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的发展方式角度看,优秀企业已是三种发展方式的一体化模式

核心提示从技术的发展方式角度看,有三种基本类型:以技术持续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方式,以模仿、引进、吸收等手段实现技术不断进步的运营发展方式,和技术长期保持不变下依靠非技术手段竞争与发展的运营方式。过去,企业具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三类发展方式对应实践

从技术发展模式来看,有三种基本类型:以持续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模仿、引进、吸收实现持续技术进步的运营发展模式,以及在技术长期不变的情况下,以非技术手段进行竞争和发展的运营模式。

过去的企业具有明显的类型学特征,三类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对应三类企业:创新型企业,如IBM;生产型企业,比如中国比较好的工业企业;一般企业,比如大部分工业企业,大部分商业企业——这类企业中也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比如戴尔的定制化生产能力,沃尔玛的低成本运营能力,都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这里我们着重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和分类企业。

如果用核心能力理论来解释,原来这三类企业都是专业化、核心化的,各有专长。然而,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新的趋势。国外一些新兴的优秀企业类型是三个组成部分的融合:创造、运输和运营——也可以说是A、B、c三种类型企业的融合

-比如苹果,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运营体系都是一体化的,很难按照上述类型拆分。从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具备作战能力,而且作战能力很强。虽然很多部件都是转包生产,但还是承担了大量的运营工作。但它的运作确实不同于一般企业。苹果与供应商的合作是一个共同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苹果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呈现出三种发展模式并存的特征。这种情况下,产品的运行逻辑发生了变化,不是越久越好;供应商选择的逻辑也不一样。例如,选择标准与仅满足操作需求时的选择标准存在明显差异。

——特斯拉则是另一个典型。它改变了传统的汽车营销和销售模式,更多的是一种还原。因为要同时运行三个组件的开发模式,所以要尽量为开发模式的每个组件选择技术价值最大的核心部分,然后提炼,再重组。

仔细观察,实践中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但是这种趋势的直接结果会是什么呢?这是技术生态的根本变化。原来承接技术的B类企业,可能要自己进行技术创新。事实上,这种趋势正在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发生。

一个重要的话题是:企业三种发展模式融合的组织结构和运作逻辑是什么?虽然在国外已有实践,但其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全球视野,中国企业还缺乏学习和研究的条件。然而,除了这一理论基础的制约,中国企业实际上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比如其中一个难点就是,从一个比较低的起点,要转型成为一个创新型企业,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企业自身的生存。但是这个跨度对于企业来说太大了,已经变成了战略选择问题而不是战略发展问题——选择转型的明显资源和条件都不够,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结果真正的决心迟迟没有下,机会一次次错过。到现在,老行业难以为继,更难有所作为。

现在很多团体对中研院的改变不大,就像中科院一样,变成了事业单位;不过现在变化很大,又变成了事业单位。但是不管怎么改,从来没有影响过集团现在的业务,十几年来一直如此。我感觉在企业的创新发展上,在中研院的建设上,尝试了很多方式。至少从国家细节来看,据说尝试已经足够广泛了。为什么不呢?如今,企业的技术发展模式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现在很多行业的纯类型企业会逐渐被弱化——但纯类型本身的研究和实践,中国企业还没有完成,这门课还需要补充。

* * * *[上海孚思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管理专栏] * * *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