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正式开市运行已有半年。从现状来看,市场持续扩容,流动性与估值有提升空间,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征相符。预计后续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将持续深化,或在融资制度方面优化上市与转板流程,提高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在投资制度方面便利机构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流动性与估值水平。政策支持下,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值得关注。
▍北交所正式开市运行已有半年。
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标志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迈出关键一步。截至2022年5月15日,市场运行已满半年,我们将分析北交所自开市以来的运行状况,并从短期和长期视角,展望未来持续深化改革的方向。
▍运行现状:市场层面,市场持续扩容,流动性与估值有提升空间;公司层面,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特征相符。
以下分析截至2022年5月15日,即正式开市满半年。
1)在市场层面,北交所已有90家上市企业;以全部上市公司市值之和来衡量市场整体走势,北交所市值下降幅度高于沪深300和创业板;以全市场的成交金额之和观察,开市初期市场成交非常活跃,此后成交金额呈现逐步降低趋势,换手率水平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略低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水平。
2)在公司层面,北交所上市公司市值规模较小,超半数公司市值在10亿元以下,市值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3家;超过半数市盈率位于10-20倍之间;营业收入增速普遍分布在20%以内;大多数公司营业收入小于5亿元。
▍后续改革展望:融资制度与投资制度的改革相辅相成,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与改善流动性水平是关键。
未来或在融资制度方面优化上市与转板流程,提高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在投资制度方面便利机构投资者参与,提升市场流动性与估值水平。
1)在融资制度方面,或优化在北交所上市的流程,缩短在新三板挂牌的时间要求,适应创新型中小企业对融资机制灵活性与及时性的需要,提升北交所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或优化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至沪深交易所的流程,体现出相比于直接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制度优势;或优化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环节要求,降低上市成本;或由全额预缴申购向信用申购转变,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在投资制度方面,或对投资北交所的各类资管产品给予审批备案的绿色通道,或给予税收优惠,鼓励相关产品发行;或推出北交所市场指数,鼓励指数资管产品发行;或建立做市商制度,提升市场流动性水平。
▍后续关注点:政策支持下,北交所“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值得关注。
此外,北交所在ESG方面或做出差异化探索。
1)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应成为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主阵地。目前北交所已有17家“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作为北交所的后备力量,新三板精选层和基础层也分别有“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175家和172家。预计未来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持续加强,北交所相关企业的发展机遇值得关注。
2)由于北交所上市公司生命周期相对较早,可投入ESG实践的资源相对有限,故可望做出差异化探索。在发行制度方面,或大力支持从事绿色低碳领域业务的企业上市融资,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技术探索。在披露制度方面,为避免加剧企业上市成本,短期内或以鼓励性规定为主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