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乡村肌理“绣”出诗画桃源

核心提示本报讯茶山街道山根村水网密集,静谧悠然,4年前,这里是一个空心化而没落的城郊小村,但这里保留着清末时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从2017年开始,我区采取“旅村融合”模式,由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云涧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对小村开启了一系列

茶山街道山根村水网密布,幽静闲适。四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空心的城郊小村,没落了,但清末到80年代的建筑还留在这里。2017年以来,我区采取“游村一体”模式。在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云剑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合作下,开始了一系列的小村庄改造,逐步恢复村庄的原始肌理,恢复各个时代的建筑特色,让老建筑重新融入时代潮流。

旧村活化还原李梦水乡。

从市区开车30分钟后,就到了山根音乐艺术村。走过一条幽静的小路,眼前视野开阔,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停在这里,仿佛外面复杂的噪音和高速的现代化步伐被村庄周围的唐河碧波屏蔽了。

“真不敢相信,我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保存得这么好。”山根村人谢大感慨万千。虽然他已经搬离了这里,住进了旁边一栋新建的高楼,但谢大从小居住的院落结构依然完好,他和家人以及山根村的情感纽带依然存在。“有时候我白天工作忙。晚上吃完饭,我经常和家人过来散散步,寻找一些以前的回忆。”

其间,那些老式的码头、门道、古民居,默默诉说着这个村庄的过往。

“我们第一次接触山根项目是在2017年,这里保留了温州近两百年生活变迁的印记,与其新建,不如保留。”山根音乐艺术村总设计师、浙江云剑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斌坚说,本着恢复淳朴田园风貌的保护原则,他们就地取材,按旧换新,试图呈现一个活的温州建筑博物馆。

走进失落的水径民宿,在青砖瓦砾的古朴空房间里,木梁、木柱、木窗都是老屋原有的结构,透露着浓浓的时代感。融入当下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后,呈现出一种既亲和又独特的态度。看“微”改造的细节,在这里随处可见:历经各个时期、被盖造的厂房被修复改造成民间艺术博物馆;它和青石瓦一起构成路面和景观墙,承载着一代水乡的记忆...“微改造”后的山根村,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年代感。

新旧共存渗透着审美价值。

相对于大拆大建,山根村采取的是更温和耐心的方式:原住居民腾出院落,吸引年轻人开小酒吧、餐馆、手工作坊;或者嫁接新的设计,赋予破败的房屋新的功能——整个村庄新旧并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

“既要保留对过去的怀旧记忆,又要加入一些代表新生活的想法,所以穿插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记忆和创意并存。”金斌坚说,山根村的转型不是一味地保留传统,而是主动拥抱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精致。

“精致”体现在室内装修上。每一家餐厅、民宿、酒吧,从装修风格到陈设,都用细节说话。束藤园餐厅、无利书店、牧野咖啡馆等店铺都因为精致而“出圈”。“我们试图在外面看3000年,在里面感受超过五星。”金斌健说。

“精细化”还体现在业务规模上。小村立足自身特色,精准把握商业形态布局,打造了文化旅游、商业休闲、音乐艺术、创业办公五大商业形态,以及创意民宿、精品酒店、音乐艺术街区、大学生创业联盟、设计联盟五大板块。其中文化艺术业态占近四分之一,手工体验店、民间艺术馆等文化创业业态注重游客的参与感,营造沉浸式体验。辅以跨年音乐节、文创展、休闲博览会、艺术空等活动。,维系文化艺术与人的精神纽带,让小村落抵御文化和旅游浪潮的冲击,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相互促进。

“我们希望通过山根的改造,将温州乡村文明的基因传递下去,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温州其他地区的人返乡,参与家乡的建设。”对于山根,金斌健有了新的期待。

【来源:今日瓯海】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