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基础知识

核心提示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货币形式对单位的财务收支、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的综合性管理。货币资金犹如人体的血液,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机能就会出现故障。同样,单位资金管理不善,直接导致单位不稳定。因此,加强单位财务管

财务管理基础知识财务管理是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利用货币形式对单位的财务收支、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的综合性管理。货币资金犹如人体的血液,血液循环不畅,人体机能就会出现故障。同样,单位资金管理不善,直接导致单位不稳定。因此,加强单位财务管理非常重要。但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单位财务人员的事情,单位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我认为,既然单位领导的角色赋予了其单位财务管理的权力和责任,而要行使好这份权力,履行好这份职责,相应的财务管理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具备能读懂简易财务报表的基础知识。单位财务报表的对外报送均需要单位负责人的签字同意,签字必然承担责任。因此领导干部的签字过程,也自然成为一个审核把关的环节。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能懂得财务报表中主要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勾稽关系,以及相应的会计数据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等。(前不久,有的单位负责人跟我讲年终决算,会计报表上反映亏损十几万元,而账面还有资金结余,搞的他犯糊涂,不知是怎么回事)二是要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相关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容与财政体制改革密切关联,因此了解财政管理的改革过程和新的要求变化,能帮助领导干部从总体上把握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近几年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政府收支分类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即收支两条线)等。三是要牢记不可违背的财经纪律。有些财务管理规定是万不可触碰的“红线”,否则会首先对单位领导干部直接给予处分和处罚,如不得私设“小金库”,不得截留挪用强农惠农专项资金,不得擅自提高津补贴标准,严格执行专项费用限额标准等。领导干部必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觉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一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四项);二是按资金性质即预算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形成固定资产)、财政专项资金(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动物疫苗和标识补助、种猪场的粮食直补资金等)逐一讲解财务管理的要求和内容;三是介绍“十二五”农业财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及2012年财政工作要点。一、财政体制改革的四项内容实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也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比如说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最早产生于英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要求所有政府性资金都必须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才能进行支付,实现一级政府的收支只有一本账,不允许有游离于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之外的政府性资金。市场经济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先进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发展中国家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逐步实行了这项制度。我国从建国以来实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形成了庞杂的、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各级党政管理机制。政府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使得行政成本极高,公共财政不堪重负,便允许各类管理部门收费。“税”是法定的,而“费”则由收费部门自行控制和支配,因此弹性极大且流向分散。由于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众多,规则不清,几乎每个部门都有收费权,费目比税种至少多数十倍。这些费用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中,形成了所谓“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的公开流向是“补充行政经费的不足”,实际上则相当一部分进入了部门的“小金库”,用于部门人员的福利和集体消费,甚至流入某些人员的私囊,造成腐败案件层出不穷。庞大的“预算外资金”运行于体制外,严重干扰了金融市场和金融秩序。如果不采取措施整顿,规范乱收费和私设“小金库”行为,惩治腐败也无从谈起。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支出改革。公共支出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这四项改革,应该说部门预算改革是龙头,其余三项是相应的配套改革。

部门预算。[预算就是明确单位年度内要办多少事、用多少钱、怎么用钱,做到责权利统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自2000年我国实行部门预算编制管理模式以来,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强和深化预算管理,做到科学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全面监督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总结预算执行结果,显得非常重要。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坚持做到“四个明确”。一是明确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二是明确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三是明确部门预算的执行程序;四是明确部门预算的 约束与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事业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预算管理的内容

