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创始人林凡籍贯

核心提示IDG君写在前面:在任何人眼中,林凡都算得上是个标准的技术男。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来去了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方向的博士;2003年加入搜狗,参与了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等客户端研发项目;2012年创办职场社交平台—脉

IDG在前面写道:

在任何人眼里,林书豪都可以算是一个标准的技术男。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后来到马里兰大学攻读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博士学位。2003年加入搜狗,参与搜狗输入法、搜狗浏览器等客户端RD项目;2012年创办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从搜狗前技术总监转为CEO。

2014年,脉脉获得了由IDG资本领投的B轮融资。在C轮和D轮中,IDG资本仍然坚定支持脉脉在职场社交领域的不断探索。

Pulse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C端和B端都拥有巨大的用户和影响力。在本次湖畔大学的分享中,Marco Lin总结了自己这两年在职场社交平台运营中获得的实践经验。IDG希望这种企业家的探索和自我提升的方式——不断思考,摸索规律,与企业共同成长,能对你有所启发:

“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CEO如何引领企业发展的步伐——论战略、运营、人事之间的衔接’。这是我这两年学到的。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踩过的坑和经历。"

c轮开始,

建立战略、运营和人事流程。

1.摩托车、拖车、火车

脉脉在2018年4月拿到了D轮融资,当时我觉得自己正处于人生的巅峰。其实经过长时间的折腾,我发现自己处于0~0.1的状态,而不是“0到0.1到1”的状态。

比如我们骑摩托车或者自行车,在特别窄的巷子里可以随便骑;如果我们开的是拖车,转弯的时候要考虑会不会撞到或者撞到后面的车;

而如果我们开的是拖车大货车,那就更复杂了;但是如果我们开的是火车,那就简单多了。虽然很多车厢都是挂着的,但是有了轨道之后方向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创业,其实就是在不同阶段发力。当初CEO是用自己擅长的能力在经营公司。

因为我擅长产品技术,可能很多年都是从产品技术的角度来经营一家公司。有些CEO有销售背景,可能对客户的需求把握得特别准确透彻。他们可以每次都开账单,把自己的产品卖得比别人好。

在这种依赖单一技能的状态下,一个公司成功的时候,也就在0~0.1阶段。公司要想继续发展,要关注很多东西,尤其是人。

不管你是擅长销售还是产品技术,最后都得讲究人。这个时候创始人的思维要开始飞升,你要研究战略,也就是两年后、三年后,甚至10年后再看。

说起来容易,但是你得花10年时间研究怎么看。同时也不能丢了公司的具体运作,每天都要研究各种经营报表。

真正到了火车阶段,企业的第一条曲线就画出来了。这时候组织就变得很重要,因为一切都是人做的;同时,运气变得非常重要。

这两年,当脉脉已经进入建立战略、运营、人员的流程,公司整体运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的时候,我还在花时间和财力研究用户的需求,关注如何优化和完善产品。

虽然这是一个技术人员的执念,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过程,我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如果我能理解C轮的战略、运营、人事流程之间的关系,那么我可能会在当时的节点上专注于其他的关注点。

2.让公司变大的不是运气。

在讲这部分之前,我先做一个名词解释,让大家对战略、运营、人才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战略:根据用户和客户价值、竞争格局、市场发展趋势等因素制定公司发展规划。战略的制定要符合使命愿景,要迭代优化。

运营:特别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公司整合了公司所有的业务、营销、职能部门,让大家聚在一起发力。

人员:人才的选拔和保留,组织设计,文化价值观等。

当公司的业务不断壮大,大家开始关注一件事:成本、效率、扩张。这个时候,运营就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系统。

这个时候大家才开始真正的系统化,开始引进人才,建立组织和文化等等。他们在0.1~1阶段面临的挑战相似,创始人和企业经营者也大多相似。只是有些人过来会把公司的稳健发展归结为公司运气好。

其实我觉得公司最后能成长到多大真的是运气的问题,但是过程中的起伏是实力决定的。

如果我们的实力达不到,我们就一直踩坑,我们就很难创业。今天,如果你发现有些人进展顺利,背后不是运气,而是他们的眼光、能力和方法恰好为公司避开了很多陷阱。

为什么很多连续创业者发展顺利?是因为他创业的次数多了,不同阶段的坑都是他之前创业踩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战略、运营、人事这三个流程在很多公司或领域都是通用的。我们应该花足够的时间在这里学习,思考和实践。

但是大家要注意一点:在A轮和B轮学习和实践的时候,成本比较小;C轮、D轮、下一轮的学习成本会越来越高。

战略、运营和人事流程

关键是什么?

