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还会写信吗?
电话、短信、微信...
改变了人们交流的方式。
互联网时代,人类的连接机制从“社会”演变为“群体”,个体的交流从“面对面”演变为“钥匙对钥匙”。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人际关系结构发生了调整,“移动网络社交”成为个人与群体之间重要的交往方式。
移动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是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和信息学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以前的研究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且局限于特定的社交软件。然而,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阐述的研究却很少。基于此,“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交往风格的影响研究”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交往风格的影响研究”,结合大学生常用的几种移动社交软件和平台,分析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交往风格的影响,揭示其影响机制, 探索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变化及其社会适应性,提高人们对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个体和群体人际交往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认识。目前,移动社交网络发展迅速。网络交往作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是一个亟待关注的现实问题。
本书以移动社交网络为背景,结合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几种移动社交平台或软件,综合运用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以及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状况。本文验证了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变化趋势和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的影响,进而系统全面地揭示了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交往风格的影响及其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任何人
移动社交网络大学生人际交往问卷的编制
本书在参考国内外网络传播尤其是大学生网络传播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移动社交网络和大学生人际传播的特点。本书基于开放式访谈结果和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编制了适合当地文化的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问卷,并进行了初步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为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科学揭示大学生在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交往行为特征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
注射毒品
移动社交网络影响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运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验,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线上和线下交往的特点,探索移动社交网络影响下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变化趋势,比较线上和线下人际交往背景下大学生人际网络结构的变化规律。
三
移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强弱关系的变化趋势
以微信和微博为研究背景,利用多种方法收集的数据,探讨大学生在人际网络中的社会成本投入,以及强弱关系的变化趋势。同时验证了移动社交网络的便利性是否会逐渐降低大学生社交成本中的启动成本,增加维护成本,从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强弱关系结构,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机会。
四
移动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认知、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运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和访谈等方法,以社交网站、微信和微博为背景,分析了微信朋友圈、微博和社交网站的使用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孤独感和人际适应的影响,以及微博的使用与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关系,揭示了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同时运用情绪分析和心理测验对大学生线上线下人际交往的情绪体验进行分析和比较。
五
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交往的群体效应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大学生网络群体效应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比较线上群体效应和线下群体效应的差异,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验证了在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个体大学生是否会更自主地选择加入感兴趣的群体进行交流,从而更容易形成同质群体,减少与其他群体的接触机会。
研究技术路线图
该书的研究结论对于提出适合我国现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建立适合我国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的社会学科学体系,充分发挥移动社交网络的积极导向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内容亮点
互联网是构建人类共享未来共同体的重要纽带,它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移动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个人和群体之间重要的交流方式。本书选取了大学生经常使用的移动社交软件或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本书从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综合运用了问卷调查、测试、实验、访谈等方法。基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获得的数据,对大学生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动机和行为、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的人际交往特征、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趋势、线上线下人际结构的变化以及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揭示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风格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规律和社会适应性。
快速浏览目录第一章简介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31.2.1 移动社交网络概述 31.2.2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及其特点 61.2.3 移动社交网络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关系 71.3 研究内容 141.3.1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调查问卷编制 141.3.2 移动社交网络影响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141.3.3 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强弱关系的变化趋势 151.3.4 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对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151.3.5 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交往的群体效应 15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1.4.1 研究思路 151.4.2 研究方法 161.5 研究意义 171.5.1 理论意义 171.5.2 实践意义 17第2章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调查问卷的初步编制 182.1 问题提出 182.2 问卷编制 192.2.1 问卷项目的编制 192.2.2 施测对象 202.3 结果分析 202.3.1 问题分析 202.