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明:东鹏年,始终与时代同步,因势而变丨老牛说面对面

核心提示导 语时间飞快,转眼东鹏50岁了,第一个百年马拉松已跑了一半。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值得庆贺。而在当下的大转折时期,东鹏也确实没有错过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机会。7月13日,他们把50周年生日派对,办成了一场行业空前的“认知+视听”盛

导 语

时间飞快,转眼东鹏50岁了,第一个百年马拉松已跑了一半。

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很值得庆贺。

而在当下的大转折时期,东鹏也确实没有错过这样一个宏大叙事的机会。7月13日,他们把50周年生日派对,办成了一场行业空前的“认知+视听”盛筵。

我对当天活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下午“可持续发展发布会”的定位及其内容。

《论语》中有说,“五十而知命”。在新的决定行业命运的关键时刻,东鹏刻意淡化“小我”威水史的叙述,把重点放在对“下一个50年”认知的打造上。

可以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创新驱动、精益运营、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这四条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东鹏下一个50年的必然选择,也应是整个陶瓷行业的必然选择。

而发布会上,人们看到的东鹏从“材料供应商”到“空间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品牌新定位,以及“美好空间,焕新生活”品牌新Slogan,也正是50岁壮年东鹏“可持续发展”的新注解。

7月13日晚上的庆典晚会,更多的是在致敬50年伟大历史,但同时也引出了百年东鹏代际传承这一重大命题,而这又引发了人们对东鹏未来更大的期待。

而整场晚会虽然声光电一体,美轮美奂,气势磅礴,巨星闪耀,却始终贯穿着“以此为生,精于此道”的“东鹏精神”这一主旋律。

从上世纪90年代中的水灾重生,到世纪之交的公司体制改革,再到2010年代以来港股、A股的两次上市,可以说,东鹏50年风风雨雨,唯一的支撑就是“东鹏精神”。

而未来,贯通东鹏上下两个50年的血脉也必然是已经发展成熟的“东鹏精神”。

我是2003年进入陶瓷行业,迄今已快20年。作为东鹏过去50年近半历程的见证者,我对“东鹏精神”印象最深的在于“精于此道”的一个“精”字。

所谓的做“精”,实则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要实现“精”的目标,首先必须心无旁骛,专心、专业、聚焦陶瓷主业;其次是要有耐力、可持续,比2006年开启的单品牌之路,以及2008年开启的长达12年的上市之路;再次是能与时俱进,以创新适应变化,比如布局生态新材、整装大家居及DPI、ART+等新板块,以及持续的品牌、管理、运营升级,等等。

趁着东鹏50周年之际,7月8日下午,“老牛说面对面”栏目特别采访了“东鹏精神”的缔造者、东鹏控股董事长何新明,请他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对自己41年的“东鹏时间”做个回顾、总结和展望。

以下为专访录音整理,敬请垂注。

受访嘉宾|何新明

采访人|老牛

采访时间|2022年7月8日

采访地点|东鹏控股总部大楼

文字整理|小城大事

01

东鹏50年三个重要抉择:

企业转制、单品牌运作、连续上市

老牛:何董好!今年是东鹏50周年,此刻您的感想有哪些?都说今年是最难的一年,您是怎么看的?东鹏50年来一共经历了几次最艰难的时刻?

何新明:东鹏发展50年,经历了需求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有过很多教训与收获。

我认为,一个企业最关键的就是要“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变化,时势造英雄,握住时代趋势很关键。

例如,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做什么都有人要的时候,你能不能把握机会?

我们经历过做出来的产品要写批条才能卖,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时是卖方市场,瓷砖远远供不应求,质量好的正品瓷砖都供应给重点工程,根本轮不到普通百姓,连次品砖都要靠厂长写批条才能买得到,“废品砖”都很受欢迎。

后来,进入品牌渠道阶段,谁占领渠道,谁能拿到好的广告牌位置谁就是品牌。那时候谁有胆识去做这样的事情,谁就是英雄。

最近几年又变了,消费者年轻化,互联网时代,国家“双碳”目标、房地产“暴雷”等情况。

实际上是整个时代变了,从粗放式发展到快速发展,现在是高质量发展时代。

如果要我总结的话,企业千千万,品牌千千万,最后生存下来的一定是适应这种变化的企业。

至于现在是不是陶瓷行业最难的一年,历史上也经历很多难,我认为难的方式不一样,始终有人难有人不难,我总的感觉就是“适者生存”。

老牛:从您进入东鹏以来,让您记忆最深的事情有哪几件?