预算是个组合体,包含很多知识点,而预算管理又是贯穿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主线。从流程上来讲,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一是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确保单位正常运转。(除人员、公用等经费按定额编制外,还要针对本单位的工作职能、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进行编制。简单地说就是“四保”即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发展。)二是将预算指标细化到各业务部门,分解落实责任(收入任务、支出定额指标分解到各单位)。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是国家预算法规的要求,经上级批准的部门预算是年度经费收支的依据和准绳。部门预算一经上级批准,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内容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内容和用途,不准擅自扩大开支范围)四是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落实预算执行考核评价。(事业单位内部要逐步建立起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评价。通过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评价,一方面实现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追踪问效管理,提高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对预算编制水平的检验,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差别较大或资金使用效益不理想的,应调整预算。预算管理工作在整个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就像纲和网的关系。)2、预算编制的原则①政策性原则。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要正确体现和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②可靠性原则。事业单位编制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③合理性原则。即事业单位编制预算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尤其是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项目。事业单位支出中有两部分必须优先予以保证,一是人员工资,二是满足业务工作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支出。在编制预算时,就要按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优先确保支出重点,同时妥善安排其他各项支出。④完整性原则。事业单位的各项财务收支均要纳入单位预算进行管理。因此,在编制预算时,必须将单位的一切财务收支全部反映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和预算之外留收支项目。⑤统一性原则。编制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和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收支数字指标。3、部门预算的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以前我们都是采用“基数加增长”的财政补助办法,有的单位说,去年预算是多少,今年增加职能,应增加工作经费,说的很有道理。但如果按零基预算法就不一定对头。现在推行经费分配“零基预算法”即对各单位的财政补助,打破“基数”的概念,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和事业计划及任务,综合单位财务收支状况,从零开始重新核定财政补助数额。具体操作程序是:首先核实单位的基本数字,如职工人数、房屋建筑物的设备状况、车辆数量等,为测算财政补助数额提供基础资料。其次,制定合理的支出定额,如人员经费、按照人事部门批复的标准确定;商品和服务支出(公共经费)按照业务工作需要,结合物价水平确定;修缮购置根据单位现有房屋设备情况确定。第三,根据支出定额和有关基本数字,计算出单位支出总量,结合单位自身组织收入情况确定财政补助数额。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定额和日常公用经费定额如下:A、社会保险缴费:养老保险费,事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计算(不含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工资足额的6%计算,离退休人员按基本离退休费加津补贴的8%计算;补充医疗保险按工资总额的4%计算;失业保险费,事业单位按工资总额的1%计算(不含离退休人员)。B、办公及及印刷费:包括办公用品、打印纸、磁盘、复印纸、账表、信封、档案袋、公文类、报刊订阅费、清洁用品、需星购置、日常印刷费、专业书刊购置费、业务资料印刷费等,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900元的标准计算。C、水电费:主要为卫生用水、空调用水、用电主要为办公室空调、取暖、照明、电梯、计算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用电。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970元的标准计算。D、通讯费:主要为办公室市话费、网络费、长途电话费、邮资费、电报费等,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计算。E、差旅费:主要为县内外出差所需的交通费、途中伙食补不占、住宿费、公杂费等,按监财行发[2008]252号文件计算,预算标准为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3290元。F、一般会议费:主要指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会和专业会的场租费、伙食费、其他费用等,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500元标准预算。G、福利费:按职工工资总额(含离退休人员)的2.5%计算(400元/人)。H、工会经费:按在职职工总额的2%计算(300元/人)。I、一般业务招待费:按公务费2%计算,公务费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水电费、降温取暖费、差旅费、一般会议费、公务用交通费等7项,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900元。J、交通费(公务用车):主要包括汽车燃烧费、维修费、保险费、过路过桥费、安全奖励费以及维护车辆正常运行的其它费用。每辆车每年按3.8万元计算。K、其他费用:主要指上述定额中未包括的零星费用,如劳务费、保安、绿化、门前三包,其他杂项费用等,按在编在岗人员每人每年600元标准计算。

(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支两条线,是指具有收费和罚款没收职能的部门和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应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含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实行收入与支出两条线管理,即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按规定委托指定代收银行代收代缴或由执收执罚单位直接收取,并全额上缴国库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同时,执收执罚单位需要使用资金时(如部门和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办公所需的特殊经费等),由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核准后,从国库或预算外资金专户拨付,纳入本级综合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的意见》指出,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需要做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将各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人财政专户管理,有条件的纳入预算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二是部门预算要全面反映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内外资金收支状况,提高各部门支出的透明度。同时.财政部门要合理核定支出标准,并按标准足额供给经费;三是要根据新的情况,修订、完善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使“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及核算程序,如表所示:

