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四川人,卖了十几年衣服,曾年赚过亿,也曾亏到卖房自救

核心提示往前推十年,一个个跨境电商巨头在互联网这片土壤中拔地而起。这些庞大的企业像个吞钞机,花费了投资机构数千亿元的资金。他们抢着卖婚纱、卖衣服,后来几乎横亘了衣品配饰的各个领域。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红利。有完成上市的,有破产重组的,有转行的

往前推十年,一个个跨境电商巨头在互联网这片土壤中拔地而起。这些庞大的企业像个吞钞机,花费了投资机构数千亿元的资金。他们抢着卖婚纱、卖衣服,后来几乎横亘了衣品配饰的各个领域。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同等红利。有完成上市的,有破产重组的,有转行的,有放弃的。也有静止在某一阶段,等待再崛起的机会。

米兰网属于最后这种情况。

成立时间很早,2008年。阿里速卖通还没有推出,淘宝刚做出规模,京东还在拉新阶段,

80后的冯伟和徐源更早地看到了电商趋势。三年后,米兰网靠卖婚纱打开服装市场,做到了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额过亿。

红杉中国是米兰网第一个投资机构,2011年投的。2012年的B轮融资中,盘古创富也成为了米兰网的投资方。

如果不是后来的婚纱版权纠纷,被美国婚纱协会封号,米兰网或许会先兰亭集势一步上市,成为跨境电商第一股。

这之后的米兰网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打击。2014年底,米兰网遭遇成立以来最大的业务调整,原创团队接连离开,公司人员出现很大变动。

但徐源没走,接下了这一棒,成为米兰网的CEO。

“当时的情况和局面很难,”徐源对创业邦说,“在进和退按钮面前,我选择了进。”

辞职公务员,卖婚纱

徐源是四川人。

职业起点是一家行政机构的公务员,大学毕业就去参加了公考。辞职前,徐源已经做到了一个部门副局长的位置。

职场摸爬多年,接触的资源、人脉越来越多,还当了几年的网购代表,这让他对互联网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

2005年,跨境这个词刚刚从外贸演进过来,谁抓住了跨境浪潮,就会成为行业里的巨头。当时的跨境领域,国外有了ebay、亚马逊、雅虎、新蛋等,国内敦煌网、兰亭集势也先后成立。当时,徐源想的是,“能不能自己也搭建一个电商网站。”

是好朋友冯伟拉徐源入的伙。冯伟也是个80后,大学毕业后进入地方政府部门,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做了三年的动漫服饰生意后,发现了婚纱的商机。两者都是长尾品类,海外需求量都很大。冯伟决定创办一个网站,卖婚纱。

“当时冯伟跟我说,跨境这么火,我们干脆就放手一搏,”徐源说。

2008年,徐源辞职,和冯伟一起搭建了米兰网的雏形。

办公室在成都青羊区的光华村,租了一个六七十平米的公寓。

4个人,一个负责业务、一个负责程序、一个负责物流、一个负责客服。

后面又招了一些图片编辑、仓库发货、销售等员工,再根据销售市场招一些留学生,或者会小语种的人,这样一点点搭建团队。

供应商很好解决,当时婚纱外贸很火,广东、苏州虎丘到处都是婚纱代工厂,再加上做动漫服饰时积累的资源,大企业不好合作,徐源他们就跟小企业慢慢磨合。仓储自建,物流是中国邮政,七七八八凑一块儿,米兰网就算成了。

第一个订单来自日本,徐源记得很清楚,因为他们最先招到说日语的员工。但最先做起来的市场是美国,然后是法国,后来就全面铺开。也不止卖婚纱,男装、女装、动漫服装、家居户外都在卖,还把男装品类做到了法国在线网购前几名。

成立三年后,

米兰网在行业内闯出了名气,销售额从十几万做到了一个亿。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凡客诚品、梦芭莎也借助米兰网,去尝试海外市场。

融资也从这一年开始。

红杉中国是在一场路演活动上了解到的米兰网,前后聊了三个月,就投了米兰网的A轮。“当时还有几家投资机构都有意向,”徐源说。

在当时看来,米兰网的前景很不错。

临危受命

婚纱侵权事件后,米兰网的业务受到了很大打击。2014年底,米兰网业务大调整后,骨干成员相继离职。“我算是临危受命,成为第二棒领跑手,”徐源说。

“没有选择,”徐源说,“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很多员工还是有期待的。

战场还在,如果输了,米兰网就彻底没了”。

徐源接下了这个艰难的任务。他对自己的评价也是爱折腾,喜欢新鲜事物。就像他当年出乎很多人意料,放弃公务员这个职位,去开始未知的生活一样。成为CEO,意味着徐源要从头开始。

