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是社会中的自我,重点讨论自我在社会中的定位、认知和相互影响。视角聚焦于个体“我”,第三章则是我们对社会的观察、认知和解释。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世界。
这是第三章的以下五个小节:
社会对世界的看法
直接社会判断
世界的解释
社会期望的影响
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结论
本文只谈第一节。理解的时候需要回忆第二章甚至第一章的内容,要时刻提醒自己小心刻板印象。
开篇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但原理却很难命名:
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之前受到某种刺激的影响,在之后更容易感知和加工同样的刺激。有研究者认为,这是内隐记忆的体现。情绪激活法一般以情绪——符合情绪的文字和不符合情绪的文字——为刺激,用文字诱发相应的情绪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相似关键词的作用,只不过这些关键词是我们在看到和听到事件时“自发提取”出来的“关键因素”,以便快速理解。
比如下面这一段的内容截图,是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时的照片。
看到上面加粗的文字,就可以立刻创造一个“突破点”来理解画面。不仅文字和图像“提示”,声音也能“引导”我们的快速“判断”。就像看恐怖片一样,去掉那些突然出现的吓人画面,渲染背景音乐,人物的话语都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我们来播放一段恐怖电影的音频体验:
Claustrophobia - 闹鬼的地下室03:59来自不名一问这张照片...
换个小跳蛙再看还好如果我没什么感觉,只能说我描述了一些失败。至少我一直都很胆小,多疑,敏感。当为了寻找音乐资料而搜索恐怖音乐时,仅仅看一些名字就让我害怕...毕竟,有些人听过,有些人读过歌词...这个我还是不提了,继续介绍这本书的内容。
“额外的暗示”会令前者毫无作用武汉的日日夜夜,经历过的人会发现,在武汉的日日夜夜里,在演唱会/电影院看电影听歌,和朋友在一起,一个人在一起的感觉会不一样。甚至当我们看恐怖片的时候,房间里的温度和声音也会让我们有不同的感觉。至少当我们屏住呼吸专心看图的时候,突如其来的噪音…
下雨生病的时候,我一个人在屋子里,听着雨声,回想自己的情绪,工作,学习,难免会有些无助。这个时候,我对悲伤音乐的“认知”必然会和平常日子不一样。
这就是所谓的具身认知——又一个麻烦的概念,我就不多贴词条了,省得有骗词的嫌疑。
具身认知上面提到的是我们在开始感知和判断社会事件时,将如何开始和被引导。假设这个“引导”是人为的?
以社交事件为例。前不久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在车内视频公开之前,就有观点归咎于另一辆车的“女司机”,甚至是“逆行”、“穿高跟鞋”等主观判断。这就是“偏见”和先入之见的影响,影视中称之为“库勒乔夫效应”。给“观众”一些暗示性的画面、文字和声音,引导他们在接下来的场景中举一反三,得出“导演”想要的结论。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尼采
没多久的武汉日日夜夜是否认同「网上异己不可劝」?即使他们的观点甚至论点被证明是错误的,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或者信仰,还是坚决拒绝接受,大概是因为觉得放弃了就会失去一切?
实际例子,大概可以参考“某武器”和“戒X”。个人不认同“一错全错”,也反感“以偏概全”否定整体。
这一节还有最后一部分,这也是我无法整理思路的原因。
就像标题党的标题一样,这部分真的是在质疑我们的记忆力。这不仅涉及到上面提到的知觉引导,还涉及到建构主义、误导信息效应和记忆重建。也许用例子解释更容易。
可自行“童年的小飞机目击事件”事件大概是上世纪60元到90元。在中国的许多地方,人们看到了1元米以内的小飞机,它们不仅可以在房屋之间穿梭,还可以在/金惠允/K0/曹政奭盘旋。发现者多为儿童,身边无控制者。
这一事件颇符合“误导信息效应”,即人们将误导信息融入记忆。这里不分析对错的原因,只提一些类似的事件,比如“金庸多次死亡”、“曼德拉多次死亡”、“灌篮高手全国大赛”。在心理学实验中发现,由于“误导信息效应”,我们的记忆会被“扰乱”,并“生成”偏离事实的记忆。具体做法和上面说的“感性引导”差不多。不仅如此,我们现在的态度和行为还能“重建”过去的记忆。
一个比较的例子是一本书,太宰治在世界上的失格。
当然,我也吃很多食物,但是我不记得什么时候吃的,因为我饿了。
既然提到这里,自然是反例...主角其实回忆起自己成年后的童年,性格阴郁,自暴自弃却又抗拒外界伤害,反省自己却又真心拒绝接受他人。所以他在童年记忆中否定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证明自己从小敏感胆小,同时“他”戏剧化了家人的言行,强化了家人对他童年的伤害程度。如果只评价这本书的话值得一读,但强烈提醒读者不要代入,尤其是童年的自己。
惯例小节个人感觉第三章比较难理解,后面的章节可能会分成两部分。毕竟连我都嫌长,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