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基本要求

收费主体是履行或代履行政府职能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罚没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各种收费、罚没项目的设立都必须有法律、法规依据;收费、罚没收入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收费实行收缴分离,罚没实行罚缴分离;执收、执罚单位开支,由财政部门按批准的预算拨付。

行政事业单位收支两条线业务应采用以下核算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取得按规定应上缴国库的款项,应通过“应缴预算款”核算;取得按规定应上缴财政专户的款项,应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核算;行政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预算拨款时,应通过“拨入经费”或“财政补助收入”核算;事业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的资金时,应通过“事业收入”核算。

。目前我国现行政府非税收大体分为十类: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检疫);二是政府性基金;三是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四是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五是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六是彩票公益金;七是罚没收入;八是以政府的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九是主管部门集中收入;十是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等。我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主要做法:①设立了用于非税收入收缴的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和财政专户。②规范了收入收缴程序,实行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直接缴库方式即缴款单位和个人根据执行单位发出的《非税收一般缴款书》,通过代理银行直接应缴款项缴入财政为执行单位设立的财政汇缴专户(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集中汇缴方式即缴款人将应缴款项直接缴给执收单位,执收单位每日及时将应缴款项缴入财政汇缴专户。③健全了票据管理体系,使用统一《非税收一般缴款书》,实现了电子代开票,有效规范了执收单位的执收行为;④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现代化的收入收缴管理信息系统。

(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什么叫国库集中支付?简单地说,就是由过去财政部门业务股室根据预单位的年度预度代编计划,每月初一次性拔付全月的资金给预算单位,改为由预算单位根据年度预算提出分月用款计划,在计划内依据实际需要提出用款申请,由国库支付系统将资金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用款人。1、国库集中支付的主要内容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改变支出拔付方式。改革后预算单位将不再自行开设账户,而是由财政部门统一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设立各类账户,用于财政资金的集中管理。具体由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专户、财政零余度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特设专户五类账户组成。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是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的(我们局零余额账户在建设银行),用于财政授权支付和与国库单一账户或非税收入专户进行清算。2、国库集中支付的支出方式分为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两种。①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账户。直接支付采用银行转账结算方式实现支付,即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的代理银行办理转账支付。财政直接支付的范围为: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大宗物品和服务购买支出(即单笔超过5万元以上)上级对下级的转移支付和其它具有指定用途项目的支出。②、财政授权支付是指预算单位按县财政局授权,在财政局批准的用款额度内,向代理银行签发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财政授权支付适用于未纳入工资支出、工程采购支出,物品服务采购支出管理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财政授权支付的结算方式主要有转账支付和现金支付。3、办理支付业务需要提供的资料(有些人以为是我们财务人员故意卡,其实是提供的资料不完整造成的)。①已实行政府采购的项目支出需提供政府采购办审批的《资金审批表》。②未实行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的支出需提供机关合同及凭证;③涉及到转入个人账户除提供相关依据外,还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④各预算单位应根据单位的实际用款需要办理支付业务(有的单位计划一下达就全部取款),不得将资金转入单位出纳个人存折账户或其他账户。⑤各预算单位提取大额现金(5万元以上)需提供盖有单位行政公章的现金申请书,并要财务负责人签字。