1.策略:想做,能做,能做。

0.1~1阶段,战略流程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就是在想做、能做、能做,在三者的结合点上找到“应该做的”。

①你想做什么?

如果创始人的野心足够大,他想做天下所有的事情:看到金融发展好,就想做,因为它能创造用户和客户的价值;看到医疗健康发展,我也想做,因为对社会很有帮助,也是万亿级的行业。

②能做什么?

做,是指我能在每一个我想做的领域里,清晰地定义竞争对手,并透彻地研究竞争对手和客户的价值。如果你有一两个明确的竞争对手,下一步就是“干掉”它。

③能做些什么?

我们常说,我们的基因、特质、障碍决定了我们能做什么,这是一种非常感性的思维方式。要想能够做到,需要结合操作流程来判断。所以,你当初做的所有判断,都不一定准确。

2.运营:如何设定目标?

在战略之外,当企业处于0.1~1的发展阶段时,经营过程的关键要注意以下三个要素:

①拍脑袋定的目标没有达到。

运营其实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每年所有的创业者都会告诉董事和股东:今年的目标怎么定——怎么实现——年底怎么复盘——明年做什么。这是一个完整的操作循环。

在脉搏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有时候是靠拍脑袋决定的,因为前期很难设计目标。

但后来我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目标的精算。

我们对主动目标做了精算:不同行业的从业人数和转化率;我们还对收入目标进行了精算:销售量、销售的人力效应。

精算之后,你会发现另一个头疼的问题:精算的时候你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打法,但是三个月后打法可能会变,因为市场变了,和你之前的认知不一样了。这时候算出来的目标就大相径庭了。所以,团队必须重新设定目标。

如果一个公司的目标一年换三次,肯定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②设定目标取决于竞争对手。

如果是在探索期,可以说今年的目标没有实现。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明年可以达到更好的目标。

但是当你进入规模发展阶段,几百人或者几千人都在跟你拼的时候,你说你的目标没达到,你的士气就散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准确判断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目标的准确度越高,企业在C轮和D轮回去的情况越好。

那么目标是什么呢?这取决于你的竞争对手。例如,脉脉今年的招聘收入增长了270%。这个数字好吗?

你不看竞争对手就不知道。如果不知道难度有多大,对行业了解不够清楚,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好是坏。

另外,用什么样的人也是重点。我们用一个在招聘行业已经做了20亿收入的人,和一个没有做任何收入的人,目标设定也是不一样的。战略、运营和人员必须与目标相结合。如果不把这三个过程研究清楚,拍脑袋定的目标真的是拍脑袋。

③复检:复检竞争对手是否有变化。

每次事情结束,我们都要回来。复试的方法是如何分析现象,如何总结原因,如何形成怎么办。这个方法论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相信大家会以各种形式进行这种总结和改进。关键是复试之后。

我觉得,除了分析现象,总结原因,形成to do,还要重新审视你的竞争对手是不是原来的竞争对手,你的变现难度是不是还在用原来的打法打,未来的业绩和奖惩怎么定,这些都是从复盘方向和其他环节相关的。

当你的竞争对手发生变化时,你的战略和运营也会发生变化。

3.人员:个人能力和业务需求的匹配是基础。

①人才配置:个人能力要与业务发展相匹配。

②绩效/奖惩:权责分明,优胜劣汰。

③组织活力:组织文化和价值观。

以下是我的看法:CEO都是愿意学习的人,经常学习一个新的想法,回去后会推动一轮变革,但这可能会导致组织混乱。

对此,我的理解是:万物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战略脱离了运营和人员,谈战略就没有意义;如果运营脱离了人事流程和战略流程,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不要孤立地从一个维度去思考,要在相互依存中去思考。正如这幅全景图所示,它的许多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咬合。你永远不应该孤立地学习。

总结:

脉脉之所以能走出来,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就是坚持做好某一件事。因为某些事情很容易有小胜利,而小胜利会让球队慢慢进入斗志昂扬的状态。

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做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你一定要搞清楚,在人才配置上,去那个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而这些东西是和目标直接相关的。

如果你想追求10倍的增长,你必须依靠创新;想要确定性,就要把目标定在30%~50%。

所以,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是否研究过竞争对手、人才配置、关键突破路径。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