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个人特质和职业要素
职业三要素:兴趣、能力和价值观。职业三要素与社会需求很难同时匹配,而是按照阶段性慢慢形成匹配。主要分为三阶段:
生存期:以生存为核心目标,以能力为核心职业匹配要素。
发展期: 以发展为核心目标,以价值为核心职业匹配要是。同时兼具发展事业的责任。自我实现期:以兴趣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目标,以兴趣、能力、价值观三者为核心职业匹配要素。
职业规划从三方面进行考虑:个人特质、职业要素、个人特质和职业要素的匹配。
A: 人具有四种特质:人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其中价值观是判断事物重要程度的一个信念系统。对个体来说,价值越高的事物越符合其本身的价值观。例如有助人为乐价值观的人,在工作中如果可以帮助到其他人,会觉得工作很有价值,产生满足感。
B:职业同时具有四要素:职业所需特质、职业的分类与内容、职业所需能力和各类职业报酬率。
职业所需特质:即职业对人的性格等个体属性层次的要求,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人格有不同的期待。
职业报酬率:是指从事职业能够获取的回报,回报往往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分。两部分的报酬同样重要,缺乏物质回报生活艰难,缺乏精神回报思想空虚。
C:个人特质和职业要素的匹配。霍兰德在1973年提出六角形理论,该理论将职业归纳为6大类型。当然这6个维度并不是独立的,反而相互之间没有十分明确的分界线。一般而言,相同职业环境的人多具有相似的人格,他们面对问题时的处理方式也会有不少的相同之处。而每个人追求的都是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与能力,除了本身的硬实力之外,更需要环境的配合。
Part2:职业选择
职业的选择不能单纯考虑职业,而是:职业选择=区域+行业+企业+职能。
个人的职业发展与行业发展时紧密联系的,行业的发展能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比如互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大批的软件、硬件工程师的职业需求,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的互联网新贵。
企业: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只是职能的定位,还需要考虑不同层级的企业,对个人职业发展而言,一个层级的企业代表一个平台。比如进入华为,意味着我们在全球的平台组织上,接触到全球领先水平的职业工作技能和工作标准。
区域:职业选择的前提是社会有合适的需求,如果连需求都没有,谈不上职业的发展。故而在考虑职业选择、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区域。在中西部地区,IT软件工程师找工作非常困难,因为需求很少甚至没有。区域对职业的需求量差异非常巨大。
职能:这里不必多说。
职业规划的思考,并不是单纯考虑当前的职业定位,而是动态长远的职业发展思考。了解职业发展方向,可以帮助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有一个很好的设想,避免对自己发展状况不清晰,满目转换工作与跳槽。
Part3:能力的规划 A:能力的三个组成部分:知识、技能、才干。
B:能力的发展规划
第一阶段:加添燃料,打开局面
一般是在职业发展的早期,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充满了尝试和错误。并不是为了找到一份每天都津津乐道的工作,而是要找出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喜欢做什么、以及不喜欢做什么。同时,利用这段时间,积累专业知识技能、可迁移的技能、有意义的经验;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二阶段:聚焦优势区,产生价值
根据第一阶段的累积,我们更多是创造自身真正差异的价值。专注在核心技能,发挥幂次效应,产生价值
第三阶段:自我实现和迭代
利用第二阶段积蓄的能力、资源、人脉,让自己处于更高阶段。在以此阶段为起点,定义新的目标,实现持续的迭代。
C:能力的管理
只赚自己认知以内的钱,人赚不了认知以外的钱。我们要避免进入能力的盲区,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也需要定义自身的退路,即有保底的能力。即将能力管理策略定为四种:优势、退路、潜能、盲区。
优势:核心的能力就是你的优势,一方面,需要不断地聚焦、精进,确保它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刻意使用”,主动宣传、刻意传播,让这个能力形成你的个人品牌。
退路:指个人保底的能力,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为你的基础保障;也可进行重新定义,形成组合应用。
潜能区:接纳自身当下的情况,然后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以达到熟练。
盲区:毫无疑问,我们需要尽量避免;如果真的需要时,我们能够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