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

核心提示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产业的升级,职业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不仅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产业中,同时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也随着国家多项重大战略的实施,逐步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当下的社会形势,倾向于创新驱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产业升级,职业教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不仅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行业,还培养了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随着许多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它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现在的社会形势倾向于创新驱动发展。在这种背景下,职业教育不能继续固步自封。教育要创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融合人工智能、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同时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洪流。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产教融合是产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改善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不一致的关键因素。目前已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产教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其中不乏阿里巴巴、华为等世界级企业。

1 .产教结合企业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分析——以A公司为例

1.1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A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属于第一批产学合作企业。一直以来,A公司致力于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企业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号召,根据行业实际特点,兼顾新兴行业人才短缺的实际情况,通过高等教育与行业相结合,引领行业人才培养。

1.2A公司产教融合的主要产品和服务

14年来,企业一直积极与地方高校合作,探索培养人才的新途径。通过逐步完善培养模式,建立了多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了以服务高校为核心的八大体系。A公司产教融合主要服务体系包括:专业共建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体系、双师型新教师培训服务体系、教学内容与课改教材研发服务体系、在线服务体系、实训实习服务体系、大数据综合评价服务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1.3A公司产教融合的行业分析

A公司是本省较早进入产教融合领域的企业。早期企业参与高校联合培养,是省内最早完成与高校合作,实现本科生联合培养的企业之一。十年来,企业坚持与高校合作,不断探索各种合作模式。但总体来看,虽然与企业合作的高校越来越多,但企业缺乏创新的合作模式,使得公司面临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其他进入产教融合领域企业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竞争对手根据行业特点提出了更具特色的合作模式,使其与高校的合作更具吸引力。这给A公司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1.4A公司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1.4.1合作的深度需要不断加强。

在与高校合作的业务上,合作深度不足,校企联合办学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A公司参与大学生培训,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一至三年,以在校学习为主。在此期间,A公司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明显不到位。一方面,企业对在校学生培训的参与度较低,基本无法为学生在校学习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学生进入企业学习后,企业的培训重点主要在培训服务上,但企业并没有针对培训质量的评估和学习效果的考核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本质上是对学生长期技能的深入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实训的有效性。无论是校内训练深度有限,还是实训中评价策略不足,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学生的发展。产教结合是培养和综合因素的结果。因此,A公司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合作深度应进一步加强。

1.4.2职业院校行业应用场景不足。

虽然A公司与高校共建了很多专业,但在打造真实的工业场景方面,企业打造的实训场景与高校建立的教学场景并不匹配。高校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时,更注重一线工业场景对应的应用技能培养。而A公司提供的技术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研发阶段,实际应用的很少。另外,学生一般进入企业后,学习时间短,交流不足,呈现的教学效果并不好。通过企业内部的学习,学生很难深入完成应用技术实践,也无法全面理解运营场景对应的运营流程和新技术的细节。

1.4.3产教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与企业需求存在明显差距。

一个公司和高校产教融合的专业培养体系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要满足学生毕业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经过实践,这一需求存在明显差距。比如A公司和高校共建的专业,就属于高级交叉融合专业和学科。这类专业和学科的特点是技能体系更新快,相应技术不断更新迭代。这就需要训练体系随着技能体系和技术的更新而不断调整。而A公司的培训体系比较固定,也给学生以后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学生毕业后,通过培训掌握的技能已经有一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学生的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应用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差距。

1.4.4运营收入过于依赖高职院校,导致服务不足。

如果A公司的营业收入都集中在与高校的人才培养上,必然会出现服务上的漏洞,最终导致对自身盈利能力的干扰,阻碍其长远发展。比如A公司的核心业务和业务重心都集中在人才培养上,必然会影响到其他业务的管理投入。在这一点上,盈利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训业务。如果业务出现波动,企业的收入就会受到影响。企业为了稳定人才培训业务,肯定会削弱对其他业务的投入,也就意味着企业在其他业务上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会大打折扣。

1.4.5市场范围和面向对象过于集中。

本省二本院校是A公司的主要合作方,但目前A公司所在的省二本院校只有30多所,与之合作的二本院校有16多所,占比超过50%。经过十几年的发展,A公司与新高校合作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在服务和专业上进行创新,很可能会面临原合作高校的业务流失问题。虽然A公司在周边省份积极拓展业务范围,但由于市场范围的集中化,很难拓展。同时,服务对象过于集中,也使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4.6缺乏现有资源的整合

A公司拥有丰富的合作资源,但公司并没有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比如,A公司与行业内很多企业合作,向这些企业输送了2万多名大学毕业生,但并没有整合这些企业的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背后的潜力。

1.4.7缺乏竞争优势的产品

A公司的业务在与高校融合时很容易被模仿,这主要是因为其缺乏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产品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实力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原创性上。而A公司的合作产品高度同质化,不具备竞争优势。当其他公司提出更有吸引力的合作报价时,很容易造成A公司客户的流失..

