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垃圾分类经验借鉴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上海开启‘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德国新闻电视台1日报道称,中国大都市上海1日正式实施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个人扔错最高罚200元,单位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最高罚5万元。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上海开启‘强制垃圾分类’时代!”德国新闻电视台1日报道称,中国大都市上海1日正式实施中国历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措施——个人扔错垃圾最高罚款200元,单位不按规定分类最高罚款5万元。德国是第一个实行“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在过去的30年里,垃圾分类不仅让德国成为了一个清洁的国家,也让德国成为了全球垃圾回收的先锋,其中有很多真的值得我们借鉴。

有成堆的垃圾和污水河。

"直到20世纪初,德国的城市垃圾被直接扔在街上或垃圾堆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专家费德里乌斯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之后,德国各地市政部门开始承担垃圾处理,回收旧报纸和剩饭剩菜。但由于分类不细致,没有完善的回收体系,垃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家住科隆的退休女教师斯普尔(Spurr)向记者回忆起三四十年前的场景:垃圾车把各家各户门前的垃圾运到郊区,埋在地下,逐渐堆成小山。成群的鸟在天空盘旋空...河里漂浮着各种垃圾,水里的鱼几乎灭绝。当时德国处理垃圾的方式是——越快越简单越好。

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垃圾是富裕居民带来的,而随着德国原材料的短缺,德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垃圾的分类和回收。环境专家费德里乌斯(Federius)表示,城市中首先出现玻璃瓶回收箱,然后是纸质回收箱,再然后是生物垃圾箱。到90年代初,德国各地的强制垃圾分类措施已经比较完善。

与此同时,德国政府通过或修订了《垃圾管理法》、《包装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垃圾处理和回收“保驾护航”。这意味着不仅居民要分类垃圾,企业也要对垃圾负责。一位德国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生产的包装等垃圾越多,收取的费用就越多。正因如此,德国企业也纷纷参与垃圾回收,对回收的包装垃圾进行再利用。这种回收体系也被称为“双轨制”。

“环保警察”每天都在巡逻。

如今,德国人对垃圾分类极其严谨细致,几乎没有“漏洞”。《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生活多年,发现每家门前都有几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蓝色的用来放废纸和报纸;黄色塑料包装,如保鲜膜、酸奶盒等。;剩菜属于棕色垃圾桶;将灰尘放入黑色有机垃圾箱。在每个居民区,也有专门放各种玻璃瓶、旧衣服、鞋子的大垃圾桶。

商业组织也回收特殊垃圾。每个超市都有自助瓶子回收机,用来兑换顾客之前支付的瓶子押金——玻璃瓶0.08欧元,塑料瓶和易拉罐0.25欧元。商店回收废旧电器和电池,德国邮局收集废旧手机。城市的每个区也有一个大型垃圾收集中心,居民可以在那里扔掉大型电器和旧家具。

为了让居民更好地处理垃圾,每个市政府都会在每年年初发布专门的“垃圾分类说明”和“垃圾收集日历”。各地还成立了“环保警察”,每天巡逻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德国家庭和社区的垃圾桶仍然是锁着的,以防有人把垃圾扔进自家的垃圾桶。这是因为德国垃圾是按体积收费的,比如一个35升的垃圾桶,每周清理一次的年费是70欧元。垃圾太多,收费可能翻倍。

垃圾回收是一个高科技行业。

近日,《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柏林一家塑料垃圾处理厂。记者看到,在一个巨大的厂房里,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利用红外线、磁铁等设备对塑料和金属进行分拣,然后将这些塑料制成不同大小的塑料颗粒进行再利用。据工作人员介绍,塑料垃圾是最难处理的。比如酸奶盒属于塑料垃圾,但是上面的薄膜盖是铝制的,所以一定要分类。德国最开始用的是人工分拣,很多人站在传送带上用手分拣。现在,智能设备用于分拣。此外,通过高温净化和好氧处理,保留了部分物质,可用于绿化和养护。垃圾也可以用来收集热能,作为煤炭的替代燃料。在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厂,将回收的废旧电器中的各种优质金属和塑料配件拆解后供应给企业继续使用。

德国《焦点》周刊1日称,德国是最早实施“强制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这也让德国成为“环保大国”。目前,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率已经达到近90%,其中68%被回收利用。1990年,德国的垃圾只有大约15%被回收。这帮助德国节省了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德国的废品回收行业目前雇佣了25万人,年营业额500亿欧元。

事实上,垃圾分类在德国已经成为一项全民运动。如果有人不能严格分类垃圾,往往会被“鄙视”并当场纠正。德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系统学习垃圾分类。很多儿童童话也以垃圾分类为主题。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