何新明:我在东鹏41年了,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很多,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多品牌”与“单品牌”之间的选择。

当时看到多品牌抢市场速度很快,我们也会心动,所以也会去跟风。

到了2005年左右发现多品牌并不可行,我们就怀着“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把多品牌去掉,专心做东鹏瓷砖。

▲东鹏老总部

如果当年不做这种决定,东鹏品牌也不会“冒”出来,因为资源分散,互相之间就会制约影响。这个改变很重要,让我们重新回归了单品牌。

还有一件事就是坚持资本市场,虽然困难重重,但我们始终坚持不放弃。

整个上市过程,从2008年到2020年一共12年,我们通过规范的运营去跟不规范的企业竞争,要经受很多考验,非常不易。

如同正规军与游击队打仗,特别艰难,但我们坚持了12年,最终也算是修成正果,为未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013年12月9日,东鹏首次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个登陆港股陶企

老牛:您刚刚讲的这两点确实很关键,每一项大事都带动着东鹏新一轮的发展。现在如果要给东鹏这五十年划分阶段,您觉得应该如何划分?您是什么时候进入东鹏的?

何新明:我是1981年进入东鹏的。

第一个阶段属于萌芽期,1972年两个师傅3万元起家。

从“五七大队”到“东平厂”之前都是属于创业阶段。

▲东平陶瓷厂

老牛:东平厂建立是什么时候?

何新明:东平厂是1980年,那是开始做马赛克,1980年到1996年,包括遭遇大洪水,那是东平厂时代,可以算是第一次创业。

1996年开始成立东鹏品牌,2000年开始改制,转制之后快速发展,但有点“盲目扩张”,所以才有多品牌。

2006年进行转型期,把“多品牌”去掉,又进入下一个阶段。

2006年到2013年上市,最好的发展阶段是2008—2017年。

老牛:哪一段时间发展最快?资本市场为东鹏带来了哪些助推?

何新明:2013年到2018年这段时间发展最快。

其实香港上市也没带来好资本,因为那时股票不活跃,市盈率很低。

但上市对企业有激励作用,包括整个企业的治理都上了一个台阶,更加规范和精细化了。

▲2020年10月19日,东鹏于“深交所”上市,成为行业内唯一深港两地上市企业。

02

做第一民族品牌由基因决定

品牌不想老化就要不断升级

老牛:何董也在东鹏41年了,请您回顾一下,在您主导经营东鹏的时间内,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

何新明:我比较满意的是2007年陈克俭加盟东鹏,他在这边待了4年,给东鹏带来了很多新思路和想法,一个是产品的设计,底层逻辑的构建,还有经营管理方面;而且,也调动了我们佛山陶瓷企业的经营思路。

老牛:他是从台资企业出来,有国际视野和经验。

何新明:对,另外就是我们在1996年品牌成立之初,给自己设立的定位就是做民族品牌,后来能够一直坚持很不容易。

特别是走了多品牌路线后还能纠正过来,而且,在品牌建设上一直保持投入,不断坚持通过品质、创新、服务,把品牌拉升起来,让品牌更有价值。

回顾整个过程,我觉得坚持是最重要的。

老牛:一开始很多企业都会想打造品牌,但往往投入少,坚持不长久,所以我想了解,东鹏从1996年开始确立定位,你们在投入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动摇的时候?

