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业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制造业就业人口的下降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微信业务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退出了制造业,制造企业招聘越来越难。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聚集的国家,中国人口结构正在老龄化,制造业就业人口呈现大幅下降。实施“机器换人”不再是盲从或市场问题,而是大势所趋。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自动化及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因为行业的保密性;国内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机械、自动化、电气控制等专业课程教材陈旧;老师以学者为主,对于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来说无疑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的冒险岛。
而且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自动化人才比较集中。员工主要来自一些大公司的自动化部门,师徒传世工作。受原企业行业局限性的影响,主要是经验丰富,无法处理不熟悉领域的项目,处理跨领域项目存在很多问题,浪费资源,修改成本过高,失去客户信任。再加上国家环保管控收紧,企业迫切需要改变生存环境。
随着智能制造的热潮,人才隐忧浮出水面。从各人才市场发布的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中不难看出,机械自动化设计师的要求中,大多提到了“有非标经验者优先”的字样,而钳工、调试员、操作维护自动化设备的技术人员也带有“急招”的字样,这无疑说明自动化设备应用方面的人才是目前企业中最稀缺的。
如何破局?所有大学生都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给人的感觉就是又脏又累,工资也不高。很多学机械专业的人都以各种形式转向了IT,甚至转向了赚快钱的外卖行业。知乎上的劝退之声,让人们对机械行业的未来产生了担忧。
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开始向制造业倾斜政策。比如用现在的专业对口就业指数来考核高校的就业方向和就业管理能力。例如,工作年龄已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以前是18岁才能进工厂工作,现在改成了16岁。
此外,职业教育的政策变化允许一些企业和社会力量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简单来说就是国家不能推,企业可以推。企业是逐利的,所以一旦介入,高校必须想办法把教学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生存。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出来的学生就是企业想要的人。
学生如何在没有企业对刚毕业或未毕业学生挤压的情况下逃离制造业?降低生产型企业的所得税也是这一政策之一。简而言之,未来制造业受益是大趋势,但现在的痛苦是要克服的吧?
朋友们对此怎么看?请点击右下角的小星星留言讨论。作为制造业的一员,朋友们要动动手指,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