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信仰的犹豫,没有虚假的骄傲”,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结束了他对微观世界的探索。
著名核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unnc主席杨先生,因病于7月17日逝世,享年86岁。
刚刚入睡的上海依然闷热,但全世界记住他的人络绎不绝。
“追求卓越”是他一生的信念。他站在物理学的前沿,在核能谱学、核衰变分析和离子束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开创了我国离子束分析研究领域,为我国应用物理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是先进教育思想的“煽动者”。多年担任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启动了“名师带基础课”计划。他重视年轻人,提出“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他推动了unnc的成立,并担任第一任校长。自复旦大学任教以来,他一直在践行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在他眼里,每一个学生都是需要点燃的火种。他积极倡导多元评价体系,鼓励研究型大学、普通大学、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外教育的国际交流。
“学会提问,而不是学会回答”
杨,浙江宁波镇海人,1936年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物理系。从此,他与复旦大学和物理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复旦大学后,杨聆听了、周同庆等教授的授课,体会到了老复旦的传统——基础课名师终身授课。大四时,一级教授讲授核理论课程,让杨领略到了华丽的“物理学之美”。从此,他爱上了核物理领域。
1963年,杨被选派到丹麦玻尔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核反应能谱的研究。在世界一流实验室学习两年后,想家的杨期待着自己的“炼钢炉”,也就是在自己的国家建立一个国际水平的实验室。
1978年,杨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核科学系主任,并晋升为副教授。在复旦大学和中国,他建成了一流的实验室——“基于加速器的原子与核物理实验室”,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实验核物理博士生。杨于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成为复旦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后担任研究生院院长。
“博学笃定,好问近思。”杨最欣赏复旦校训每句话中的第二个字,那就是博学的“学”和求知的“问”。他认为“学习,学习,是学习提出问题,而不是学习回答问题。年轻人要进步,就要提问。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造。老师也要鼓励学生提问。”
作为老师,他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了找到你自己的火种在哪里,当你点燃它的时候,你将会离开."他告诉学生们,找准优势和特长比单方面关注分数更重要。“认清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分数是表象。每个人的特点都不一样。一旦他们找到自己的火种和特点,他们就可以起飞了。”
在复旦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的一间办公室里,杨总是在昏暗的灯光下伏案工作,丝毫没有意识到今年的光明。这一幕让很多同学和同事印象深刻,却因为杨去年夏天身体不好,不再来这个办公室而被封存在记忆里。
“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
1993年2月,杨出任新中国复旦大学第五任校长。1960年,杨想起学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做法,任命他为原子能系副主任,时年24岁。上任后,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为年轻人创造更多的机会!”
很快,复旦大学涌现出二十出头的教授,三四十岁出头的二级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副主任。复旦大学教师和干部的平均年龄是当时全国高校中最年轻的,校园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在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金晓峰的记忆中,杨提出的“给年轻人机会,关爱复旦人”的理念,给了他这样的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的机会。当时复旦为青年教师开辟了专门的发展和晋升通道,同时对老一代教师给予了关怀和保护。
在工作中,教学、科研、服务并重,是杨倡导的作风,也是他自己践行的理念。他请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推出了“一个著名教授上基础课”的计划,“首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其他措施也相继出台。杨的课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原子物理学》教材于1985年出版,至今已修订了五版。至今仍是国内唯一的相关专业标准教材。
卸任复旦大学校长后,已经60多岁的杨仍然接受邀请,坚持每周开课,为本科生讲授了一学期的原子物理课程。
在杨任校长期间,复旦大学围绕本科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在复旦大学副校长徐磊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在上世纪90年代是“史无前例”的,复旦的本科教学和科研也做出了一些“先手棋”。1998年,复旦大学参加了李政道先生设立的“政治学者”计划,开始了本科生研究和学术项目。这是国内首个本科生“一导师带一学生”模式的科研计划。其目的不是让本科生提前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而是让学生了解科研的思维模式,以及整个过程中如何提问和解决问题。
复旦大学在“政治学者”计划的基础上,开发了本科生参与的“望道”“西苑”等项目,进而完善了“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体系,以科研为基础,兼顾应用。2007年,教育部为所有大学设立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计划。复旦的这一步,早走了近十年。
2014年4月,老校长杨带着一批复旦的“政治学者”到哥大拜访教授。李先生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很久没有接待客人了。那天他和他的同学侃侃谈了三个小时。回忆起那天的情景,感慨地说:“杨校长以敏锐的眼光和教育理念,推动复旦成为第一所开展本科科研和学术项目的大学。”
作为一名曾在丹麦留学并与欧美同行有过大量学术交流的学者,杨具有卓越的国际视野。他积极推动智库建设,推动成立复旦发展研究院并担任院长。他非常重视与校友的联系,积极邀请各个系的优秀校友回到母校给青年师生讲课。
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种
自1996年以来,杨一直担任世界大学校长执行委员会的执行主任。2001年,卸任复旦大学校长两年的杨正式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成为首位出任英国著名大学校长的中国人。
2004年,学校开学,年近70岁的杨成为第一任校长。这所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的筹划和建立,离不开杨的策划和推动。
2021年7月10日,身体不适的杨坚持主持了unnc学生的毕业典礼。这是他在unnc典礼上的最后一次演讲。85岁时,他对自己的学生寄予厚望:“首先,你要相信自己。这个学校给你的知识足够你做各种工作。其次,不管是上班还是深造,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最后,做任何事情都要记住四个字,‘追求卓越’。”
曾多年担任国内外著名大学校长,杨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倡导博雅教育思想,多次积极建言献策、撰文,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他曾说:“我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了12年校长,访问了世界上无数所大学,逐渐了解到什么是博雅教育。自然,我也在思考这种优秀的教学体系能否移植到中国。”
Unnc的“诞生”有改革开放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也有杨个人的努力。“我是上海宁波人,和宁波有一定的感情。我推动成立宁诺,以回报家乡!”杨对说道。
unnc主任徐雅芬回忆说,学校创办前,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急需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而中外合作办学还处于一片空的空白。在将英国教育理念引入中国的过程中,杨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积极沟通和协调行政部门、投资者和外方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头脑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种。杨生前多次分享他的教育思想。在unnc,他亲自阅读和回复学生的来信,让他们走上课堂平台,进行小组合作研究,鼓励独立思考能力。徐雅芬介绍,学校接待大厅曾经有一句口号“一流的学术造就一流的人才”,在杨的建议下改为“一流的学术造就一流的人才”。徐雅芬说,从“培养”到“成就”,正是从批量生产毕业生的模式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舞台的努力。这和“点火”的思路是一致的。
在unnc副校长沈伟琦的眼里,杨是一位精力充沛、平易近人的学者。他回忆说,杨事务繁忙,经常在各地办公,经常下飞机召开新的会议,有条不紊地开展下一步工作。杨总是对经理、老师、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非常友好。杨还捐出个人积蓄设立了“梦想奖学金”,鼓励在第二课堂中表现出突出潜力的学生。
一周前,杨还通过《仪式手册》告诉unnc 2022届的同学们:“同学们,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希望以后无论你走到哪里,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用自己的火种去照亮世界。我衷心希望每一位宁诺学子都能点燃火种,实现梦想,我们一起为构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而努力。”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伟祺、曾毅通讯员胡慧中、金玉凤、沈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