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212.3.3 信度检验 222.3.4 效度检验 222.3.5 验证性因素分析 232.4 讨论 232.4.1 结构分析 232.4.2 问卷信度分析 252.5 结论 26第3章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交往行为状况分析 273.1 问题提出 273.2 方法与对象 283.2.1 工具 283.2.2 对象 283.2.3 假设 283.3 调查结果 293.3.1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总览 293.3.2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性别差异 303.3.3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生源地差异 303.3.4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年级差异 303.3.5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专业差异 313.3.6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网龄差异 323.3.7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使用频率差异 323.4 讨论 333.5 结论 35第4章 微博使用与大学生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关系 364.1 问题提出 364.2 研究内容与意义 384.2.1 内容 384.2.2 意义 384.3 研究设计 384.3.1 对象 384.3.2 工具 394.3.3 统计方法 394.3.4 假设 404.4 研究结果 40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404.4.2 大学生微博使用基本情况 404.4.3 大学生微博使用强度、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现状 424.4.4 各变量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434.4.5 各变量间的相关性 454.5 讨论 474.5.1 大学生微博使用、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特点 474.5.2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探讨 484.5.3 大学生微博使用、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的关系探讨 504.6 结论 53第5章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555.1 问题提出 555.2 对象与方法 575.2.1 对象 575.2.2 工具 575.2.3 施测过程与数据处理 585.3 研究结果 58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85.3.2 各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585.3.3 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的检验 595.4 讨论 615.4.1 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 615.4.2 社会比较倾向的中介作用 625.4.3 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 625.5 结论 63第6章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中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研究 646.1 问题提出 646.2 调查方法与假设 656.2.1 对象 656.2.2 工具 656.2.3 程序与数据处理 666.2.4 假设 666.3 研究结果 666.3.1 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 666.3.2 不同性别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差异 676.3.3 不同专业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差异 676.3.4 不同生源地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差异 676.3.5 不同年级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差异 686.4 讨论 686.4.1 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的差异分析 686.4.2 网络交往型与现实交往型大学生孤独感的人口统计学差异分析 706.5 结论 71第7章 微博使用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影响:基于强弱关系的视角 727.1 问题提出 727.2 研究设计 737.2.1 目的 737.2.2 对象 737.2.3 工具 737.2.4 假设 747.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757.3 研究结果 757.3.1 人口统计学差异性检验 757.3.2 相关关系矩阵 777.3.3 研究假设检验 787.4 讨论 787.4.1 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性 787.4.2 大学生微博参与行为与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相关关系 807.4.3 大学生微博参与行为对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的预测作用 817.5 结论 82第8章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与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关系 848.1 问题提出 848.2 研究设计 868.2.1 对象 868.2.2 方法 868.2.3 假设 878.2.4 程序 878.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878.3 研究结果 878.3.1 调查结果 878.3.2 访谈结果 918.4 讨论 968.4.1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差异性 968.4.2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与大学生人际适应 998.4.3 移动社交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预测作用 1008.5 结论 102第9章 微信使用强度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性分析 1039.1 问题提出 1039.2 研究设计 1049.2.1 对象 1049.2.2 工具 1049.2.3 施测过程 1059.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1059.2.5 假设 1059.3 研究结果 1069.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1069.3.2 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状况 1069.3.3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 1079.3.4 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性 1109.4 讨论 1109.4.1 大学生微信使用强度状况 1109.4.2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状况 1129.4.3 微信使用强度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性 1149.5 结论 116第10章 移动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群体极化效应:基于微博的探究 11710.1 问题提出 11710.2 网络群体极化及影响因素 11810.2.1 群体极化与网络群体极化的概念 11810.2.2 社交网络使用与群体极化 11810.2.3 网络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 11910.3 研究设计 12110.3.1 调查研究 12110.3.2 实验研究 12210.4 研究结果 12410.4.1 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 12410.4.2 大学生微博群体极化程度的特征 12710.4.3 大学生微博使用线上群体极化与线下群体极化的差异与相关性 12810.5 讨论 13010.5.1 大学生微博群体极化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13010.5.2 大学生线上与线下群体极化的差异和联系 13110.6 结论 132第11章 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 13311.1 问题提出 13311.2 方法与过程 13411.2.1 方法 13411.2.2 程序 13411.3 研究结果 13711.3.1 内在心理改变:从情感到思维 13811.3.2 外在行为表现 13811.3.3 社会关系属性:从个体到群体 14011.4 讨论 14111.4.1 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内在变化 14211.4.2 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行为变化 14211.4.3 移动社交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属性 14311.5 研究展望 144第12章 结语 14612.1 移动社交网络引起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 14612.1.1 移动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 14612.1.2 强弱关系中朋友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明显变化 14712.1.3 人际关系建立的启动成本降低,机遇变化大 14812.1.4 强关系与弱关系的变化导致大学生社会资本的改变 14812.1.5 人际关系网络同质化增强,异质化减弱 14812.1.6 大学生间的联系加强,易形成对其产生约束和指导的网络群体 14912.1.7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影响大学生的认知、情绪与行为 14912.2 科学认识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健康人际关系建立的作用 15012.2.1 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积极作用 15012.2.2 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 15212.3 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对策建议 15312.3.1 正确认识移动社交网络 15312.3.2 控制日常使用移动设备的持续时间和频率 15312.3.3 积极培养社交能力 15412.3.4 正确认识自我 15412.3.5 主动进行积极的社会比较 15412.3.6 合理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增加社会资源 154参考文献 156附录 185索引 189后记 191作者简介
国盈,女,1963年5月出生于四川内江。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一级学科教授、教务主任、博士生导师、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四川支教老师,四川省心理学会副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网络心理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级项目20项;出版书籍或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级优质工程项目1项,省级优质工程项目2项,省级优质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一级课程1门。
编辑:王芳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硬视听科学
传播科学,欢迎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