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出京后一路奔向西北,越过平坦的华北平原进入燕山山脉,海拔渐次升高,沿途景致也由夏末转入深秋,在燕山山脉的尽头处,便是坝上高原——燕山山脉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到了沽源界内,一路的地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渐变性特征,处处提醒着前来的人们,已经进入了地理上著名的一个地貌区——农牧交错带。
这里已是平均海拔1500余米的高地,处于燕山山脉绵延至内蒙古高原的下坡地带,比内蒙境内平均海拔还高500米左右。从沽源县城继续往北驱车12公里,见到“国家野外站”的标志牌,在此岔路右转,一条3.5公里的水泥板路便可直通“国家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这条路,是建站时,野外站的师生和工人顶着坝上的烈日和疾风铺就的,当地人称“农大路”。
3.5公里的尽头,几座小楼、平房、院舍组成的小建筑群矗立在8000亩的草场中。正门“河北沽源国家草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创新、发展”引人注目,“国家野外站”和“中国农业大学”的旗帜一左一右簇拥五星红旗,在坝上的秋风中猎猎作响。野外站周边的草场上,不同的试验分区牧草长势各异,几架测量“水源”、“土壤”、“气象”、“生物”的仪器安静地伫立在草地上,默默地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这些仪器,正如它们的归属地——沽源站,终年在这坝上苦寒之地,毫不张扬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尽管,这个小站的科研,关系到北方农牧交错带80万平方公里的生态环境。
这是中国农业大学第一个国家级研究站,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沽源县,东经116°14′,北纬41°37′,站内海拔1430米。北连内蒙古大草原,隔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相望。
以此为中心,东北至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西南至内蒙东南、冀北、晋北至鄂尔多斯陕北,中间所形成的狭长带状地区,便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共计80万平方公里,包括9个省,266个县,涉及6000余万人口。在农牧交错带西侧,是我国西部草原牧区,东侧则为东部农耕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世界上两大农牧交错带之一。沽源站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是最典型的农田—草地生态系统共存的地区之一。
作为西北高原牧区和东南农区的分界线,农牧交错带是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作为我国北方主要江河发源地及上游地段,农牧交错带涵养着江河中下游数亿亩良田;作为民族杂居区,农牧交错带还承载着经济连接纽带和稳定民族大局的重任。
然而,农牧交错带也是“生态裂谷”。这里的本底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人们对于草原的不合理开发,加之过度的人口负荷,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严重受损,风蚀沙化不断,水土流失频发,土地荒漠化加剧,使得农牧交错带成为国家生态环境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数据表明,在地表形成1厘米土壤需要400年时间,而在农牧交错带上,每年要损失2—3厘米,即每年要消耗掉800—1200年的累积。土地越种越瘦、越种越秃,正日益带来愈演愈烈的生态问题。
沽源站地处的河北省沽源县是华北农牧交错带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该区域代表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地理气候特点,对于该区域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学科整体结构框架的搭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这里,以草业学院王堃教授为代表的“解生态之困”的师生们,于上个世纪末就扎下了根。当地牧民眼中的“文化人”正在用“书生意气”,研究弥合这条裂谷的良策,治愈这个庞大而脆弱的生态病人而“挥斥方遒”。(2021年9月18日 校园网)
沽源站还有哪些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