(四)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是一种政府行为。相对于私人采购而言,政府采购具有如下特点:  一、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二、非盈利性  三、采购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四、规范性  五、政策性  六、公开性  七、极大的影响力  政府采购的主体是政府,是一个国家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购买力非常大。据统计,欧共体各国政府采购的金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不包括公用事业部门的采购);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用于货物和服务的采购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6%-27%,每年有2000多亿美元的政府预算用于政府采购。正因为如此,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采购规模的扩大或缩小,采购结构的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公众生活环境都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正是由于政府采购对社会经济有着其他采购主体不可替代的影响,它已成为各国政府经常使用的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  政府采购一般有三种模式:集中采购模式,即由一个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本级政府的全部采购任务;分散采购模式,即由各支出采购单位自行采购;半集中半分散采购模式,即由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部分项目的采购,而其他的则由各单位自行采购。中国的政府采购中集中采购占了很大的比重,列入集中采购目录和达到一定采购金额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集中采购。  “高价”政府采购频现的背后  近期,一些地方政府“阳光采购”频频引发争议: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空调系统安装中标价109万元,http://baike.baidu.com/albums/229817/5081311/0/0.html%22%20%5Cl%20%220%24964b2e4e98377088d1c86ac8可结算价却高达875万元,高出8倍还多。长沙市另一个政府采购项目,实际结算价比公示价高出千万元。在此之前,昆明市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被曝集体“高价采购”,而长春市购进一台电脑接近3万元……本为引进竞争、节省支出的政府采购,究竟生了什么“病”?  结算价高出中标价8倍:“阳光采购”有潜规则   但面对种种质疑,昆明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不以为然。昆明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政府采购办公室主任陈一凡解释说:“我们承诺,采购决无暗箱操作。市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都是我们的监督单位。”他表示,昆明市的政府采购,完全是按法定程序进行,信息“公开、公正、透明”,是“阳光采购”。  在昆明曝出办公用品“高价”采购之前,长春市一部门的政府采购清单中,也出现近3万元的一台电脑。面对质疑,昆明和长春有关部门都给出相同的“答案”:买高配置设备是“工作需要”。  “什么工作需要?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竞标,比的不是价格、不是质量,而是关系。”曾参与政府采购的昆明市供货商李某称,“买的东西次一点,供应商赚一点,回扣拿一点”是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的“三点”规律。少数负责采购的公职人员甚至会和供货商“共谋”赚取差价。政府采购方式(1)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主要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与其他采购方式不是并行的关系。  公开招标的具体数额标准,属于中央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国务院规定;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获得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2)邀请招标邀请招标也称选择性招标,由采购人根据供应商或承包商的资信和业绩,选择一定数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能少于三家),向其发出招标邀请书,邀请他们参加投标竞争,从中选定中标的供应商。条件:  1.具有特殊性,只能从有限范围的供应商处采购的;  2.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费用占政府采购项目总价值的比例过大的。(3)竞争性谈判竞争性谈判指采购人或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不少于三家)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条件:  1.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2.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3.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4.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4)单一来源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也称直接采购,是指达到了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但所购商品的来源渠道单一,或属专利、首次制造、合同追加、原有采购项目的后续扩充和发生了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等情况。该采购方式的最主要特点是没有竞争性。  条件:  1.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2.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  3.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百分之十的。(5)询价  询价是指采购人向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在报价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优供应商一种采购方式 。条件:当采购的货物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化幅度小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采用询价方式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和纳入预算管理的社会团体使用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和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必须按《政府采购法》执行。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办法。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的项目应当依法实施集中采购,具体见监政办发[2007]6号文件《监利县购目录及标准》。二、预算资金,基本建设资金及专项资金的管理要求

(一)预算资金的管理

2012年2月7日,财政部发布了第68号部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本次发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根据《国务院关于〈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批复》(国函[1996]81号)的规定,对原自《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的修订。修订后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是1996年10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发布,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规则》实施以来,对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财政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深入,《规则》某些方面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如一些规定已经与近年来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等财政改革相脱节。同时,按照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的要求,财政部门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两基”工作,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为了进一步适应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适时对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进行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修订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遵循的主要原则:一是全面反映各项财政改革成果,创新和充实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和手段;二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三是注重解决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和保障社会事业健康发展。《规则》明确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主要任务是:①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②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③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④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⑤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此次修订,在基本维持原《规则》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财务监督”一章,增加了二十一条,共分十二章六十八条。具体包括:一是进一步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则》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同时,为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在附则中规定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服务性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于本规则的适用问题。二是强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办法,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并明确事业单位决算管理的有关要求。三是规范事业单位收入管理。修改完善财政补助收入的定义,并进一步明确事业收入的范围,增加收入管理的有关要求。四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管理。修改完善支出的分类和事业支出的定义,并根据财政改革的有关要求,全面强化支出管理要求。五是完善事业单位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分别界定了结转和结余概念,在此基础上,将结转和结余划分为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非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两部分,并分别作了原则性规定。六是加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根据改革实践,进一步完善资产的分类和定义,规范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以及对外投资管理,建立资产的共享共用制度。七是加强事业单位负债管理。明确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八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制度。增设“财务监督”一章,具体规定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监督机制和内外部监督制度。此外,《规则》还根据需要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专用基金管理、财务分析指标等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1、要了解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办法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贴、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结合事业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事业单位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可以为零。非财政补助收入大于支出较多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收入上缴办法。具体办法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制定。2、要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单位能否搞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内部财务制度直接决定着单位内部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合理,决定着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加强财务管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单位自身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局财务科正在组织制订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局直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乡镇分所财务管理规定,经局党委审定后将以文件发给大家。我觉得,单位的内部财务制度主要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会计核算工作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及财务分析工作制度等。

