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是一系列悲剧作品,但没有一部是真正上演的,却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心情”!-马克·吐温
01
我32岁了,夫妻两个月入5万,我还很焦虑!
昨天逛知乎,看到一个帖子,深有感触。
帖子讲的是上海的一对夫妻。目前丈夫32岁,妻子30岁。他们有一份好工作。他们的工资加起来有5万多,但是他们并不觉得很幸福。他们还在为很多事情焦虑。
比如她们会担心一个年轻力壮的老公会不会突然生病;
他们的公司是否会破产;
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会不会被同学看不起;
分期买的房子会不会突然降价...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奇怪,为什么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那么多焦虑?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很多焦虑都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然而,在职场中,你是否经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焦虑?记得有个朋友对我说:“我每个周五晚上都很焦虑,很紧张!一想到第二天要回去上班,心里就会不自然的纠结,甚至一夜都睡不好!”
我问她:“你在担心什么?”
她说:“我也不知道我在担心什么。我担心自己的工作,担心领导的责骂,担心同事的刁难,担心整个环境。我什么都怕!我真的很神经质”!
在家工作了两天,一个朋友打电话给我:她说这几天在家不开心。虽然工作上的事情少了很多,但她总是提心吊胆的:担心今年工作作风不好,永远不动手。
担心在家这段时间,领导招新人,自己开了;
我担心我在家里工作做得不好。反而领导什么都不说,反而对自己有看法...
02
破碎的奶瓶
有一个关于焦虑的寓言:
十几岁的桑德斯经常为许多事情担忧。他经常为自己的错误感到遗憾;交完卷子后,经常半夜睡不着觉,怕考砸。他总是想着自己做错了什么,希望当初没有做。总是回忆自己说过的话,后悔没有说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同学来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下来,看着那瓶牛奶,想知道它和这节生理卫生课有什么关系。
过了一会儿,保罗·布兰德威尔医生突然站起来,把牛奶瓶拍在水槽里,喊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然后他叫大家去水池边,好好看看打翻的牛奶瓶。
“好好看看,”他对每个人说。“我希望你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教训。这瓶牛奶不见了——你可以看到它都漏了。再着急,再抱怨,也没办法再要一滴回来。只要你用一点心思,先做好预防,那瓶牛奶就能保住。但是现在已经太晚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忘掉这件事,把这件事抛在脑后,关注下一件事。”
03
我们担心的事情99%都不会发生。
在职场中,焦虑是我们面临的最常见的问题,很多人都曾患过焦虑。
然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最新研究证明,每个人都会对未来发生的事情产生莫名的担忧。这些担心大部分是没有根据的,大部分只是他们心中的一种想象。这种担心带来的焦虑影响着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需要按时上班的人。但是,他们跟踪了100个专业人士后发现,我们担心的事情,99%以上都不会发生!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描述:
“我的人生是一系列悲剧作品,但没有一部是真正上演的,却极大地影响了我的心情”!
也就是说我们焦虑的概率很小,但是我们为什么会这么焦虑呢?
