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成本指标体系按照“使用已有数据,无需重新统计”的基本原则,以现有财务口径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理的业务特点和未来网络发展的需求,从性质、成本构成等方面设计运营成本指标体系,构建适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运营成本指标体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指标体系只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成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控制的第一步。后续还需要通过实践和应用,逐步优化和完善体系中的指标定义、范围、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指标体系的统计工作,可以综合考虑运营成本数据的敏感性,探索成本统计数据集中、公布、共享的原则,推动运营成本数据上报的实施,为运营成本的详细对标分析奠定基础。
一、轨道交通财务统计指标轨道交通财务统计指标是各运营企业根据财务会计规则为满足审计要求而制定的成本费用指标。在会计学中,成本统计指标主要分为两类:成本和损益。成本类主要与生产环节相关,包括生产成本、制造成本、人工成本、研发支持等。类别费用主要与费用发生的会计期间有关,与具体生产环节无关,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运营企业发生的与运营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包括人工费、电耗、维修费、保洁运费、车站安检费、车站安检费、保险费、其他直接运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与其他运营指标体系相比,财务指标的统计规则主要按照成本性质和统计周期进行划分,指标分类相对独立和精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统计的基础。但统计结果无法与日常生产业务一一对应,难以有效反映运营网络规模、运营服务水平、维护技术水平等条件变化后对运营成本的影响。
二。成本控制的统计指标
为了有效监管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运营成本,我国许多城市交通主管部门已经开始实施成本监管。以上海地铁的成本监管为例,运营成本分为8大类:人工成本、能耗成本、折旧、维护维修成本、运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其中,能耗费用包括牵引动力和动力照明动力,维护检修费用包括日常维护检修费用、大修改造支出。成本监管主要是界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各种成本范围,测算合理的财政补贴。成本调控中指标的统计口径主要是在财务口径的基础上整合相关统计指标,通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强化生产规模的关联性。但指标主要是按经济性质划分,缺乏下级细化指标的规定,计算形式主要与客运量、车公里等工作量指标挂钩。
三、作业成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应符合金融统计的要求。
与其他运营指标相比,运营成本指标对专业性和严谨性的要求更高,指标数据来源应依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财务系统。因此,运营成本指标体系应遵循财务口径的基本要求,依据其基础数据的统计规则构建运营成本指标体系,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2.应满足业务分析需求。
现有的营业成本指标统计侧重于财务口径,缺乏经济性质和业务性质的融合,导致统计结果与运营企业的运营维护管理不紧密相关,难以直接分析相关业务成本变化的趋势和特点。因此,作业成本指标体系要满足从不同业务角度进行业务成本分析的需要,并保证其实用性和可用性。
3.它应该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扩大、运营年限的增长和设施设备的老化,运营成本的关注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工成本正常增加、维修成本逐步增加、大修成本突然增加等问题,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企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运营企业可能通过外包来控制运营成本,导致运营成本结构的变化。因此,运营成本指标体系要适应网络发展的需要,从全成本和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保证灵活性和可用性。
运营成本指数系统
在财务统计方面,成本指标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各种费用,与生产规模和产品变化密切相关。而间接成本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没有直接关系,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日常运营是生产业务的核心,网络规模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规模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指标按照与线网规模的相关性分为生产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类。生产成本与网络规模呈正线性相关,主要包括人工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能耗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间接费用与网络规模关系不密切,部分资金周期较长,主要包括大修改造费用、财务费用、税费、资产折旧等。
成本指数分类描述
1.人工成本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人工成本一般占50%以上,而且在财务统计中,人工成本有很好的统计基础。因此,对人工成本指标进行专项统计,按照运维、行政的专业设置对人工成本进行分解,以保证指标统计的普适性。
2.能源消耗成本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统计期内的总用电成本包括牵引能源成本、动力照明能源成本和新能源能源成本,不包括商业用电成本。其中,新能源的能耗成本是指在网络中使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所减少的用电成本,需要从能耗成本中减去。这个指标和财政口径基本一致,也进行了专项统计。
3.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统计期内在交通管理、客运管理、安全应急管理等日常运营管理中发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和外包费用,不包括自有员工的人工费用。营业费用是一个新的指标,整合了日常经营的材料成本和外包成本的统计分类,有利于控制日常经营成本的变化趋势,同时可以与经营人工成本相结合,形成一个经营成本统计科目。
4.维修基金
维护经费是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统计期内对运营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所发生的材料消耗费用和外包费用,不包括自身员工的人工费用。与运营经费相对应,维修经费整合了日常维修的材料费用和维修外包费用的统计分类,有助于控制日常维修费用的变化趋势,同时可以与维修人工费用形成维修费用统计科目。
5.行政管理费
行政管理费是指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在线网运营维护过程中发生的行政管理费用,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办公资料、研发、法律事务等费用;同时,考虑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运营企业在新技术RD应用和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投入将逐年增加,因此将技术RD费和信息费纳入行政管理费。这个指标可以和行政人工成本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行政成本统计账户。
6.大修装修费
统计期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为延长和更新专业设施设备使用寿命而发生的费用,包括车辆框架大修、通信信号大修、供电系统大修、车站机电设备大修、基础设施改造等。日常维护费用随着运行年限的增加而逐步增加,而大修、更新改造费用具有突然增加的特点。新地铁和运营年限长的地铁差别很大,所以归为间接成本。
7.税收、财务费用和折旧
税金、财务费用和折旧与财务统计基本一致。税费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按照规定应由经营业务承担的税费;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中发生的融资费用;折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固定资产根据使用情况发生的损失费用。
四。作业成本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在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调研了北京、上海、大连、南京、武汉、成都、Xi安7家运营企业的成本指标统计口径,即根据本文提出的成本指标体系,掌握各运营企业数据上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各成本指标的统计范围和口径,以满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运营成本数据统计工作的需要。
标签
从统计数据上看,除折旧数据统计口径不完全统一,部分未统计外,其他指标基本可以填写;对于人工成本、能耗成本、运营费用、维护费用等方面未划分、未说明的问题,各运营企业今后应尽力解决,这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今后按照不同专业、不同业务细化招标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