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出自周的《自传》
周是著名的成功企业家。但是,在早期,他刚创业的时候,也是一步一步跌跌撞撞。所以他每次和大学生谈创业,都劝他们要谨慎。我给你讲讲他第一次创业的两次失败。
一、爱学习的计算机迷周从小精力充沛,喜欢调皮捣蛋,但又求知若渴,喜欢看书。从初中开始,他就喜欢上了电脑。当时主要的阅读材料是儿童电脑新闻。16岁的时候,第一次和老师一起上电脑。他事先复制了一个basic程序,放在电脑上,看看真正的电脑操作会是什么样子。后来他自己写程序,让电脑写诗,自己乐在其中。在一心备考的学生中,他有点与众不同。他对电脑的热爱与日俱增。有一次,老师让同学谈谈自己的理想。他郑重地说:“我这辈子要做一个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做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
”周鸿祎大学读的是西安交大计算机,其中还有点曲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原书,这次主要讲创业,就先不说了。进入大学后,周鸿祎依然精力旺盛,喜爱学习。当时大学都有旧书摊,就是高年级同学把不用的东西便宜甩卖。周鸿祎也卖起来旧辅导书,不过,他除了卖书,还在琢磨其他机会。每次去练摊路上,他都看见一个科学算命的摊子。可以算出大家什么时候情绪好,什么时候情绪坏。这事看起来不难啊,周鸿祎马上自己编了一个小程序,照方抓药,也开始给大家科学算命了。 最逗的是,居然还有两口子要他算什么时候怀孕合适,周鸿祎一点没含糊,调了调程序,也算出来了。那会他还是一个清纯小伙,练女孩的手都没摸过。当然这只是一次小打小闹,我们说的创业并不是这次。但在自传中,周鸿祎还是特别提到,这是自己的第一次商业实践,产生了对商业的兴趣。周鸿祎所在的班本来是一个教改班,招收的都是重点中学,获得过理科各种竞赛大奖的同学。最要命的是,这个班,还实行末位淘汰,成绩下游的人要被调整到普通班。所以班上的学习氛围很浓,大家都不甘落后。周鸿祎也一样,他对计算机的喜爱更加浓,他开始阅读各种程序案例,有一种叫Turbo Pascal的程序语言,他会把源代码抄下来,像读唐诗一样品读。随着时间推移,他到达了一种境界,那些语言的旋律在心里千回百转,让他看到无限风景。这种状态,似乎连心流 都不足以形容了。他还用3.5寸的软盘、到处烤软件,大家彼此交换,有点以武会友的意思。有趣的是,同时代的雷军也在做类似的事情,在雷军的自传中,这时的他也在武汉的“中关村”里到处拷软件,帮电子城老板修电脑呢。二、第一次创业,周从反病毒卡大学毕业,被送到交通大学研究院学习管理。他以为学了管理以后做公司会有用,但是过了几天就上不去了。他是一个很喜欢动手实践的人,可想而知学校的管理课根本不是他的风格。为了不虚度人生,他想创业。《硅谷热》这本书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渴望像硅谷的创业者一样,开创自己的一片天空。电脑特别容易感染病毒,所以周决定让做杀毒产品。考虑到中国用户习惯为硬件付费,他做了一个带病毒卡的软盘。他还发现樊纲和石小红在一起,所以他甚至没有注册公司就开始了。做杀毒卡,他们需要找电脑调试程序。当时都没有自己的电脑,就去了学校的机房。有时,通过给教师工作的机会,他们在工作的同时做他们自己的私人工作。蹲在机房看谁没来上课,就进去用电脑。不像现在,病毒卡有usb接口。必须用螺丝刀拧下底盘。有时候插上卡,电脑会瞬间黑屏,他们得赶紧排查问题。因为经常出现在机房,机房刚丢过一次零件,被当做嫌疑人带到派出所问话。他三天没回家了。幸运的是,他和两个同学最后被释放了。继续产品研发。需要量产的时候,他们去深圳采购电路板。去深圳的时候要先坐火车去广州,再坐大巴去深圳。乘客经常遇到“卖小猪”的情况。就是从广州开了一小段路,被司机开下来,上了另一辆车,坐了一会儿,又被开下来,坐了下一辆。每次换车都要再交一次过路费。200公里的路程需要4、5个小时才能到达。买了电路板后,他原路返回Xi安,自己焊接封装。没有厂房。他们用老师的办公室,都是晚上工作。当老师进来时,他几乎以为自己进错了房间。恰逢其时,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最高赛事“挑战杯”举行。反病毒卡获得了二等奖,周更有信心了。虽然制作过程很麻烦,但他相信这么好的产品一定会在市场上大卖。