04
那么,这种莫名其妙的焦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事实上,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大脑中的“杏仁核”。
杏仁核是我们大脑的情绪反应中心,是我们的24小时全天监视系统,密切监控着我们的安全,掌管着大脑中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这个器官帮助原始人类成功地避免了各种灾难:早期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各种威胁,如饥饿的老虎和阴险的蛇等。焦虑的大脑宁愿误杀也绝不放过。即使是轻微的干扰也会让我们远离。
然而,在今天的生活中,杏仁核这个决定生死的关键武器,却常常让我们小题大做。
如今,我们身边的危险可能是领导的训斥,同事的抱怨,或是早高峰的堵车。但对于“杏仁核”来说,这些不是用好坏来形容的,而是决定生死的瞬间。
“杏仁核”不会冒险,也不会区分现实和想象。一旦他发现问题,你的情绪只能服从。
这不免让我们感到莫名的焦虑。
约瑟夫·李斗曾在《大脑中的情感——神秘的理性和感性》中描述过我们的大脑,这非常生动:
人类生来就是为了做好准备,以应对我们祖先过去的危机。这些准备工作有时会让我们陷入困境,因为这会让我们对现代世界的事务感到莫名其妙的恐惧。
所以,我们了解了杏仁核的工作原理之后,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我们会感到莫名的焦虑,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自我保护预警系统在工作。这种焦虑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在我们看来,只是不经常面对生存危机时的一种莫名其妙的焦虑。
05
面临职场焦虑,可以试试这个。
一、用“现实脱敏法”主动出击,学会在焦虑面前“先发制人”。
美国心理学家沃森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和助手以七八岁的孩子为实验对象。这些孩子非常害怕动物。他先把这些让孩子害怕的动物放在远处,然后把它们放在离孩子更近的地方。与此同时,沃森与这些孩子聊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然后一点一点地将这些动物向孩子们靠拢。
猜猜发生了什么——大约20分钟后,孩子们不再害怕,开始抚摸这些动物。
这种反条件作用,又称现实脱敏,效果显著。经过几次实验,它使孩子们摆脱了极度的焦虑和恐惧。
当面对焦虑时,我们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比如你特别害怕和领导沟通,一想到要向领导汇报就焦虑。你要主动和他们接触,和他们沟通。也许刚开始你可能会很焦虑,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他们沟通没有障碍,一起工作可能会很开心。
在《欢乐颂》中,邱莹莹特别害怕与领袖接触。她一度急得不敢出领导的门,怕领导批评。为此,她非常苦恼,向安迪求助。
安迪说,越是害怕,越是焦虑,越是要主动。给领导打招呼,几次去领导办公室,甚至让领导批评你几次。这样时间长了,你就不会因为害怕领导而焦虑了。
邱莹莹使用了这种方法,而且确实有效。他曾经很乐意邀请安迪吃饭。
第二,焦虑来临时,要善于做有益的“白日梦”,通过适度逃避来缓解焦虑带来的急躁情绪。
思想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认为,让自己的思绪游走,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清晰,更快地解决问题,最终让自己发现万有引力。
如果焦虑已经把你带到了崩溃的边缘,你什么都做不了,你可以试试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1911年提出的一种方法,他自己称之为“无脑”。
你应该这样做:设定一个目标,不要被结果所束缚——只要让任何能让你实现目标的想法“浮出水面”,不加分析地写下来,哪怕这些想法看起来很可笑。
然后,让它们在大脑的“后面”慢慢酝酿,看看是不是最佳方案。这个练习的关键不是达到目标,而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这个方法也是他缓解焦虑的“百日梦”。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人们摆脱焦虑,得到短暂的休息,专注于毫不费力的事情时,他们的工作效率会提高40%。
当你感到有压力时,停止想这些事情,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当收益递减现象[插图]出现时,我们还是要继续探索解决方案。当你的思想疲惫时,你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把你的注意力从这个问题上完全移开,小睡一会儿。
虽然你已经改变了你的精神状态和焦点,但是你的无意识还在继续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往往会激发“发现时刻”。你可以用走神来解决自己长期的重要问题,但也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巧妙运用,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第三,善于自我同情,学会与自己和解,放弃自己的“完美人格”,实现自己的平凡属性。
知名主持人杨澜曾经采访过Dangdang.com创始人鱼雨,问她“你最不自信的地方在哪里?”
鱼雨毫不犹豫地回答,“看起来。”
她以前对此很自卑,几次陷入焦虑,以至于每次出门前都要搭配几套衣服。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看着他们,她常常不满意。
杨澜看着面前这个优雅自信的女子,疑惑地问道:“可是为什么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气质呢?”
于淡然一笑:“放弃让自己变得不可能,然后彻底接受自己。”
是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焦虑和担心,主要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完美的人。
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真实平凡的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避免因为对自己要求过高而产生不必要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