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为什么不能赚钱

核心提示微信不想赚钱吗?至少张小龙从未如此表态。但他不准备将商业化作为团队当前核心追求,他希望大家能够放宽视野、服务大众,推动微信真正成长为一个造福人的、有生命力的平台。文丨《中国企业家》记者 崔鹏编辑 | 齐介仑头图来源 | 微信公开课微信让人眼

微信不想赚钱吗?至少张小龙没这么说过。但是,他不准备把商业化作为团队的核心追求。他希望大家都能开阔眼界,服务大众,推动微信真正成长为一个造福人民、有生命力的平台。

《中国企业家》记者崔鹏

编辑|齐洁伦

头部来源|微信公开课

微信让人嫉妒。

从五六年前的交易所、e-mail、米聊、飞信,到现在,微信几乎成了每一个最有野心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的目标。

这种被各大公司围攻的“车轮战”,上一次出现在中国互联网史上,挑战对象是腾讯自己的QQ。

微信不一样。

这几年国内有一点主流的互联网公司都非常看重产品的DAU/MAU,强调用户的使用时间、付费能力和产品的商业价值。

他们对工具类产品的定位是非常排斥的,因为工具类产品通常拥有大量用户,但使用频率和时长都很低,变现能力较弱。即使是拥有4亿多活跃用户的美图秀秀,也需要为自己添加社交标签,希望让产品变现空更广。

但张小龙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说,微信是一个工具产品。

微信不想赚钱吗?张小龙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但他并没有把商业化变成产品的核心诉求。“当一个平台只追求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我觉得是短视的,也是短暂的。当一个平台能造福于人时,它就是活着的。”

在之前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更多强调的是“开门”,引导开发者和商家使用平台的各种新功能。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微信开始用数据和案例证明合作伙伴在这里可以赚钱。

按照张小龙的定义,微信有两个驱动力,一个是“让创作者展现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还是游戏,都是围绕这个理念的尝试。

在今年的公开课上,微信的很多业务线都在阐述商业理念。在他们的策划中,很少提到微信是如何赚钱的,更多的是推出各种方案,帮助第三方变现自己的钱。

微信好像并不着急。虽然有些业务表现出了很强的变现能力,但张小龙在“微信之夜”的演讲中公开表示,公司并不需要这些业务作为赚钱的渠道。他对微信有更高的期待,这一年在微信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微信和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0亿。这是国内其他互联网产品从未达到的高度。上线8年的微信,已经有了搅动整个互联网生态的能量。下一步会怎么做,打算怎么做,值得关注。

小程序是重中之重。

张小龙在2014微信公开课上讲解了微信的八大法则,其中一条是,“微信希望建立一个生态系统”;但在2018年的公开课上,他补充道,微信很少讲平台和生态,因为用户不关心平台是什么,生态是什么。

End-C用户真的不在乎生态,但是end-B不一样。在腾讯高举产业互联网大旗的背景下,微信产品需要连接更多的企业和商户,其中小程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张小龙表示,小程序是一个生态,不是To C的一个功能,微信有足够的信心培育它,不希望投机者滥用它作为流量红利。

近两年来,小程序的业务重心一直是不断提供新的能力,为开发者提供更多新的场景,争取更多的长尾服务商进入平台。

目前小程序开发者超150万,小程序应用超100万。小程序前期,大量流量来自头部商家;在去年小程序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头部商家占比呈下降趋势,腰部中小商家占比持续增加。

为鼓励长尾开发者,小程序和腾讯云还联合推出了价值10亿元的“小程序云开发”资源扶持计划。腾讯云产品运营总监秦军告诉《中国企业家》,双方的希望是降低小程序开发的门槛,未来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小程序的开发中来。

2018年全年,小程序日均用户频次增长54%,大市场用户次日留存从34%提升至54%。小程序提供超过1000亿的商业和政府服务,覆盖200多个子行业,交易金额增长6倍。

当平台聚集了很多开发者,就要考虑开发者的生存问题。好的变现和盈利服务,可以让开发者持续投入资源,促进生态的健康循环。

其中,激励视频、插屏广告、个人小程序流量变现是今年小程序的三种主要变现方式。

目前在小程序的一个子类小游戏中已经推出了激励广告,因为游戏场景的用户耗时较长,更适合激励视频广告。小工具或在线阅读产品的后续开发者可以使用这种变现功能。

微信说小程序想帮商家赚钱,所以变现是重要目标,但不会成为小程序的KPI。

低调处理搜索业务

与小程序紧密绑定的业务是微信搜索,包括搜索/看、微信索引、小程序搜索、品牌直达四大功能。微信的搜索价值巨大,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微信通常在公开场合低调处理这项业务。

