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给运营团队做半年例行回顾,说说公司的运营情况,说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
只要用私域的方式做生意,都会有同感!
我们2B 70%的订单需求来自我们社区,而且主要是重点运营的群体;裂变成长,越来越弱,近一个月的活动,无一例外,都没有达到预期;需要流量,精准流量,需要产品,卖好产品,高价产品。
解决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应该增加列入关键行动的小组数量,并做好工作。
解决第二件事也很简单,因为裂变注定伤害用户关系,我们新的运营思路已经解决了。
最扯淡的是第三个问题,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流量和产品力,这两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流量业务还是产品力业务
在私域商业中,大致有三种商业模式:流量商业,产品驱动商业,以及两者!
交通业务
产品主要是标准化,只要满足流量,然后销售额完全和流量成正比。
比如大部分快消品,这个产品价格不会很高,但是人群基数大,覆盖流量就够了。
流量是核心,运营与否都是那样。我会来你的小组买一份蔬菜,水果,吃一个汉堡,喝一杯咖啡。还能为用户运营一朵花吗?
不,这不现实!
这种私域运营的本质就是搞流量,达频!
所以,别看Luckin咖啡和汉堡店的社区只会发群发,根本装不下那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用户!
这类业务的要求是产品要简单,标准,不要太贵。如果整个产品都爆炸了,那就完美了!
产品驱动的业务
还有一种是私有域操作,很费功夫。搞活动,搞活动,搞销售,搞IP,挺复杂的!
你对此无能为力。你会发现这种私有领域的业务。他们的产品大多都不便宜,而且这种产品需要对用户进行多次教育,使得用户在购买时非常谨慎!
这是一个产品驱动的业务,几乎不可能大规模做。关键不在于用户数量,而在于产品。
如果你能做好这个私域业务,你一定是个高手,不仅是运营,还有产品!
想想吧。5万元的护肤套餐可以大规模使用吗?
比较便宜。3000元的Tik Tok运营课程能上规模吗?
没错,一定有被割韭菜的潜质!
99元的课程卖的是录播班,没人说你在割韭菜。这类产品可以大规模录播,没有边际成本。
但是,价格到了3000元,就要重新发货了。大规模这个你买不起,成本在那边!
这种业务怎么做?流量不重要吗?继续说!
所有操作都被产品呛到了。
产品为1,操作为10或-10。
所有运营都是被产品噎死的,也会被产品插上翅膀!
产品就是那个1,操作就是放大镜。好的产品可以放大到10倍,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购买!
但差积,也会被放大,是-10。
产品导向的私域业务更是如此!
如何做这种生意,基本上有以下三个步骤:
先做好产品
既然产品是核心,就不能做一坨屎交给运营团队。产品团队需要做出70-80分的产品,然后记住,不断迭代,直到达到90分以上的好产品。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什么产品是好产品?
解决直接需求和刚性需求的频率比较高,有先进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里就不多解释了。如果你被一个产品卡住了喉咙却还不知道操作,你把这三个产品拿到卡卡家去,你会感谢我的!
重新匹配流程
产品做好了,就是流量。这不是种子流量,而是一定规模的运营流量。
意味着匹配精准筛选。运营需要做的是围绕产品制作素材,制定宣发计划,进行转化流。
如果有销售团队,给他们转化链接!
记住,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产品来设计的,这样才能做到精准的流量!
大部分操作,这一步就结束了,因为一般产品只能配合这一步。
其实还不够。
再做一次用户生命周期。
要不要做一枪换一枪的操作?你想成为追逐水草的游牧民族还是世代劳作的农民?
那水生植物就是用户就是流量的生意,不停的获取流量,没有成长就死掉。真的太累了,又不是人干的活。
谁不想从一个用户身上赚5-10年的钱,而不是每天追着新用户转化?
然后做好用户生命周期管理:
首先,计算你的用户的理想生命周期和可能为你贡献的价值,即LTV。
然后按照生命周期的关键节点做产品。产品必须覆盖整个生命周期,否则用户的自然流失是必然的。
去运营,通过每个节点的投放去下一个节点,深度链接用户。
比如你是做母婴产品的,你至少要知道一个宝贝妈妈能为你贡献多少年的生意。
然后,你可以看到你的产品覆盖马宝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是-1到1岁,-1到3岁,还是-1到10岁。
这里先来看看Tik Tok的一群知识博主3999的课,然后录播,然后就没有了。
所以,看似红海的Tik Tok知识博主,其实是在1.0阶段。
如果真的想做这个业务,可以先少做一点,做好整个产品价值、交付体验、结果承诺、用户生命周期的后续,打磨产品。
口碑好坏都会发酵传播。长期伴随这个群体的价值观,迟早会让你占尽上风。
当然也有可能。人家就是想一锤子买卖!
私有领域选择谁:产品?交通?
私域里,最重要的是流量,最不重要的是流量。
真正的私人生意,谁不做极高的客单!
私域无疑会选择产品!
这是一个让所有私域运营者都无比兴奋的方向:不在乎用户数量,做势能,做大势能,做产品,做大批量的产品。
一万元的私域业务和99元的私域业务,毕竟是两种生活!
作者:单良博博沛带着运营负责人,深入思考,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