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返利,网贷,
冒充公检法,红包回扣...
这些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
你听说过,见过,或者被骗过吗?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边肖。
这些常见的电信诈骗案件,
提高保护意识,谨防骗局!
数字一(one)
案例1:
骗局
2020年2月17日,山西省晋城市五年级学生张用母亲的手机上网时,看到一个QQ群里有人说,有支付宝、的可以做兼职,每单提成35-50元。
张某通过群添加了作弊者的QQ,随后张某被拉到一个任务群。按照任务提示,张下载了一款名为“小海”的软件。安装后,他填写了个人信息。在“小海付”软件上,张先付了899.9元。骗子说钱可以退回,由商家支付。张问骗子如何退款。骗子让张某再加一个QQ号,把钱还给张某,并给张某提成40元。
尝到甜头后,张决定继续刷单。骗子通过QQ给张某发了一个二维码,让张某用支付宝扫码。用支付宝扫描后,张某输入支付密码,成功支付2万元。之后,骗子以刷卡账单、输入时间超时等理由,多次要求张某扫码付款。,共被骗99200元。
立正!
任何人打着“网络兼职”的旗号,以提成为诱饵,以刷单的形式找你做任务,都是诈骗。注射毒品
案例二:网络贷款诈骗
2020年1月12日,山东省菏泽市的张女士收到一条陌生短信,内容大致为可以提供“低门槛、免息”的贷款服务,并附有一个陌生的链接。张女士急于贷款,便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APP,填写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后申请贷款。
很快,张女士申请了5万元贷款,却无法提取。对方称张女士银行卡号输入错误,被冻结,要求张女士支付解冻费。情况不明的张女士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3000元。后来对方以个人征信有问题,需要付费清除不良征信,网上消费记录不足为由,要求张女士继续转账,共计4.3万元。
最终,张女士在支付了一系列费用后,仍然没有拿到贷款。她这才意识到被骗了,然后报警。
立正!
任何人打着“零门槛”、“无房贷”、“当日贷款”的旗号,以预付手续费、提前存款、增加银行流水记录为由,要求转账或提前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都是诈骗行为。3
案例三:
冒充公检法诈骗
最近,家住江苏扬州江都的陈骁收到了一位陌生人朋友的申请。对方自称是“公检法”工作人员,称陈骁父母涉嫌诈骗将被拘留,其微信账号也将很快被冻结。
“公检法”工作人员表示,案件还没有完全调查清楚。如果陈骁想让父母不被抓,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转账证明自己的清白,不过速度要快。对方表示,这笔钱将被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并在调查结束后归还给陈骁的父母。骗子的言论让12岁的陈骁一下子慌了,他在对方的要求下拿走了妈妈的手机。后来对方用QQ视频通话恐吓诱导她。视频里有真相。此时,陈骁完全相信,如果对方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的父母将被拘留。
之后,对方先发来1元钱的支付二维码,让陈骁支付。付款成功后,连续发了四个付款二维码,分别是24000元、4000元、4000元、4999元。陈骁全部扫码支付。过了一会儿,对方又发起了一次视频聊天,要求陈骁再次扫码,支付3.7万元,并表示等几分钟后,他父母的怀疑就会解除。
就这样,陈骁先后用母亲的手机给对方转账7万余元。当她焦急地等待“调查结果”时,发现已经联系不上对方了。这时,陈骁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立即报警。
立正!
凡是自称公安机关、总局或医保局的,以涉嫌严重犯罪、需要保密等为由,索要银行卡信息、密码、验证码进行“资金结算”或要求你直接把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等。,是诈骗。4
案例4:
冒充孩子或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诈骗
近日,浙江省金华市的陈女士在QQ上收到一条好友请求的消息,备注为“妈妈,我是XX,请加我”。陈女士看到“女儿”时并没有怀疑自己通过了验证。“女儿”告诉她,学校和清华大学合办了一个培训班,想报两个课程,费用49800元,但需要家长和老师联系,发了一个刘老师的QQ号。
陈女士直接加了对方的QQ,“刘老师”说有这回事,而且已经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她只好赶紧给了她一个农业银行的账号。陈女士联系丈夫,让丈夫将49800元转到对方提供的账号。钱转过去后,“女儿”说想再报两门课。陈女士起了疑心,给女儿打电话确认被骗。
立正!
凡是声称子女或老师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要求父母通过QQ或微信转账的,都是诈骗。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