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职场,各种人际冲突层出不穷。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工作勤奋、认真、努力,没有闲暇的时间。
另一方面,有些人在处理工作时总是看起来很轻松。
很多时候,这两类人获得的回报几乎相等。
下面提到的陈小姐就是其中之一。
陈老师奉行这样一个原则:“从不炫耀,追随强者”。
陈小姐这样解释她的原则。工作能力强的人做得好,会有奖励。即使出了问题,他们也不会负责。
在陈小姐看来,这个原则很有效,她受益匪浅。
上大学的时候,陈老师在校园里组织一些活动的时候,总是听从工作能力强的人的指令,做一些辅助工作。因此,她赢得了很多老师的赞赏,也因为她的工作没有居功,她为自己赢得了很好的人缘,建立了很好的人脉。最终,陈小姐凭借良好的人缘,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工作后,陈小姐依然遵循这个原则。和那些努力工作的人相比,他每天看起来很闲。他与上司、下属和同事相处融洽。
一年下来,陈小姐成绩不小,升职加薪。陈小姐并不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妥。
在他看来,工作偷懒没有错,也给其他同事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我只是借此机会来点光亮。虽然我没那么努力,但也不是无所事事。毕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需要苦心经营的。打好这个基础,以后的工作就容易多了,也不需要那么努力了。
相对于工作清闲,升职加薪轻而易举的陈小姐,下面说的郝先生是那种很努力的人。
郝先生是某公司某部门的副经理。这个部门只有三个成员:经理、助理和普通员工。
平时作为副经理,工作应该不会太忙。但是郝老师总是喊太累,抱怨工作量太大。
郝先生的投诉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真实情况。
郝先生在这个部门的地位相当尴尬。上位的有部门经理,下位的有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喜欢把一切都交给郝先生,所以郝先生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经常要处理经理安排的额外工作。
其实郝先生可以把一些工作交给那个普通员工,但是这个员工的工作能力一般。郝先生把工作交给他,他不放心。无奈之下,郝先生只能尽可能处理好手头的工作,往往刚做完一个,另一个又会接踵而至。好像工作永远做不完的时候,总有一堆工作等着他去做。所以,在上班时间,郝先生总是忙得一分钟都抽不出。
由于这个部门的事情总是在郝先生前后忙忙碌碌,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只要是和这个部门有关的,都可以找到郝先生。
结果一个部门三个人,经理,整天悠闲度日,员工无所事事,只有郝先生在忙。
年底公司对各部门工作进行考核,郝先生所在部门获得奖励5万元。经理拿到了3万元奖金,郝先生和另一名员工平分了剩下的2万元。
这让郝先生心里很不平衡。整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没有闲暇的时候才挣一万块的奖金。再看看另外两个总是清闲的人,却能轻松拿到奖金。这是什么东西?
然而,郝先生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吧。虽然他工作更努力了,但他仍然可以在年底拿到奖金。如果我和另外两个一样,就不会有人在这个部门工作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保住你的工作就不错了。在哪里可以拿到奖金?
所以为了责任和大局,郝老师只能继续努力。
似乎只要有团队合作,就一定会有郝先生和陈小姐这样的人,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另外,对于长期合作者来说,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熟悉自己的做事方式可能更常见。
所以考虑到工作的大局,郝老师会继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工作,其他人会继续搭便车,分享团队的工作成果。
其实大家都知道,陈小姐在职场上的做法并不是长久之计。正所谓“路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很多时候,陈小姐得到的只是暂时的风光。毕竟“实力才是硬道理”。一旦有了全新的合作关系或者工作性质发生变化,不再是团队合作,那么陈小姐的实力弱点就会暴露出来。
作为管理者,职场上的搭便车现象不会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任何好处,只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为了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管理者必须在管理上下大功夫,为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平台,细化职责,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感。
同时,关注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工作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员工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增强归属感。
另外,通过奖惩机制,可以增强员工的公平竞争意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本着“适者生存”的原则,让那些习惯搭便车、享受工作成果的人远离团队合作。
虽然陈小姐的做法有各种弊端,但一个聪明的工作者,有实力,努力是必要的。
不过,在合适的时机,偶尔做一次“陈小姐”也未尝不可,只要把握好“度”和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