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被黑了这么多年,IE要正式跟大家说再见啦。IE 27年的旅程,从今以后,这条路由Edge替IE继续走下去.......”
2022年5月16日,继IE浏览器永久关闭后,Edge浏览器发布的这条微博虽然有些“自黑”和调侃语气,却是正经的微软官博发声。而这条的微博的发出也正式宣告IE时代的结束,一时间让不少人难以接受,纷纷大呼:“我的青春结束了。”
不过,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对于IE的停运却发出了不同“画风”的回复---------“因为微芯片被用完了。”
如此美式冷笑话式的轻松回复,让人不禁猜想:难道比尔·盖茨对IE时代的结束丝毫没有感触么?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但感伤又能如何呢?或许他早已知道并接收了IE最终关停的必然结局。那么,这个曾经的互联网浏览器巨头到底是如何落寞的呢?
IE浏览器:微软心有不甘的产物
1992年以后,美国迎来了科技的井喷发展,不少从前的军用科技纷纷“下放”民间,而互联网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一年里,美国的民间互联网得到了大发展,甚至还成立了Internet协会,从前风靡全球的网络用词“网络冲浪”,也正是在这一年出现的。
可大量的民间用户涌入互联网,却让大家突然感到了迷茫,因为当时的互联网除了发信息稍微简单点以外,其余的操作几乎只有专业的IT人员懂,这让互联网的民用体验极差。
这时,一位名叫托尼·约翰逊的计算机专家站了出来,他通过斯坦福线型加速器中心研发出了一款名为Midas的浏览器,使得网民们也能通过互联网轻松阅读和看图。
不过在约翰逊之前,赫尔辛基科技大学的4个芬兰学生也曾开发过一款名为Erwise的浏览器,可这个浏览器的用途比较局限,通俗来说就是自研自用,并没有普及。
互联网最初的浏览器没有图片
但到了1993年时,Erwise经过不断地开发,升级成为Mosaic1.0,不仅证明了自己才是首款图形网页浏览器的事实,还奠定了图形网页浏览器的主流地位。
而图形浏览器通俗来说,就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图形来呈现代码内容,这让网民们不需要学习编程也能在互联网的大海里遨游。
图形网页浏览器
有了这一主流后,异军突起的网景公司开发出Navigator浏览器,凭借着更为迅捷的解码速度,以及更为丰富的图形展示,Navigator浏览器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浏览器。
网景公司因此赚取了大量收益,这让微软公司眼红得厉害,毕竟这些浏览器公司可都是在他的操作系统上赚钱。唯一难受的是,微软当时没有自己的浏览器,这让微软感到十分不甘心。
于是在1995年时,微软独立开发了内核,并和先前没落的Mosaic合作研发出第一代IE浏览器。
同年,微软针对跨平台操作又推出了IE2,在年末时又推出IE3,并将其内置进微软系统,正式开启了微软浏览器巨头的时代。
IE的辉煌与没落:浏览器版“世界大战”
然而网景Navigator浏览器面对IE这个巨头,心中却是一万个不服气,总认为IE的兴起,只是因为他有个“好爹”微软罢了。
于是,Navigator和IE爆发了一场浏览器大战,史称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大家或许会产生疑问:浏览器怎么大战?