预算管理制度(前面已经讲的很详细)

②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为了加强财务人员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核对,提高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防止或尽量减少会计事务处理中发生的失误和差错、以及营私舞弊等行为。如会计主管人员不得兼任出纳工作,出纳不和兼任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等账薄的登记工作,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的单位,录入和审核必须由丙人以上完成,票据和印鉴按规定分别保管等。③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是确定单位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制度,主要内容包括:财务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等。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财务工作第一责任人,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负责行使日常财务开支审批权;单位财务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财务人员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认真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局系统要建立收支分级管理机制。严肃收支审批程序和手续,单位收入支出必须完整、真实、准确地纳入单位财务进行统一核算,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费用重点就放在公用经费和专项支出管理上。单位要有计划安排支出,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公车费用、公务接待、公务考察)支出,按照“必须、小额、合理”原则搞好公务接待,尽可能用最小花费办更多的事,发挥好经费支出的最大效益。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节约经费。要严格执行差旅费、会议费及其他费用标准,杜绝超预算开支人员经费。这些制度在机关财务制度及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办法中已明确,待局党委审定后照文件执行。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各单位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事业单位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④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工作制度主要是规范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主要包括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原始凭证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单位财务人员要履行好自身职责,按照财务制度要求,加强货币资金管理,搞好会计核算,夯实财务基础,科学分类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的动态情况,做到账款、账实、账证、账账、账表五相符,为推动财务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要注重往来款项的清理和核对,对陈年旧账要在清理往来关系、确定往来数额的同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处理。针对各单位日常财务操作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有些单位对原始凭证的真假不能辨别;有的账簿凭证填写不规范;有的财务收支手续不齐全等)下面我具体讲原始凭证的审核要求A、收入原始凭证的审核。收入原始凭证具体包括收款收据、一般缴款书、预算外资金缴款书、汇款单等,收款收据具体包括基金收据(定额收据和非定额收据),服务性收据、内部往来结算收据,各类专用收据、社团收据等。收款收据各联必须详细注明交款人、收款日期、收款人、收款内容,并在备注栏内注明收款方式(现金或转账)。B、支出原始凭证的审核支出原始凭证包括人员支出原始凭证、公用支出原始凭证、项目支出原始凭证三种类型。---公用支出费原始凭证是指购置日常办公用品、订阅报刊杂志、文件资料印刷、招待、水电、差旅、会议等公用支出发生的原始发票。