系列报道,深度解读淄博高新区“十大创新”的亮点举措,生动展现淄博高新区以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实录。

创新的种子,落在淄博高新区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截至2021年底,淄博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0家,较上年增长33%,高企数量较2016年增长288%,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77家,获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7项,“十三五”期间组织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64项,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技术30余项;国内领先、国内先进技术100余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1101件,主持或参与制定标准314项,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达到920项……

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淄博高新区坚持走好科技研发创新“先手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写照;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淄博高新区多角度、多维度紧握自主创新“金钥匙”,以实际行动激活创新引擎的最好诠释;跳动的数字背后,是淄博高新区努力抢占“制高点”,聚资源、强基础、优生态,想方设法将“科技之花”转化为“产业之果”的“高新行动”。

1 科技攻关 创新驱动提能级

“无科创无未来”已经成为淄博高新区上下的共识,竞速科创赛道,这里每天都在上演“速度与激情”。

今年伊始,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21年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淄博高新区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位列第40位,较上年度跃升3个位次,近三年排名连续提升10个位次;其中,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排名位列第37位。

2021年度科技成果登记24项,位列各区县第一;推荐高新区15家企业的16项科技成果参加市重大科技成果提名,推荐数量各区县第一;2022年度第一、二季度登记省级科技成果8项,推举9项符合条件的2022年科学技术奖项目申报(包含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推荐数量位居各区县之首;跨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果丰硕,设立国际合作研发机构、境外孵化器和研发平台20个,引进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积极搭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平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成果显著,高新区2021年度获批国家海外重点人才工程项目2个、国家重点外国人才项目1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个,列全市第一、居全省前列;2021年度获批省“外专双百计划”1个、省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2个,列全市第一;2021年度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8名,列全市第一……

自2012年至今,10年间聚焦核心关键技术突破,淄博高新区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9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9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在陶瓷透波材料、氮化硅陶瓷热等静压关键技术、高流动性聚烯烃成核剂等新材料领域方面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大孔径螺旋CT技术等生物领域突破技术封锁,实现国产化;智能制造领域,MEMS传感器产业化项目列入《中国制造2025》重大标志性项目,成功突破半导体激光器线宽压窄、快速调谐、噪声抑制等技术瓶颈。淄博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35%提高到70%……

这些重大创新成果、亮点科技奖项的涌现,绝非偶然。多年来,淄博高新区矢志不渝坚守创新驱动战略,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努力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高精尖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齐头并进。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淄博高新区有力推动研发投入、高端人才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等工作,把“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重点任务,聚力融入“黄河国家战略”和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战略目标,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在科技研发创新上领跑领先。

2点燃动能 沃土之上结硕果

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对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淄博高新区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山东工陶院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在关键技术和新材料产品方面不断取得突破,20余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多项国家“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多项技术成果在我市辐射扩散。作为山东省先进陶瓷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主体单位,山东工陶院充分发挥先进陶瓷产业链链长单位作用,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有力推动了先进陶瓷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

科研投入到底能产生多大效益?30%的人员做科研值不值?对于山东福瑞德测控系统有限公司来说,这样的高占比科研团队,带来的是产值连年30%增长,生动诠释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道理。福瑞德的报表显示:2020年公司产值3700万元,2021年产值4500万元,预计2022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公司发展进入“快车道”,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山东福瑞德测控系统有限公司高占比的技术研发团队带来产值高回报。

而位于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创新基地的智洋创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发展动力,近几年研发投入率均在10%左右,并建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省级创新平台。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60余项,16项技术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2021年4月,智洋创新成为我市首个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紧盯科技前沿战略,淄博高新区加力推进“五个优化”暨新一轮技术改造工作,科技奖励扶持资金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9000万元。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10年间,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由1.3%增长到2.55%,高新技术企业由73家增长到330家,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幅30%,总数位居全省高新区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35%提高到70%,跑出了产业升级的“加速度”。

新恒汇“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材料”被评为2020年度山东“十大科技成果”,打破国外垄断;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纺织面料颜色数字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山东一诺威“聚氨酯弹性体制备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淄柴动力有限公司、淄博启明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加装“创新涡轮”,淄博高新区企业科技成果百花齐放。创新试点改革,近期淄博高新区获批开展科技部第二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和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引导政策、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科技企业聚集,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项目组织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有效发明专利由10年前的940件大幅增长到今天的6819件。目前,淄博高新区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0家,累计形成国际标准13件,形成国家、行业标准598件。

3 最强大脑 创新平台聚众智

聚能!增能!赋能!在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同时,淄博高新区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快马加鞭,其中,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科技部孵化器年度考核评价中获评优秀(A类),占全省优秀总数的30%,列省内高新区第一。

科技创新硬核实力离不开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布局,而科创平台高度聚集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科技成果转化、院企合作对接、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往往发挥着创新“桥头堡”作用。围绕“优平台、强主体、聚人才、活机制”要求,淄博高新区聚力做优、做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做好高能级平台引进培育工作,加速各类科技创新要素集聚,助力全区科技创新向纵深推进,引领支撑产业高端发展。截至目前,已拥有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93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6家。

3月25日,淄博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获省政府批复建设,围绕化工与新材料优势产业打造的这一高能级创新平台,将以更大力度引进整合高端科技资源,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创新的山东样板,从而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这一领域极具影响力的政策、人才、资金价值“洼地”。

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山东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务会立项项目17项,已实施项目12项,入库项目60余项,集聚高水平创新团队10个,引进正高级人才12人,博士或副高级人才19人,硕士14人。实施的高端晶体智能制造与应用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市高端晶体材料精加工领域空白,仅3个月就实现利税近50万元。“人才聚集——资金投入——科研开发——成果孵化——产业反哺科研”的良性循环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齐鲁智能微系统产业创新基地,规划面积5000余亩,以MEMS相关产业、光电子为核心,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国内高校机构共同建设了MEMS研究院、光电子研发中心等10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了国内首个校地合作国际化先进水平的MEMS中试研发平台,与中科院半导体所、航天四十四所、紫旸升光电、芯璨科技等合作研发高端产业项目70余个,打造了集研发、中试、孵化、加速、产业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健全了“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完整生态体系。

一直以来,联姻大院大所,是淄博高新区科技研发创新的“特色”所在,这些“国字号”“中字头”大院大所已形成资源聚集效应。聚力在打造国内一流高能级创新平台上干在先走在前,淄博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了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全面启动建设淄博科学城;加快建设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山东省实验室、启元实验室产业创新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进一步优化“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链条,年内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孵化载体2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家以上,R&D经费占比达到5.5%以上;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航等重点院所合作,采取“企业提需求、高校出编制、政府给支持”的模式,共建工程研究生培养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大学科技园城。

充分发挥创新平台“集聚”和“溢出”效应,一个个科研创新平台,成为淄博高新区企业破题转型升级之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源,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各类创新平台,在高校院所赋能加力下也持续迸发活力。如今,淄博高新区正在以强劲的科技研发创新力赋能产业蝶变,成为推动淄博这座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强劲引擎。

编辑:孔鼎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