2.完善产教结合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效对策

2.1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实现深度合作

产教融合企业是多方融合共赢的共同体。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搭建多方共赢的融合平台。首先要做的是成立一个合作委员会。委员会的组织结构应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地方政府部门、技术研究和开发机构以及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委员会的目的是提高运行机制的稳定性,同时也是加强沟通的前提,让企业与各类合作机构建立更稳定、更深入的合作,统筹产、教、学等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和方案。其次,企业要协调各个机构,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定期进行研讨和多方合作,形成信息共享渠道。沟通是推进产教融合战略规划的基础。因此,应在现有沟通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信息沟通,进一步提高沟通效率。另外,从微观上看,产教融合就是资源的整合。要把企业内部的技术资源、高校的理论资源以及各类机构提供的管理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到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去。因此,企业要注意与相关部门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将新标准融入教学。

2.2为产教融合提供更多应用场景

产教融合企业应与合作高校合作,打造更加多元化、可操作性、技术化的培训应用场景,更好地满足未来企业的需求。从高校的角度来说,严谨的教学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从企业的角度,企业要与高校的教育体系相契合,基于体系为产教融合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因此,产教融合企业要以制度为切入点,与合作高校共同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管理体系。

2.3加强产教融合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尽快完善产教融合培训机制。

物资一体化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所在省市职业院校实际情况,加强产教融合职业培训平台建设,完善产教融合培训机制建设。比如产教融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核心在于技术技能的传递。课程开发是产教融合的前提。企业应结合多年的人才培养经验,开发更符合技术特点的课程包。同时,构建相应的学习题库。此外,为了提供更便捷的菜单培训服务,企业应重视课程资源系统的开发。要从技术技能入手,与企业内的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建立更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产教融合培训体系。

2.4建立健全激励创新机制,拓展经营收入方式。

作为企业、高校、企业实施产教融合的专门教育机构,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不断探索中,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激励创新机制。通过创新,企业和合作高校可以无缝链接;建立更适合的招生科目;实施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创新机制的构建,实现跨界产教融合,两者在殊途同归的征途上共同发展。

2.5结合市场变化,构建多种一体化办学模式。

产销一体化企业的办学模式有多种。随着相关政策的逐一落实,产教融合企业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单一的办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产教融合深度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多种一体化办学模式,促进产教结合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发展。多种办学模式的结合,既增加了企业的投入,又有效扩大了校企融合的范围,实现了企业与高校的全方位合作。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水平,企业应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企业的优势,开发更加多元化的产教融合内容。比如利用技能大赛的形式,发展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建立工匠孵化器制度,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2.6实现资源整合,投资办学实现软硬兼施。

作为产教一体化企业,与高校合作一定要注意软硬结合的方式。即硬投入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投入、维持运转的基本费用、治疗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所谓软投资,主要是企业通过派遣技能人才培训学生,在人力资源状况方面所做的投资。据此,企业在规划产教融合的资源投入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资源配置,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多余的资源,适当调整资源分配方案。二是试点方案最大化。通过试点模式,选择更具性价比的办学投入方案,待试点取得成效后再进行资源拓展。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还有助于消除企业风险。

2.7结合学校实际,协同创新竞争性教学产品。

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从根本上彻底打破了产业发展与教育的界限,使高校的教学和教育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成为可能。实现产教融合,开发创新教学产品,不仅是企业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是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的表现。因此,产教融合企业必须充分发挥融合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培养提供智能化、科学化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碰撞各种元素,结合实际情况与高校共同开发创新教学产品。

标签

本文主要研究产教结合企业的运营优化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技术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产教融合企业应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积极探索新的运营机制,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场景,同时搭建更加完善的实训平台,拓展自身的收入渠道,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推动我国职业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