第一种销售方式是在学校贴海报,一下子卖几十张。可还没等我高兴,同学就来找我,要求退款。因为同学的电脑和正在测试的电脑完全不同,如果把已经测试成功的产品放到同学的电脑上,就会出现各种冲突,甚至电脑无法开机。周充当客服,解决问题。有的客户脾气暴躁,他也不敢反驳。作为技术专家,他的优越感消失了,他发现现实世界竟然是洪水猛兽。经过这次挫折,他不想直接卖卡了。自己做市场太难了。还不如直接把产品卖了,把资金取出来做点别的。于是他去北京推销产品。到了北京,他直奔瑞星,对接待人员说:“我做了一个杀毒卡,比你的好。我想和你谈谈。”结果,他被扭着脖子扔了出去。他又去找联想,人家说不好意思,我们没有这个业务。跑了好几趟,产品都没卖出去,他觉得最好还是回来自己找销售渠道。他以为自己是做产品的,所以销售要拿小头,他拿了大头。这样一来,一个市场价298的东西,批发价就是99。周见着急了。这张卡的成本就50,99根本赚不到钱。代理人并不着急。我们压货是有风险的。为什么我不从你那里批货,卖完钱再跟你结算?周终于让步了,代理商帮他卖了1000张杀毒卡。但是他感到筋疲力尽。原来商业就是这么丑陋和冷血。他这次重读《硅谷热》,发现他的感受完全不同。卖了一些产品后,三个人的小团队在利益如何分配上也产生了分歧。樊纲认为他应该为他写的代码得到报酬,而周认为他们应该继续买书、电脑和复制软件。他们遇到了和乔布斯、沃兹尼亚克一样的问题。这件事让周知道,创业最重要的是协调人的复杂利益和心理。后来他创业的时候,经常看到技术人员很难配合,不知道现实社会是什么样子的。除了管理,他的产品理念也有问题,因为做成硬件,无法持续迭代,很容易被替代。就这样,他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三、二次创业,一个叫做“信心”的广告创意系统1994年,出现了很多中文软件,因为那时候电脑界面都是英文的,需要中文软件的帮助。当时,Xi交通大学的一家公司制作了一套广告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广告客户的工作。周的研究发现,这个软件实际上是ps+CorelDRAW的本地化版本。那时候知识产权观念很弱,很多软件也是这样。既然别人的产品这么受欢迎,我当然可以做出来。周也带着同学一起开始了二次创业。首先,你要有一套字库才算中文。为此,周卖掉了他比赛的奖品——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市场价4000多元。他只卖了2500元,又凑了500元。他一共花了3000元买了一个字体。产品名称是什么?他说,我们公司什么都没有,就有信心。让我们称之为信心卡。因为Xi安已经有类似的产品,他们决定回到郑州,一个同学的家乡去卖。销售过程不顺利,广告公司的老板也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只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老板很崇拜这个看似高科技的东西,说如果我给你几万块钱,你可以来我们办公室。现在是天使投资人。当然,周很开心,但他并不是很专注于创业。广告卖得不好,所以我想试试别的。把最后几个软件拿出来,那就需要更多的人去卖了。因为小老板的投入,他们以3000元的高薪招了几十个人。像分猪肉一样,大家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地方,去各地卖产品。现在想想真是可笑。毫无计划,乱七八糟。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郑州的RD工作人员发现这是汉化,干脆改了名字自己卖了。Xi安的竞争产品实际上在这个时候被送到郑州销售。一个踏踏实实做销售的姑娘,居然卖了几百万。外面有敌兵,里面有家贼。周不知道他此刻能做些什么。而天使投资人此时也是走投无路,以为搬入自己办公室的电脑是自己的资产,而周只能晚上把电脑搬出去。大家互相攻击,回头看,不堪回首。这会让周知道什么是资本,你我是怎么度蜜月的,分手的时候怎么算每一分钱。这次冒险显然又失败了。那时他25岁。后来他老老实实去方正上班了。以上是周早期创业的故事。虽然失败了,但也让他知道,创业不是开公司,或者给自己一个头衔CEO,一切都会好的。尤其是技术型人才,把电脑搞对了,不一定能得到市场和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