何新明:有的,当经营压力大时,就会动摇对品牌的投入。

其实从1996年开始,东鹏对品牌建设就很重视,投入都很大力度,包括品牌的定位和策划,当时请的营销老总都是行业小有名气的,比如谭浩深这些。

行业第一个机场广告就是东鹏2000年左右在白云机场做的,一年费用15万,后来全国20多个机场都有;还有广佛高速公路的第一个高炮,之后整个行业都去那打广告。

我们在品牌建设方面,一个是坚持投入,一个是投入形式的创新;但如果大家都去做的话就不起眼了,我们就不投,只有一个人去投才最起眼;而且这个定位坚持不变才是最难的。

老牛:你们有没有人动摇过?有没有高管在做预算的时候反对?

何新明:有,因为广告投入不是直接能实现盈利的,例如,上市要保利润,就要压成本,品牌费用也要压。

曾经就有过很大的争论,后来我表态什么都可以压,品牌投入不能压。

还有就是品牌每一次升级都很考验人,那么多年了对品牌都会有感情不愿意改变,但是不改变就会老化,不想老化就要与时俱进,不断跟时代接轨。

之前我们也发生过争论,他们还把我的大鹏鸟弄不见了,因为年轻人认为要国际化,就要更简单、更简约、时尚化的形象。

▲左边是以往的logo,有鹏鸟形象,富有内涵与文化。右边是现在的logo,更简约时尚国际化

我这一点我们还是做的比较好的,他们调查说头部企业的品牌属性,我们东鹏还不算老的,而是属于时尚年轻的。

我们品牌能够历久弥新,说明我们对品牌的不断塑造是有效果的,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与时代合拍。

我们打造“桃花坞”等等IP,与设计师合作,现在又做新零售这些,就是要让品牌跟整个时代保持良好的链接,保持活力。

但这也很考验人,因为大家都有感情,对熟悉的东西做出改变还是挺痛苦的。

老牛:您印象中,东鹏品牌都经历了哪些升级?

何新明:第一次是“建陶万千,东鹏领先”,接着是“缔造灵性空间”,然后是“东鹏瓷砖·世界之美”,还有“健康砖家”等等。

还有一件我认为比较自豪的就是产品创新。

从1998年的“金花米黄”,2000年特白砖“天山石”,2008年的“洞石”,2016年的“原石”,还有“墙面岩板”等等。

东鹏一次又一次的产品创新,都受到了行业的关注,带动了市场潮流,并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1998,金花米黄面世,掀起“全国一片黄浪潮

可以说,东鹏能有今天,一个是坚持品牌,第二是不断吸收人才,第三坚持产品创新,第四个就是注重渠道的建设。

因为单单有品牌、有产品,没有流通是不行的,我们现在也已经有7000多个店面网点,2000多个经销商。

不过,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步,还要不断进行店面升级,让他们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

总体来讲,品牌、产品、渠道的建设都很重要,包括人才。

老牛:有传言说东鹏确定做单品牌之后,有一段时期,您在年终总结时,就很羡慕南庄企业,一到年底就可以大把大把地分红,而你们则要拿出钱来做更多预算投入品牌。想跟您求证下,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何新明:这是有一个背景,那时企业在起步阶段,还很薄弱。

我们当时的重点是做品牌和渠道建设,如果“短期行为”把钱分了就行,但我坚持不分钱,而是把资金用在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上。

品牌建设长期行为,因此目光要长远,品牌不是一投入就成的,创新也会失败,所以也需要成本。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坚持不分红,少分红,把资金集中起来去发展企业,去投建渠道、品牌,我认为这是一件很正确的事。

你说的差别也存在,我觉得南庄的企业会更务实,我现在也是南庄企业。

老牛:要坚持下来的确很难,经营品牌实际上是经营无形资产,但陶瓷行业真正懂这个的其实不多。您对做品牌的看法怎样?它是不是一个存钱的过程?

何新明:我认为并非存钱过程,企业要走得更远就要做品牌,而且是长期投入过程,要坚持。

品牌是有无形的价值,但在资本上不会评价品牌折价多少,不过对企业经营是有价值的,它有溢价能力。

一个产品有品牌和没品牌是不一样的,比如LV,它就比其他包包贵几千元,这就是品牌的价值,但这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当然,毁掉也很容易。

老牛:您觉得东鹏品牌的特点是什么?您刚刚提到东鹏要做第一品牌,做民族品牌,东鹏会怎么去做?

