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古代十大富豪:刘瑾位列第二,和珅位列第一

核心提示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使得富豪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富豪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富豪,他们手中的财富已经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那你知道中国古代著名富豪有哪些吗?第一名:和珅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迅速使得富豪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富豪并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当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富豪,他们手中的财富已经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那你知道中国古代著名富豪有哪些吗?

第一名: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奉天府开原县(今辽宁省清原县)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

和珅门荫入仕,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身份地位,深得乾隆帝宠信,并将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促使和珅大权在握,成为皇亲国戚。先后担任和兼任众多关键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拜文华殿大学士,封一等忠襄公。随着权力地位的成长,私欲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乾隆帝死后十五天,清仁宗赐和珅自尽,时年四十九岁。

和珅所聚敛的财富,在清朝正史中也有记载,大约是200万两白银,但是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和珅名下的不动产,要知道不动产的价值要远远胜过流动资金的!野史中的说法是,和珅大约有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再加上他贪污的其他古玩、珍宝,可以折合人民币2530多亿人民币,合算后的价值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

第二名:刘瑾

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弘治年间,刘瑾犯罪,被赦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照。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命刘瑾执掌钟鼓司,刘瑾正式获得官职。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初,刘瑾以进献飞禽走兽来博取明武宗的欢心,得以数次升迁,自此掌握大权,官拜司礼监掌印太监,被时人称为“八虎”之首。

正德五年(1510年),被同为“八虎”之一的张永带头揭发罪行,明武宗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迟处死。

据史料记载,他利用权势,肆意贪污。他劝武宗下令各省库藏尽输京师,从中贪污大量银两。他公然受贿索贿,大搞钱权交易。各地官员朝觐至京,都要向他行贿,谓之“见面礼”,动辄白银千两,有的高达五千两。有人为了行贿,只好贷于京师富豪,时人称为“京债”。凡官员升迁赴任,回京述职,都得给他送礼。此外,他还派亲信到地方供职,为其敛财。

刘瑾收受贿赂所得据说合为33万公斤黄金、805万公斤白银,而李自成打进北京时收缴崇祯一年的全国财政收入仅为白银20万公斤。刘瑾的财产如果放到今天,应该有960亿元左右,是一个骇人的天文数字。2001年《亚洲华尔街日报》将他列为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之一。

第三名: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清光绪九年(1883年),其产业受各地官僚竞相提款、敲诈勒索而引发资金周转失灵,受外商排挤,而被迫贱卖,资产去半。最终,胡雪岩被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

倘若左宗棠不倒,胡雪岩的商业传奇或许不会这么快就凄惨落幕。这个从钱庄学徒一步步做起,身家达到3000万两白银的中国首富,在60多年的人生岁月中,将自己的经商、人脉之术发挥到极致,但也躲不过政治大潮的清洗。胡雪岩是一个人格有些分裂的人。一方面大发战争黑心财,另一方面却开设了著名的胡庆余堂,周济老百姓。

他的个人资产在高峰期超过清政府国库储备金,达到白银3000万两,放到今天,大概有339亿左右。

第四名:伍秉鉴

伍秉鉴(1769年—1843年9月4日),又名伍敦元,生于广东广州,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广州人, 2001年,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了1000年来世界上最富有的50人,有6名中国人入选,伍秉鉴就是其中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年),伍秉鉴的私人资产已达2600万银元。 而且,伍家在珠江岸边的豪宅,据说可与《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媲美。

伍秉鉴财产的形式很多,不光是银子,还有自己的企业,这个企业叫“怡和行”,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也像中国普通的地主一样,在国内买了大量的田产、宅院、茶园、店铺,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

第五名:吕不韦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毒酒自尽。

他被封文信侯后,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可谓真的是富可敌国啊!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也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第六名:石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省南皮县)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大司马石苞第六子。

石崇敏捷聪明,有勇有谋。凭借门荫入仕,起家修武县令,历任城阳太守、员外散骑侍郎、黄门郎。参谋灭亡吴国,获封安阳乡侯,累迁鹰扬将军、南中郎将、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等职,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历任徐州刺史、卫尉卿职。贾后专权时,依附于鲁公贾谧。

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政变后,不肯将宠妾绿珠献给司马伦党羽孙秀,遭到诛杀,夷灭三族。晋惠帝复位后,以九卿之礼安葬。

据《世说新语》等书载,石崇的厕所修建得华美绝伦,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经常得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过了厕所,这些婢女要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凡上过厕所,衣服就不能再穿了,以致客人大多不好意思如厕。

石崇与皇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王恺用糖擦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王恺拿出皇帝赏赐的一尺二的珊瑚,石崇就打碎以后,拿出三尺高的珊瑚赔给王恺。这样的游戏连皇帝都很感兴趣。

第七名:沈万三

沈万三(生卒年不详),本名沈富或者沈秀,字仲荣,号万山,浙江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元末明初富豪,商人沈祐的儿子。

元朝末年,随父迁徙到周庄,以躬耕起家。帮助商人陆道源理财,取得巨资。全力开展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产巨万、田产逾吴下”的江南第一富豪。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名遍天下。

当年沈万三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之地。他在周庄镇东的东垞建造了千亩粮仓,在银子浜的尽头建造了堆放银子的府库,每天都有很多小船进出银子浜,运送银子。致富后的沈万三,广置田宅万顷,以至于有了“苏州府属田亩三分之二属于沈氏”的记载。他曾助朱元璋修建南京城,个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费用。只可惜其孙卷入蓝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军云南,财产没收。

第八名:王元宝

王元宝,唐朝开元间人,富可敌国,靠贩运琉璃发家。王元宝的许多生活习惯如正月初五拜财神、吃发菜等等对于民间民风民俗有深刻的影响。

对于王元宝的财富规模,《独异志》有这样的描写:玄宗尝召王元宝,问其家私多少。对曰:‘臣请以一缣系陛下南山一树,南山树尽,臣缣未穷’。玄宗听后感慨地说:“我是天下的贵人,王元宝是天下的富人!”

王元宝的住房极为奢华。据说他家的房子以金银叠为屋壁,宅中的礼贤室以沉檀为轩槛,以碔砆甃地面,以锦文石为柱础,并把铜钱当地板砖,铺在后花园的小径上,称这样可以防滑。

第九名:寡妇清

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是秦始皇陵里大量水银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因其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

秦王嬴政将她留在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巴寡妇清死于公元前220年,葬于秦国都城咸阳附近。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

其家族从事的是丹穴业,也就是采炼丹砂,因掌握了独特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所以传及数代而不坠,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积聚了数不清的资财。其家财之多约合白银八亿万两,又赤金五百八十万两,到她掌管经营家业后,更至僮仆千人,依附者上万,私家保镖两千余人,凭借雄厚的财力而保一方平安。

第十名:范蠡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著《范蠡》兵法二篇,今佚。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文武双全 。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之后被拜为上大夫、相国,辅佐越国勾践。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又被封为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 公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 。至唐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配享武成王庙,被追封为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 ; 宋朝时期,配享武庙。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因范蠡一生艰苦创业、三致千金, 又能广散钱财救济贫民且淡泊名利的商人形象,以及巨大的经商思想理论的影响力,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范蠡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后裔,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