a、办公费:单位办公用品、办公耗材及礼品采购,必须取得税务部门监制的有效发票报账。发票必须填写品名、数量、单价、金额和注明具体用途等事项,并有经办人、证明人、财务审核人和审批人签报后,方可入账,一次性购买较多零星办公用品或多次购买零星用品汇总结算的发票,要附有具体明细物品清单,办理入账手续。书报费应以正式发票为据报账,报刊社的自制凭证、发票复印件不可作为报销的有效凭证。b、差旅费原始凭证包括差旅费报销单、出差车船机票、住宿费等发票。以“差旅费报销单”作为报销凭证的,内容应填列完整,包括出差人员、出差事由、起讫时间、交通工具、附件数等,差旅费附件包括住宿费发票、车票等支出,多人出差合并填列的,出差人姓名应填全并分别签字。c、招待费支出。招待费支出包括餐费、烟酒、礼品等所有招待性支出、招待费实行总额控制和定点接待制度,来客接待一律凭税务部门监制的餐饮行业发票结算。d、会议费原始凭证是指单位召开会议所开支的餐费、食宿费、场地租用费、表彰费等原始发票和附件,在宾馆(饭店)召开的会议,其餐费、住宿费、场地租用费凭税务发票结算,同时提供会议书面通知和附有会议人员签到的原件,在表彰开支的原始凭证上须附有政府同意表彰的有关文件。e、交通费原始凭证是指车辆燃料费、修理费、保险费、过桥过路费、年检年审费、司机出差补助等,原始发票和相应附件。(也就是说,以后司机的油料等单独列交通费入账,不作为有关旅费列支核算)。f、租车费凭合法有效票据结算,并注明租车事由、地点、由用车经办人、办公室证明人、单位财务负责人审签后报账。g、培训考察费原始凭证是指各单位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及经批准组织外出考察费用的原始发票和附件,特批的外出学习、考察、参观费用原始发票须附学习考察通知和有关部门批复。h、赞助贺礼、走访慰问支出原始凭证是指赞助、庆典、扶贫邦团、节庆慰问等活动开支的有效原始凭证。支付给单位的赞助贺礼,支出凭证收款单位的有效票据或统一的收款收据结算,由经办人注明事由、证明人、财务负责人签批后报账。支付给有关个人扶贫解困、探视慰问支出填制的自制原始凭证,须列慰问人、被慰问人姓名、事由、时间,同时有二人以上证明、财务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报账。---项目支出原始凭证审核。a、置电脑、家具、交通工具、打印机、数码产品等均需办理政府采购手续,报账时需附政府采购附件和合法有效发票,并由经办人、证明人、财务负责人审签。b、专项工程支出需附招标文件、工程预决算副本、工程合同书、工程验收证明、工程结算单结算,同时提供工程决算审查认定书(报告书),由经手人、证明人、财务负责人审批后入账。c、单位零星建筑维修、信息网络维护等费用开支,应按照有关文件规定要求列支。符合政府采购的必须按政府采购的文件执行。包工包料的装修工程不得以材料发票冲抵,须到地税部门开具建安统一发票,不得使用商业通用发票。d、在专项经费中列支招商费用时,应注明联系的项目名称、地址和联系人。另外,从今年开始各乡镇分所必须建立财务收支备查账制度。一是设立“以钱养事”专项科目,将在县局报账的所有票据(劳务报酬、社会保障缴费、乡镇防疫组织工作经费、单项工作性补助及专项资金等)复印后,纳入本单位“以钱养事”科目中核算备查;二是设立事业性收入及业务支出专项科目,将在县所报账的所有票据(屠宰检疫收入、产地检疫收入、办证及罚没收入及相应业务支出等)复印后,纳入本单位“事业收支”科目中核算备查;三是设立乡镇政府拨入经费专项科目,纳入本单位“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收支科目核算备查;四是设立生物制品的进出库及计划疫苗经营专项科目,纳入本单位生物制品专供科目核算备查。⑤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其安全和完整,确保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促进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要加强四个方面的管理:一是重视财产记录。有的单位对局拔付的资产不登记、已经报废的资产却仍旧登记在账,为此要求各单位真实地记录资产变动情况,对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对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实行授权管理(麾托车、电脑、录相机、照相机等),做到责任到人。三是定期进行盘点和账实核对。四是单位固定资产处置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固定资产出租等收入,必须全额纳入单位预算管理,不得游离于单位账外循环。此外,固定资产购置如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的不能自行采购等。⑥财务分析工作制度建立定期财务分析制度,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公布单位财务收支情况,接受干部职工的监督。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