何新明:东鹏品牌的基因在创立时就确定了。90年代,整个社会都比较崇洋媚外,很多企业喜欢起洋品牌名。

但是我的企业在佛山,在“陶都”,陶瓷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我觉得不应该去跟风起洋名字。

我是坚持做民族品牌的,民族品牌就要有民族烙印,要有民族的文化底蕴。中国会越来越强大,全世界都会看中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输其他文化。

老牛:现在民族品牌是风口,年轻一代喜欢国潮、新国货等。

何新明:民族自信,不需要跟风别人。

老牛:这条路走到今天才发现是对的。

何新明:坚持下来很不容易,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坚持自己的风格。

当然,我们也不排外,也会吸收西方先进的理念,所以我们也有“世界印象”,但是主风格、主格调是不会变的。

我记得2001年,东鹏第一个家居文化广场就是中西文化融合的。

我们强调“古为今用,中外结合,为我所用”,但不能盲目跟风,要坚持一些自己的文化。

▲东鹏总部一楼大堂的雕刻艺术壁画《鲲鹏展翅》讲述了东鹏品牌名的来源

03

粗放式管理与运营难以为继

高质量发展=精益化+数字化+低碳

老牛:东鹏提出过做“百亿企业 百年企业”,如果在两个“百亿”中作选择,哪个会更重要?未来,东鹏在做规模过程中,怎样兼顾企业的健康和更高质量发展?

何新明:整个行业在大环境和市场变化的影响下,进入了产能过剩、高度竞争的时代,面对原材料涨价,“双碳”、“双控”这种环境,企业需要重新思考未来发展。

真正走得远的一定是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过去粗放式的管理和运营将会难以为继。

有质量的发展就是整个价值链效率要达到最高,所谓效率就是成本。

不只是制造成本,整个生产端到销售端的成本,包括交付的效率,交付周期要缩短。

还要构建精益制造的系统,物流成本合理化,健康的现金流等等,钱收不回来也不可持续。包括库存等等都要更加合理。

老牛:在当前环境,东鹏如何降本增效?

何新明:东鹏确实在精益制造方面制订了一整套的方法,一个是向标杆企业学习,第二要建立精益的数字化系统,通过数字化及时反映经营数据。

这也是基于这个环境,对组织,对团队提出更高的要求。

老牛:精益化管理方面你们对标谁?

何新明:谁的好我们就对标谁,所有好的企业都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老牛:东鹏率先在行业启动数字化转型,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何新明:已经做到整个环节的每个节点都能够及时、准确的用数字化来反馈它的成果,包括经营过程中的参数都能一一清楚的体现出来。

数字化的好处就是能够清晰的了解整个组织的每个流程是否能达标。

第二,有了数据,更方便我们制定政策、策略,分配价值也更有依据。

总而言之,数据越细,反馈越及时,反应就越到位,数字化的整体核心是指导我们进行科学化的经营。

▲东鹏新企业文化馆

老牛:“双碳”是近几年一个高频话题,东鹏该如何应对能源转型这场“硬仗”?

何新明:这个问题提的好,面对“双碳”我们反应很快,去年8月份就成立了“低碳委员会”去研究低碳战略,也跟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合作,共同去研究低碳的转型。

我们感觉到“双碳”目标越来越近,而且速度很快,政府的力度也很大。陶瓷行业特性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应该说是首当其冲。

我们要未雨绸缪思考这个问题,作出有效措施,这也是一种责任,改善环境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

那么我们东鹏,首先制定了“低碳战略”计划,并组织“低碳委员会”进行把控;第二,对现有生产基地都设定了目标:预设到明年底,我们的生产基地都要达到国家先进的标杆、指标。

第三,我们组织和相关单位合作去研究高效设备,例如高效发电机,研究达成可实现节约30%的能源;还有太阳能厂房的全覆盖,还有研究其他新能源,以实现现有厂房的能耗降低。

