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心理学会2022年夏季开通疫情防控在线心理援助
2022年盛夏,甘肃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各界人士因为疫情承受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甘肃省心理学会作为心理学省级学会,自2022年7月21日起,以“立足专业服务社会”为宗旨,一直为所有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提供公益性心理援助。
本次活动以“以人为本、全力以赴、积极应对”为宗旨,主要为受疫情影响的人群提供公益性心理援助,包括老年人、医务人员、隔离人员、感染者、康复患者、广大市民、教师、学生、中小学。行动从省内高校、医院、中小学、社会心理咨询机构选拔了20多名心理咨询师和专业人员。他们具有专业资格和长期经验,并在心理援助过程中接受了伦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术方面的系统培训。他们在5-8名国家注册心理学家的全面监督下工作。
援助热线自2022年7月21日开通,每天开通6小时。原则上每个求助者每次咨询时间不超过30分钟,可进行多次咨询。重大问题可适当延长。
由于目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心理热线的服务范围仅限于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心理支持。为了提高服务效率,每位专家只在工作时间接听热线。心理热线严格遵守心理咨询的职业道德。如有超出咨询范围需要精神卫生机构诊治的情况,由专家提出转诊建议,由当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接。在疫情清除前,所有心理援助活动将终止。
心理热线安排见下表。
上午09时至12时
下午14:30-17:30
监督安排:
目前心理学家教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疫情期间,甘肃省卫健委公布了心理援助热线,甘肃省肿瘤医院副主任、注册心理师迟婷为多名来访者的心理困扰进行了心理咨询和治疗。在此,记者整理了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以科普的形式分享给广大市民。希望大家多掌握一些帮助别人帮助自己的心理技巧,在抗疫期间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
问:疫情来了。为什么我总是紧张害怕,睡不好觉,总是有不好的想法?
答:当我们在身体和精神上感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有一种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压力”或“紧张”。在应对应激事件时,人体的特定反应属于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主要包括情绪、身体、认知和行为反应。一般人都会有自我调节的功能。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人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工作、学习、娱乐、休闲方式的改变,都可能激发心理应激反应。急性心理应激能使人迅速感知危险,调动生理和心理资源应对挑战,但过度、持续的心理应激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焦虑、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后果。需要说明的是,积极乐观的认知,情绪和应对方式,消极悲观的模式,会让事情的发展有完全不同的结局!
问: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每次疫情都被隔离?
答:小A和小B是一对朋友。小啊在处理压力事件时,不仅可以调动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及时寻求信任的亲人、朋友、同事和邻居的情感或资源帮助,以度过难关。即使努力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也会理性对待挫折和失败,而不是抱怨,鼓励自己只要努力,或多或少都会有收获。而小B也经常抱怨自己运气不好,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想法萦绕心头。当面对事物时,他总是被不良情绪、消极观点和功能失调的行为所淹没。痛苦和抑郁的情绪折磨着他,他做任何事都不自信,也不感兴趣。
认知疗法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伦·贝克(Aaron beck)认为,异常的认知产生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如果你有和小B一样的经历和烦恼,你需要先知道认知扭曲有哪些表现,因为这是导致情绪和行为失调的原因。
●在没有充分和相关证据的情况下妄下结论。
●对整个事件中的单个细节下结论,而忽略整体内容的重要性。
●事故产生的极端信念不适当地应用于不同的事件或环境。
●过分强调负面事件的重要性,忽视正面事件的重要性。
●把不相关的事件和自己联系起来。
●在思考或解释事物时用“非此即彼”来分类事物,或者把一切都归为“好与坏”。
问:在居家隔离期间,家人总是和我吵架,感觉家人不再爱我了,我觉得自己很失败。
答:此刻,你不妨试着拿起纸笔,回忆并记录下你和家人最近的一次争执,想想此刻你的脑海里闪过了什么念头?然后,说出这个想法引起的情绪,比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恐惧、厌恶,然后按照0-100给情绪强度打分。运用以下心理技巧进行自我调节后,再次对情绪强度进行评分,看是否有变化。
首先是“找证据”。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我们可以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证据来证明“我的家人可能不再爱我了,我是个失败者”这种想法。很多时候,事实胜于推论,观点被证据说服。此外,我们需要看看这种想法中是否有与认知扭曲相一致的表现。
二是“换角度”。寻找另一种解释?打开你的大脑,集思广益,你会发现你所忽略的积极方面。
第三是“去灾难化”。很多人会提前为一件事设定一个最坏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你最怕什么呢?再想想最坏的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如果有事发生你能做什么?
第四种是“抽离”,也可以叫“借用”。想象一下一个好朋友或家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想怎么做,并从中受益。
五是“问题解决”。理性认知建立后,就可以制定相应的目标清单和行为计划。刚开始可以从小事做起,体会成功后的获得感。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我觉得他不信任我”、“她觉得我没能力”、“我觉得我不好”等想法,有“想、想、猜”等字眼,可能只是想法而非事实。
问:我在家里很孤立,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不知所措,觉得自己疯了!
答:第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让自己的生活有秩序感,可以减少焦虑。明确划分工作时间、休闲时间和用餐时间,尤其是家庭办公。第二,你可以尝试制定一个可行的,容易完成的计划。比如工作忙的时候,很少和亲朋好友有深入的交流。这时候你可以通过电话、微信和他们商量,制定一个疫情结束后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三,阅读或看以前想看但没时间看的书或电影。第四是专心学习。第五,在家因地制宜地进行有氧运动,如跳舞、太极拳、唱歌、茶艺、烹饪等,也有助于缓解压力。第六,冷静下来,对疫情后的未来做出合理的安排和规划。七是接纳自己,主动与自己对话,欣赏自己的优点,不与人攀比。八是学习并尝试练习一些心理自助技巧,如正念减压、冥想放松、蝴蝶拥抱、心中安全等心理放松技巧,在权威官网上可以找到。九是避免暴饮暴食,饮食均衡,适度吃盐、糖、油,禁烟、限酒,尽量保证每餐摄入新鲜果蔬。如果无法缓解压力,可以向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
兰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滕晓东整理
编辑安若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