(二)基本建设资金的管理

随着畜牧业投资增加,项目增多,规模增大,投资领域的不断拓宽,项目监管的任务不断加重,项目监管的难度不断加大,为了保障畜牧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畜牧业投资效益,我们都要加强学习,做好项目管理,要严格执行政策,按程序办事,按规定运作,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的跟踪监督,确保不出问题。下面我就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做简单介绍。1、什么是农业建设项目?农业建设项目属于固定投资项目,通常是指在农业和农村经济领域,为达到某项具体目标,在确定的地点,投入一定量的建设资金经过策划、决策与实施的必要程序形成固定资产的一次性建设任务。项目建设是既有投资行为又有建设行为的一种经济活动,所投入的资金必须单独核算。三个阶段: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退出(交付使用资产)2、农业建设项目一般包括哪些建设内容?三大类:①土建工程。包括管理用房、实验用房、畜禽舍、加工车间及渔港建设等;②田间工程。包括灌溉与排水渠系、道路、林网、草场围栏、水产养殖等;③仪器设备、农机具、专用车船购置或建设等。有时还包括引种、专项技术培训等。3、什么是农业项目建设程序?农业项目建设程序是每个农业建设项目的提出、决策到实施全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工程程序。农业项目建设程序一般包括项目建议书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初步设计报批、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后评价等7个程序。4、项目组织管理的“四制”规定即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合同制及监理制。①《农业基本建设管理办法》规定:项目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资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对于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没有按国家招投标有关规定,将工程发包给无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或在招投标过程中进行违规操作的,要追究项目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责任。落实项目建设单位责任制的主要措施:一是按照责权一致原则,把项目建设的各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各有关部门,并明确相应责任人。二是制定工程质量管理、财务管理、项目档案材料归档等制度。三是适时督查各项任务和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保障项目顺利实施。②哪些项目必须进行公开招投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中规定:施工单位合同估算在200万人民币以上的,仪器、设备、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人民币以上的;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上述规定,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公开招标。招标公告在“三报一网”公布。(《中国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建设报》和《中国采购与招标网》)③建设项目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受建设项目业主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工程监理委托合同及其他建设工程合同,对工程实施的专业化“监督管理”。监理的工作概括为“三控两管一协调”,即工程质量控制、造价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工程建设相关各方的关系。合同管理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项目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依据。建设项目管理围绕合同管理展开,建设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单位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保证合同正常实施和合同目标的实现,这是建设项目法人或项目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必须遵循的首要和基本的原则。5、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的“四按三专二到位”规定①三专:基本建设资金要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A.各建设单位要按要求开设基本建设资金管理专户,专户存储基本建设资金。B.建设单位应按照要求设置基本建设资金专账,并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C.专款专用,基建资金应按计划部门批复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使用。②基建资金“四按”拨款原则:按基本建设计划、按基本建设程序、按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按工程进度进行拨款。③“二到位”,即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到位。6、什么是套取、挤占、挪用、截留建设项目资金?套取建设项目资金指的是通过虚报项目、投资规模、已完工工程量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虚报投资完成额,骗取国家建设投资的行为。挤占建设项目资金指的是将批准概算之外的开支计入项目支出。或者建设资金与行政事业账户或生产经营账户混存混用,货币资金实际结存量小于建设资金货币资金余额。挪用建设项目资金指的是将项目资金用于批复外项目、行政事业开支等其他方面或借给他人使用(含借给单位和个人)的行为。截留建设项目资金指的是将应拨给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的建设项目资金,不及时拨付,影响到项目正常实施的。