第四,我们在研究绿色新材,以实现低碳、零碳目标。

老牛:陶瓷的绿色配方吗?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谈“低温快烧”。

何新明:对,我们的研究方向是怎样变成“低温快烧”或者“不烧”。

老牛:其实还是有空间的,将来有没有可能不用天然气?有些企业在研究新能源,比如氢能源。

何新明:有可能,新能源是解决能源结构问题,要用新技术解决,那就是颠覆性的创新,重新定义瓷砖。

▲东鹏部分工程案例

04

以品牌矩阵覆盖细分市场

先夯实国内市场再国际化

老牛:在现在消费日前圈层化的状况下,东鹏会不会重新做多品牌?未来要让产品覆盖所有市场的话,单靠定位大众市场的一个东鹏品牌肯定不够。所以,可能需要更多差异化的子品牌及产品来对应不同的细分市场。这方面东鹏是如何思考和布局的?

何新明:任何品牌都有它的定位和一个空间,它不可能无限延伸,各个行业都如此。

刚才说由多品牌变单品牌,但是一个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单品牌也会变多品牌,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

比如,丰田从凌志到皇冠、花冠等是有不同定位的,奥迪也是,未来东鹏的品牌也会是矩阵式的,也有高端、中端、低端的不同分层,用不同的品牌去抢占市场。

我反对过去的多品牌是所有品牌都做同样的产品,未来多品牌可能是不同的定位。比如,我们“艺术家瓷砖”和“DPI”是做三角形顶端的,“东鹏瓷砖”是针对中高端,而“梦之家”是大众化的。

总之,东鹏品牌做不到的市场,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品牌去做,最终成为一个品牌矩阵。

老牛:现在DPI是代理,东鹏有没有想法直接收购一个意大利品牌?

何新明:这个还是要看机会的。

老牛:国内需求见顶乃至收缩的大背景下,东鹏如何以国际思维,开拓全球市场?

何新明:国际化是必然趋势,但是也需要时机和准备。东鹏不会盲目去布局,我们会等待时机,未来走出去肯定是必然的。

老牛:听您的话,感觉现在好像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何新明:先进一步夯实国内市场,国内还是最大的市场,也是最熟悉的市场,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很低,还有很大的空间。

老牛:您刚刚讲要做第一品牌,您认为在国内市场要占到百分之几才比较稳妥?

何新明:我认为“第一”不一定是绝对值、绝对量,“第一”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什么叫“第一”也很难说,是利润第一还是销量第一,还是在某些品类做到第一。

我认为这是一个大目标,具体到当下做什么,每个阶段重点做什么需要很好的规划,长远的目标,还要比耐力,中长期做什么也要很清楚,远望天空的同时还要脚踏实地。

老牛:第一也不要说一味追求规模,但是没有一定增长规模也不行。我觉得,海外市场其实你们是有动作的。我注意到,去年底东鹏在德国法兰克福建了个旗舰店。我感觉,现在头部品牌应该同步启动海外市场了,可以先去做好销售布局。

何新明:销售我们一直在做。

老牛:接下来要做中高端的海外市场,要尽量覆盖面更广。我们要锻炼征战海外市场的队伍了。未来在海外建厂肯定也是需要的,这样也可避开一些贸易战。

▲2007年,东鹏早在欧洲建立旗舰店

何新明: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划,我们还是要先把国内市场做好,未来机会还有很多。

老牛:东鹏已经走过了五十年风雨历程,下一个五十年,东鹏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何新明:从中长期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战略,叫“五翼驱动”。

太阳是我们的使命:“缔造美好人居;“鹏鸟”代表我们的文化共识,就是企业价值观;五只翅膀代表五个发展战略,分别是:创新驱动,精益制造、数字赋能、组织变革、绿色低碳,我们是围绕这五个路径开展。

▲东鹏logo为“五翼”,代表企业五个发展战略

那么,“炽热如初,向新而生”是我们对未来的定位,我们要传承发展我们的愿景:“百年企业,世界东鹏”。

我们还要坚持我们的使命:“缔造美好人居”,“让中国陶瓷受世界尊敬”,这个大方向未来50年不会变。

“五十知天命”,我们的天命就是“炽热如初,向新而生”。我们要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新的手段,达到新的高度。这是我们未来50年的定位,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那么,企业的价值观、文化不会变,但企业经营没有定式,会因势而变,不断改变。