在张小龙的构想中,搜索应该是小程序的主要流量来源,这也是小程序相对于App的优势:App就像一个信息孤岛,彼此之间无法互通信息;小程序可以打破应用之间的壁垒,用户可以直接搜索小程序中的内容和服务。

据说张小龙的小程序生态还不完善。2019年小程序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直搜:线下,小程序依靠扫码触达;在网上,通过社交和搜索。

希望微信用户在使用搜索功能时,无论是内容、服务、交易,还是产品本身,都可以借助小程序直接搜索到。

其实微信已经在挖掘搜索功能的潜力了。2018年底,微信开始了“附近的餐厅”功能的灰度测试。它出现在之前的“摇一摇”入口,用户可以搜索附近的美食,查看相关内容。

这个探索的意义在于,如果提供信息检索,那么微信不仅可以提供信息检索,还可以提供服务搜索,后者的想象空间空更大。

与之相关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小程序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方便用户在搜索结果中做出选择。

未来微信搜索的规则会基于很多因素。小程序的运营是否违规,自身的表现和经验都会影响搜索结果的排名。

微信小程序产品负责人陈豪告诉《中国企业家》,目前搜索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接入微信支付“九宫格”的第三方服务。微信不会受腾讯投资结果影响,会在搜索排名规则上向被投资公司倾斜;同时,微信搜索目前的主要目标是扩大用户规模,提升用户体验,暂时不考虑销售搜索广告。

小游戏增强创造力

小游戏于2017年12月底正式上线,2018年4月正式向第三方开放。目前小游戏月活跃用户超过4亿,相当于2018年上半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其中成年用户占94%,30岁及以上用户占58%。这些用户中有许多是游戏新手。

在过去的一年里,小游戏的商业化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安卓系统月购买量过千万的小游戏有10款,月广告过千万的小游戏有11款。

但张小龙并不满足于小游戏的发展。他不指望小游戏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成为公司的盈利渠道。现在小游戏平台上很多作品都是互相抄袭,用户流量被一轮又一轮的清洗。

在张小龙的描述中,小游戏要成为一个创意平台,诞生更多原创、高质量的游戏,让即使是没玩过游戏的人也能发挥创意,获得应有的价值。

在这方面,小游戏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去年11月微信开放创意游戏计划后,约有600件作品参与其中,但真正达标的只有6件,通过率不到1%。

小游戏也是腾讯整体的重要产品。不同于传统的App游戏,小游戏更容易成为文化的载体。

微信游戏有一个类别叫“文化互动”,面向政府、媒体、线下商家、公益机构等非游戏开发者。不开放商业化,暂时不需要有很强的游戏资质。

在这一类别下,诞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涉及公益和时政的小游戏《登山行动》、《球球冲》,数据过千万。使得这些机构能够利用游戏之外的价值,通过娱乐的方式传播社会影响力大的正能量事件,让小游戏成为文化的传递者。

对于现在的腾讯来说,这种不赚钱却能提供巨大社会价值的产品,正是它所需要的。

微信支付工具化

微信事业群副总裁耿志军将在每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向外界详细讲解微信支付的最新发展思路。今年他放大了微信支付的外延,希望这个产品可以进入更多的行业,成为底层的支撑工具。

2018年,微信支付的企业覆盖率和用户渗透率均大幅提升,线下交易笔数仍在过亿的基础上翻了几番,远超微信团队的预期。

耿志军认为,微信支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而是正在成为更多新兴商业逻辑中的一个节点。例如,在停车场景中,传统的收费方法是用户必须将车停在收费台中心,或者在出口处付费。现在微信支付的方案是车牌识别。用户签订保密代扣的产品协议后,停车场可以智能识别用户进出时间,自动扣费。

当支付技术变得普遍,用户可能意识不到它的存在,这是它存在的理想方式。在张小龙的公开课上,我们称赞微信支付做得好,原因就是“流畅无声”的用户体验。

基于同样的目标,微信支付并没有做一个独立的App产品。

采访中,耿志军表示,微信最开始考虑的是要不要做一个独立的支付App,但后来这个业务发展太快,远远超出了团队的想象。当我回头看这个计划的时候,它已经被微信自己否定了。“我们不认为我们应该通过将所有产品和功能放在一个应用程序中来实现这一点。支付应该是分布式产品,不需要统一入口。当它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场景,就不需要单独的App了。”

微信支付也是腾讯在To B方向的快速业务,得益于庞大的服务商体系。“微信发展到今天,没有这些服务商,根本不可能。”耿志军说,用户在网上很多地方看到的微信支付LOGO和机器,都是服务店的。

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