其实说到底,浏览器大战代表的就是两家公司的技术比拼,比如Navigator浏览器推出文字阅览功能,那IE立马就开发MP3播放功能,然后Navigator浏览器又会进一步推出视频播放功能等等。
激烈的技术竞争,使得浏览器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网民们的使用体验也大大提高,不过这却苦了两家公司,毕竟技术研发可是一件烧钱的事。
最终,在这场“烧钱”大战中,微软怒砸20亿美元,凭借绝对的资金优势获得了胜利,使得IE成功拿下近92%的浏览器市场占有率,而失败的网景则有些凄惨,他被迫将Navigator卖出以偿还债务。
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都大受震撼,如今惨到退市的IE,在二十几年前竟也有如此辉煌的一面,须知当年Navigator浏览器可是拥有95%的市场占额,这都让IE完成了翻盘,只能说微软的“钞能力”实在太霸道了。
不过,IE夺得头筹后却显出了几分怠惰,功能的开发显然大不如从前,反倒是网景公司“另起炉灶”,成功开发出了firefox浏览器,也就是火狐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
火狐浏览器的出现,使得浏览器世界又开始出现了波澜,网景吸取先前的教训,决定稳扎稳打保持自己的特色。
这个举动赢得了广大网民的好评,也获得了不少忠实的粉丝,火狐3代浏览器的发布,更是创下当日800万下载的吉尼斯纪录,网景公司的死灰复燃,让IE倍感压力。于是,IE又重新勤奋了起来,迅速开发出IE7应对火狐浏览器的进攻。
可大众们对IE这种“挤牙膏”式的研发速度早已失望,而且IE7推出的第二年,新兴的谷歌公司便推出了Chrome浏览器,由此正式开启了第二次浏览器大战的序幕。
这时的IE浏览器,就像一个沉睡多年的人突然被拉起来去进行一场百米赛跑,而他的对手则全部都是常年锻炼的人。
这让IE多少有些迷糊,根本找不准自己的市场定位,而且常年不理会用户体验的IE,甚至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在2006年时还被评为“有史以来第八糟糕科技产品”,只能说说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了。
而且,从沉睡中突然醒来,IE对于浏览器的革新方向显出几分“呆滞”,2008-2018年的十年时间里,居然只更新了四代,且几乎没什么划时代的版本和创新。
可作为IE对手的谷歌chrome浏览器,却在十年间完成了近七十次更迭,其不断进步的使用体验,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借此一举拿下市场70%的占额。
谷歌浏览器一家独大
相比起谷歌chrome的风生水起,IE就仿佛当年的网景Navigator,仅有3%市场占额的它,甚至被网民调侃为“谷歌浏览器的专用下载器”。
因为不少人打开windows内置的IE浏览器,其实就是为了下载一个谷歌chrome浏览器,之后就让它在桌面继续“吃灰”了。
正如时下网络用语所说:
“落魄的时候,父母也会嫌弃你。”IE浏览器就是最好的例子,它的落魄让微软最终都选择了放弃,转而去开发了edge浏览器。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edge浏览器的内核在2018年时,被微软彻底更换成谷歌chrome浏览器的内核。
这波“临阵投敌”的操作,让一众网民直呼精彩,就连一旁的火狐也看呆了,因为这样算起来,他们这三位死磕到底的巨头几乎就成“亲戚”了。
原来,当年网景败北后,是谷歌资助了他,才让网景创造了火狐,然后谷歌看了看网景的开发源代码,自己又开发出了chrome浏览器。如今微软放弃了自己的IE,加入到了谷歌内核的麾下,这让火狐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edge了。
反应迟钝的IE
不过话说回来,IE的衰落完全就是自己的“怠惰”所造成的,“无战不研”的态度,让客户彻底对IE失去了信心,这也奠定了IE没落的局面,也便有了文首的一幕,微软调侃式地宣布停运IE。
然而,IE虽然没落了,但作为微软“亲儿子”和曾经的“浏览器之王”,它却早已和不少对公平台进行了绑定。那IE停运了,这些对公操作要怎么办呢?
IE最后的用途:化作春泥更护Edge
其实面对这一问题,大家根本不用慌,毕竟微软怎么可能放弃如此庞大的对公用户市场。
精明的微软在Edge浏览器中内置了IE的兼容模式,这使得大家使用Edge浏览器也能模拟出当年IE浏览器的“环境”。
网民们只需打开Edge浏览器,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 ··· ” ,点击 “ 设置 ”,后在设置页面左边找到并点击 “ 默认浏览器 ”。
这时,右边界面会变成“Internet Explorer 兼容性”,在第一个“让 Internet Explorer 在 Microsoft Edge 中打开网站”选项中,选择“仅不兼容的网站”。
然后,在“允许在 Internet Explorer 模式下重新加载网站”的选项中,选择“允许”。
如此一来,大家便就能在Edge中使用IE浏览器了,这虽然听着有几分奇怪,但其实已经是IE浏览器最后的用处了-------为Edge浏览器收揽曾经的用户。
曾经不可一世的IE在生命终结后,竟还要为“异父异母”的兄弟Edge吸纳客户,听上去还有点悲凉。不过,这或许就是互联网的特点吧,如果不能顺应市场的需求,就必然会被快速淘汰。
参考资料:
1.《微软永久关闭IE浏览器:发明人比尔盖茨神回应》--------中关村在线
2.《微软IE浏览器永久关闭》-------光明网
3.《微软IE浏览器6月16日正式退役,其功能将由Edge浏览器接棒》---------《潇湘晨报》
4.《浏览器大战》---------百科
5.《27年终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IE浏览器永久关闭,曾占据市场95%份额》--------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