老牛:好的,感谢何董。

附:东鹏50年发展历程大事记

1972-1995

薪火相传,植根石湾

1972年7月13日:东鹏前身“五七大队”在佛山诞生——3万元的投资资金,不仅是石湾镇东平陶瓷厂的前身,也是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的影子。

1978年:该厂一分为二,成为“石湾镇耐火材料厂”与“石湾镇五金机械修配厂”。

1980年:在不懈努力下,耐火材料厂更名为“石湾镇东平陶瓷厂”,主要生产马赛克、彩釉砖。

1981年,何新明大学毕业,加入石湾镇东平陶瓷厂。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站在风口的东平厂也顺势而为,发展迅速。

1991年:组建“佛山市石湾东平陶瓷集团公司”,成为石湾镇三大支柱企业之一。

1993年:市场出现了金融危机,银根紧缩,导致东平陶瓷集团资金链断裂。

1994年:东平陶瓷集团分家,东鹏掌舵人,时任副厂长何新明被分到了东平陶瓷厂,成为东平厂的正厂长。

同年6月18日,东平陶瓷厂遭遇50年一遇特大洪水,厂房、设备受到重大损失,无法恢复。

1995年

:何新明力挽狂澜,组织兼并石湾华泰陶瓷有限公司,成立石湾东鹏陶瓷总厂,开始“滚雪球”扩张模式。

1996-1999

建陶万千,东鹏领先

1996年:“东鹏”品牌横空出世,成为行业首家导入品牌战略的企业。

1997年:正式组建了佛山市石湾东鹏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向外界首次喊出“建陶万千,东鹏领先”企业口号。

1998年:自主研发产品“金花米黄”惊艳面世,确立了东鹏在研发领域的领先地位,掀起全国“一片黄”的潮流。

1999年

:兼并瑞华龙洁具厂,业务版图开始向卫浴领域迈进。

2000-2012

成功转制,开拓创新

2000年:兼并石湾园林陶瓷厂、张槎粤丰装饰砖厂和东乐陶瓷厂。

2001年

:成功转制,广东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003年:扩张、收购、租赁了7个企业,在全国布局五大生产基地。

2007年:在意大利著名陶瓷产区萨索罗建立“中国陶瓷产业驻欧领事馆”

2010年,“东鹏陶瓷”更名为“东鹏瓷砖·洁具”,邀请冬奥会冠军申雪、赵宏博代言。

2012年

:东鹏拿下意大利顶级瓷砖品牌REX中国区代理权,开启国际合作与文化产业新篇章。

2013-FUTURE

厚积薄发,振翅腾飞

2013年:东鹏在香港主办挂牌上市,成为陶瓷行业首届香港上市企业。

2014年:成立O2O互联网中心,拥抱互联网。同时,整合泛家居产业链,正式向东鹏整装家居转变。

2015年:发布全新品牌战略,签约影视明星刘涛为东鹏品牌形象代言人,诠释“科技·艺术·生活”企业理念。

2016年:东鹏干法制粉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为行业树立节能减排标杆。发起中国陶瓷行业第一个“互联网”平台—众陶联,以“产业+互联网+金融资本”为模式,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2017年:荣获“大国品牌”企业,相继荣膺“佛山·脊梁企业”等多项荣誉。

2018年:东鹏再次为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2019年:东鹏集团新总部乔迁盛典华丽启幕,东鹏整装家居成立启动仪式,正式扬帆起航。同年,佛山首个“横跨8000年陶瓷史”民营博物馆——东鹏明善陶瓷博物馆开业。

2020年: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

2021年: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东鹏瓷砖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瓷砖供应商。东鹏正式成立生态新材事业部,推出“免烧制生态石、软瓷产品”。

2022年,东鹏迎来50周年大庆,发布全新战略,继续向“百年企业,世界东鹏”的美好愿景迈进。

本文作者 | 老牛

文字整理|小城大事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