(三)支农惠农政策资金管理

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出台了5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体现了以人为本、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农民利润、促进农村和谐的目标和价值取向。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切实的利益。但由于种种原因,财政支农惠农资金在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国家农业政策的贯彻落实。要确保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加大政策宣传的力度。2、准确核定补贴金额,规范发放流程。特别是在补贴资金的发放上,严格按照要求的流程进行发放,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能繁母猪补贴的发放程序:成立发放专班(乡镇政府分管领导、财政监管员、动物防检监督员),由县畜牧兽医局提出分用款计划,县财政国库将补贴资金直接支付到县邮政储蓄银行,县邮政储蓄银行根据县畜牧兽医局审核汇总的养殖场(户)名单打出现金“一折通”,乡镇财政所到县领取后再由专班发放到养殖场(户),最后经乡镇政府盖章认可后交县畜牧兽医局、县财政局存档备查。在资金发放时,依据核定的补贴数量,编制补贴资金花名册,张榜公布(县财政与政务公开网公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3、规范资金的使用。不准擅自变更补贴项目和内容;不准随意变更补贴范围和标准;不准用补贴抵扣各种债务;不准截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不准代领、代发补贴资金;不准无故拖延补贴兑付时间,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安全使用。4、加强监督检查,对于违反惠农政策、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确保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到位。真正做到“六不”,即不走样、不搞假、不失职(分清责任界限)、不扯皮(部门与乡镇不打搅,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对口、谁把关)、不误时、不添乱。三、“十二五”农业财务工作的新思路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是提升单位内在管理能力需要,是促进单位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单位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提高单位整体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我们要看到当前财务管理的变化。一是从财务工作的要求看,已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财务核算可以借“机”(计算机即会计电算化)完成,但管理会计不仅要求会计有管理的一般知识、工作技能,还要求财务人员充分运用规范的财务资料和成果参与管理,为领导和单位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二是从财务工作内容看,已从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为主向预算管理、项目资金管理为主转变,财务管理的重点转移了,规范管理的要求相应提高了。一般来讲,只要牵住预算管理这个牛鼻子,单位财务管理就能“纲举目张”,单位业务就有经费保障,所以财务管理服务要围绕规范预算管理这个中心环节。三是从财务工作的目的看,已从原来侧重管理监督转变到以服务为主、服务与管理监督相并重,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在服务中实施监督。因此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必须先规范财务服务,以优质的服务达到管理监督之目的。要适应以上三个方面的变化,要求财务工作部门规范管理,转变观念的不适应,转变能力的不适应,转变自身素质的不适应和工作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一句话,必须规范财务管理的目的和方式方法,以管理为目标,以监督为手段,以服务为重点拓展服务范围,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绩效,从而实现以下目标:进一步增强“三个保障”的水平,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大幅度提高“四个能力”。

(一)凸显“三个保障”功能。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部门预算改革的稳步实施,农业财务工作保证单位正常运转,保障基本职能切实履行、保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的“三个保障”的功能凸显,部门预算和专项转移支付两块资源相结合的格局基本建立。其中,部门预算主要是保单位正常运转,保履行职责。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加强政策调控,促进农业生产。3月18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发表演讲,他指出2012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着重从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税收制度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1、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清理归并部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努力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进一步均衡省以下财力分配,增强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2、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财政预算。中国将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性,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进一步推进健全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制度,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管理制度改革。要将部门预算制度改革覆盖到县一级,加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算公开,进一步增强预算的透明度。3、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改革。当前中国流转环节的税收占比偏大,所得税对应的直接税占比相对偏小,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重。2012年将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促进服务业发展理顺流转税相关体制;健全消费税制度;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稳步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并进一步研究制定房产使用、交易环节的税收改革方案;深化环境保护税费改革。[谢部长指出,中国2012年还将通过4方面工作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是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二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减轻其在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负担;三是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四是推进经济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现行税收体系是在原有税制的基础上经过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逐步完善形成的。现有23种税种,除了关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其余税种均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其分七类:①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主要在生产、流通或服务业中发挥调节作用。②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③所得税类。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主要是在国民收入形成后,对生产经营者的利润和个人的纯收入发挥调节作用。④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⑤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契税等。⑥农业税类。包括农业税、牧业税,主要是对取得农业或牧业收入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征收。⑦关税。主要对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物品征收。]

(二)加快实现农业财务工作的“三个转变”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农业财务工作会议上,农业部提出了农业财务工作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要加快从机关财务向服务农业农村的大财务转变(菜蓝子工程、畜牧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加快从争取部门小项目向谋划农业大投入转变(农业综合治理项目、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等);加快从偏重争取和分配资金向实行项目全过程大管理转变。“三个转变”就是要使我们的工作适应财政体制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们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方法的过程。

(三)大幅提升“四个能力”

即大幅度提升政策研究与决策参谋能力,大幅度提升政策项目化能力,大幅度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大幅度提升资金监管能力。作为财务人员,我们要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资金。要树立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敢于坚持原则,对违反财经法律法规规定的财务事项,要为领导把好关,当好参谋助手。对单位和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