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宣布要把20%的晋升机会给予年轻人,阿里骨干员工平均年龄34岁……
互联网公司的平均年龄比大多数其他企业都要年轻得多,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实际上,在互联网公司,35岁就可以算作是“老人”了。据美国某知名调查机构的数据,2018年苹果员工的平均年龄是31岁,Google是30岁,Facebook、linkedIn是29岁。而在国内,腾讯、华为的员工平均年龄都在28岁左右。
如此“年轻化”的互联网公司,对于不知不觉间已沦为“老人”一族的求职者来说有点残酷。近日就有广州某知名上市软件企业的产品经理,原本信心满满有意跳槽互联网公司,结果找了一圈才发现36岁的年龄成为最大障碍;还有33岁的广州资深媒体人,谋求转型向某互联网巨头求职,最后一轮被筛掉时,HR说的原因是“年纪大了点”。
而如果你以为已身在互联网公司之中,享受着“高薪厚职”可以安心“养老”的话,你就错了。过去的两三个月里,腾讯宣布开始“裁撤中层干部”计划,裁撤比例高达10%,并把20%的晋升机会给予年轻人,这将是硬性的百分比。阿里、京东、、小米等也纷纷宣布提拔和培养“年轻管理层”计划,并付诸行动。
种种迹象表明,职场中一般年界40才会有的“中年危机”问题,在互联网公司,被提前到了35岁,甚至30岁。问你怕不怕!
现象
“优化潮”冲向了“大龄”高管
腾讯“动刀”,京东“自救”,小米“阵痛”,滴滴“渡劫”,网易“做手术”……互联网公司的这一系列架构优化动作,从去年底持续至今,一度让外界担心互联网业界掀起裁员浪潮,最后,发现最受伤的是这些企业内的大龄员工。
据报道,腾讯自2018年12月以来开始裁撤包括助理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在内的中层干部,调整比例约为10%。起因据说是此前的一次高层战略反思会上,马化腾曾问及,“腾讯一两千个总监级干部里,30岁以下的有多少 ”答案是不到十人,此事对马化腾的“刺激很大”,之后便出台了这一次的中层调整计划。腾讯更宣布,要把20%的晋升机会给予年轻人,这将是硬性的百分比。
常被批评企业管理缺乏二把手的京东和,前者日前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为年轻管理人才“上位”提供更多机会。在今年3月也宣布人才培养计划,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彦宏发布内部信称,将实施新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选拔更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同时,还正式推出高管退休计划,高级副总裁张亚勤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市后的小米也加快了自己培养年轻人的步伐。今年2月,小米再次调整组织架构,依然坚持“提拔年轻人”思路。小米组织部部长刘德表示,“我们在努力尽早发现有潜力的年轻人,把他们放进小米各项工作的大熔炉。争取在30 岁左右就能形成全面的能力并能够走上战场一线,可以独当一面。”
在互联网巨头的人才梯队建设中,阿里巴巴行动最早。从2003年开始,阿里就对每一个岗位进行接班人培训计划,这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也为阿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年轻管理人才。最新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阿里在职员工总数超过8万,其中90后接近3万人,全员平均年龄仅31岁;骨干员工平均年龄34岁,其中80后、90后比例高达85%;核心管理层中80后比例是14%,还有3名80后集团高管,其中包括85后的淘宝兼天猫总裁蒋凡。
寻因
为了清理企业内部“老白兔”
马云曾经在湖畔大学讲课的时候讲到:大公司最容易生长“老白兔”,并且慢慢会传染,最应该被首先“消灭”,史玉柱、周鸿祎等互联网领袖也有类似的人才理论。相对于近年来职场倡导的源自华为的“狼性”文化,“老白兔”一般指那些多年未晋升又绩效平平,没有功劳只有苦劳的员工。在互联网企业中,不少这些“老白兔”都是较早进入公司的员工,如今年龄就在30多岁。像在腾讯,内部调查就曾显示,随着年龄和入职年龄的递增,程序员的代码贡献量完全是递减的。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三巨头中,成立至今都已20年左右,创始人更是都在50岁上下。想要抓住新一代用户,首要是得“懂他们”,管理层“年轻化”不得不提上日程。值得强调的是,这些知名互联网公司在成立时,他们的创始人都很年轻:马云创立淘宝时35岁,马化腾创立腾讯时只有27岁,李彦宏是在31岁那年创办的。在独角兽中,王兴创办美团时31岁,程维31岁创办滴滴,今日头条成立时张一鸣29岁。
领英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在谈到近期的互联网“裁员、结构优化”话题时指出,随着行业周期进入到新的阶段,以及新技术的冲击,很多企业也逐渐面临调整战略结构的需求。其次,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成熟度后,都会面临精细化管理的转型和组织机构调整的需求。
BOSS直聘研究院院长常濛则对记者说,“目前没有有力的数据证明,35岁以上非管理层职场人被‘优化’是普遍现象”,但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导者,管理层破除论资排辈的科层制度,多提拔能力强、眼界开阔、富有创新力和活力的年轻人,是企业保持生命力的好办法。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目前的技术变革浪潮中,在AI、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等前沿技术领域,大家都是探索者,年轻人也拥有更多机会。
出路
互联网界的“大龄”员工该何去何从
互联网公司坚持清理内部大龄“老白兔”,引发被调整员工的集体吐槽和抱怨几乎是必然的。难道它们就不怕被指控涉嫌“年龄歧视”吗
知名IT行业律师赵占领分析说,对于当前多家互联网企业正推行的管理层“年轻化”计划,算不上年龄歧视,“两个理由:其一,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很多职位,特别是产品研发、运营方面而言,年轻员工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对于年轻用户的理解也更深刻,员工年轻化也是保持公司活力、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设定年龄或年轻化数字比例的初衷不是歧视;其二,年龄歧视一般是指因为年龄原因而不录用求职者,而设置年轻化数字比例说明并非一概不录取超过某个年龄的求职者。”
正如前述案例,这些不过30岁出头的“大龄”职场人,被优胜劣汰后的转型或跳槽,同样面临难于被接纳的难题。加上当前延长退休年龄成为大势所趋,公众呼吁要给老年人增加工作机会,难道要让这些中年人去跟老人抢饭碗吗
从职场的角度,常濛认为,随着很多企业的用人观正在转向“质量大于数量”,不管是85前还是95后,在互联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需以更清楚的自我认知为起点,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增加技能水平。同时,跳槽转行也并非贬义词,未来的职场中,岗位和行业界限都更加模糊,职业发展的核心永远是能力和机遇,不应该以年龄自我设限。
张竞义反对通过跳槽来逃避问题的做法,他说,“最大困难的时候,往往是职场人可以得到最多成长的时期,所以遇到现在工作上的问题,首先要反思现有的问题有没有解决,还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已经积累了一定职场经验的“85前”,“没必要去为太多纷扰的信息恐慌,更重要的是立足自己。需要不断进步,增加自己的技能,包括硬技能和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