米兰网是因为跑的太快,太激进,要想重新站稳,徐源要做的就是重新建立一个新管理系统,重新组建团队,砍掉不太赚钱的独立站,收缩规模,方向上定位于优势品类,婚纱图片重新翻拍,做品牌化。

但公司账上就这么点钱,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分钱花。那几年,米兰网的现金流也出现了困难。中间也谈过融资,但都没有拿下来。

徐源就把自己的房子抵了,来缓解资金压力。

也考虑过只做一个单品,尝试过,但最后都放弃了。一是因为企业本身正处于收缩期,没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尝试新的业务,风险大,成本也高。最重要的是,米兰网在海外已经有了一定影响力,“不想放弃”。

两年时间,米兰网沉淀了下来,只是变得很低调,徐源想的是,先做好了再谈其他的。现在的米兰,品类上没有太大变化,上半年是婚纱销量旺季,其他时间卖服装,下半年还会赶上西方好几个节日,会迎来一小波销量高峰。

“会看到有几年前的老顾客,复购一些他们喜欢的商品,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徐源说。

团队方面,

从最早的400多人,缩减到了100多人,“刚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团队”。

也有几个老员工,从米兰网成立,一直待到现在,是最主要的核心成员,结婚生子也都在这个公司。

也有新的困难出现。米兰网成立这几年,大家已经习惯了它的模式和运行方式,怎么去打破这种惯性,迎来二次增长。

能让他坚持下来的是,跨境行业越来越热,到现在都还可以算是蓝海。这十几年来,徐源没有一天是觉得这个行业不行了。尤其是消费品,永远都是刚需。

如果到了今天,“战场都没了,还能收获什么呢?” 徐源说。

要有一种“反脆弱“的劲

大多时候,大家都喜欢聊积极的故事,很少有人愿意在公司发展不太好的时候出来露面。这是本能反应。徐源也是思考了很久,才答应接受采访。

“米兰做得不是那么好,没什么有价值的经验可以让行业内参考。”徐源说。“人家会觉得,你能来聊什么。”

后来徐源就改变了这个想法,他觉得,积极或消极,在于自己的选择,凡事也可以反过来想,在困境和挑战下,

创业者要有一种“反脆弱”的劲,讲出不一样的创业故事,给自己,也给同样情况下的创业者照镜子、打气。

他更想让大家看到的是,米兰网的精气神。这么多年,米兰网经历了跨境领域的起伏波折,但仍坚持在自己的路上。他们依然有信心,有激情和初心,对行业和米兰网。“保不齐跟大家聊聊,也能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徐源说。

只是种种原因,多数行业的试水者,往往没能成为行业红利的分享者。米兰网在创业第一段的回撤调整中,恰好和跨境的第二波趋势擦肩而过。

徐源也会焦虑,也会有压力,没有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这波流量红利。但他知道米兰网有底子在,也有信心去追赶。面对新阶段的跨境趋势,米兰网做好了重新定位,再启程的准备。

很多人都说,90%的创业公司都活不过三年,米兰网已经走过了很多个三年。这背后是徐源坚定的信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内部的外部的,都要活下去,都要把这个公司很好地经营下去。“要敢于冒险,不算小账算大账”。

“就如同游戏中闯关打怪兽,越到后面,怪兽越难打,”徐源说。但困难不会再让他感到恐慌,这些年的经历,他觉得困难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徐源现在缺的是,能跟他一起把米兰网做大的人,“如果有人愿意加入米兰网,我很欢迎”。

徐源说自己也算是幸运的,他和米兰网都在变好。相比10年前,现在的米兰网方向更明确,目标更清晰,管理更成熟。而他自己,更冷静,心性更沉稳,“很多事情就得耐着性子,慢慢推”。

未来的大门是敞开着的,但徐源只想做好眼前的事儿,把米兰网做成跨境圈里独树一帜的平台,一个消费者、投资人和公司员工,共赢的平台。

就像他当初选择留下来一样,当时没做好,是自己的原因,那改变自己就可以,“所以我愿意留下来改变”。

本文源自创业邦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