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无线耳机测评

核心提示“这次我们买了 18 款耳机,来跟大家一起看一下,无线耳机到底怎么选?大家好,拖了这么久,实在抱歉,这次我们去了实验室,跟设计师学习了人体工程学,还做了细胞培养,请了专业的耳鼻喉医生,甚至扛着机器去马路上拍摄。要说的太多了,文章确实有一点长

“这次我们买了 18 款耳机,来跟大家一起看一下,无线耳机到底怎么选?

大家好,拖了这么久,实在抱歉,这次我们去了实验室,跟设计师学习了人体工程学,还做了细胞培养,请了专业的耳鼻喉医生,甚至扛着机器去马路上拍摄。要说的太多了,文章确实有一点长,如果你只想知道结果,可以跳到产品推荐。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直接开始吧。

01

开场

「形式追随功能。」

是 19 世纪著名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对设计的主张。也就是产品外观的形状,应该和内部结构的形状相契合,做到不浪费空间和材料。

在消费电子领域,最好的例子,就是对空间和形态,要求极为苛刻的真无线耳机,他们的外观,就是对内部结构和功能最好的解释。

如果我们把这次横评的 18 款耳机放在一起,去掉颜色,抹除细节,就会发现他们只剩两种形状,杆状和豆状。不同形状背后,是他们所服务的功能。

比如声阔和万魔,之所以做成豆状,是为了音质考虑。

喇叭的大小,决定了低音。无论是增加个数,还是尺寸,都会以圆形朝着横向或者纵向扩张。如果再延伸出一个杆,就会头重脚轻,为了兼顾美观,就只能把所有元器件挤到一起,形成豆状。像森海、B&O、JBL 这样的音质大厂,都选的是豆状。

手机厂商做耳机,通常会选择质量更轻、通话更好的杆状。杆的底部,一定有一个小孔,里面是麦克风。伸出来的杆,是为了收音效果更好。

所以我们挑耳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如果说音质、降噪、通话都是 0 ,那舒适度就是赋予他们意义的 1。

02

舒适度

我们拆开一个有线耳机,内部结构很简单,零件一只手都数的出来。而这是无线耳机的拆开的样子。真无线耳机,看起来只是把线剪掉了,却增加了电池、蓝牙模块、麦克风等等元器件,结果就是体积变大,重量翻倍。没有线的束缚,我们反而习惯长时间不摘耳机。更大的体积和重量,面临的反而是更长的使用时间,所以真无线耳机的舒适度才变得这么重要。

耳机肯定是越轻越舒服,因此,我们拿到 18 款耳机的第一时间,先给他们上称。

最轻的是已经上市了两年的 AirPods 2,只有 4g,当然,这也是 5 年前发布的 AirPods 一代的重量,要知道,AirPods 已经 5 岁了,这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出道即巅峰。

最重的是发布不久的 Bose,8.5g。W51 是入耳式里最轻的,4.1g,怎么做到的呢?把电池做到最小,单次续航只有 3.5 小时。

舒适度很主观,我又让十几个同事试戴了一下,大部分人的结论是:半入耳好于入耳好于豆状。也基本符合重量的分布。

但在他们试用的时候,我还是听到了一些,超出这个框架之外的声音。

比如说,最重的 Bose,舒适度反而挺不错的。相反,虽然是半入耳,很多人都觉得一加没那么舒服,三星的 Buds Live 也有点撑耳朵。同样是入耳式耳机,FreeBuds Pro 就舒服一点,但运动的时候比较容易送,小米 Air 2 Pro 也比较容易松动。

有了小差异,也有了大原则,已经可以给一个经常被提到的结论:因为每个人的耳朵不一样,舒适度就是见仁见智的。这句话有用吗?肯定有用,但也是一句有用的废话。

它的潜台词就是:戴着舒服,就是耳机设计的好,戴着不舒服,就是你耳朵不行。这不仅对大家选购没有任何意义,还把厂家设计的责任,推到了消费者身上。

那到底该怎么评价舒适度呢?

为了搞清楚耳机在耳朵里是怎么受力的,我们 3D 打印了很多耳朵模型。我又想到了电视剧里,刑侦经常用到的血液鲁米诺反应,同样的思路,用荧光粉涂抹耳机的表面,戴上耳朵模型,就能看到耳机和耳朵是如何接触受力的。

我们发现,耳机主要用到耳朵的三个部位的力,耳道的的压力,耳屏向内的力,以及对耳屏的稳固性。就是这三个点的力,在对抗耳机向下的重力。

耳机的杆,恰好穿过耳屏间切迹,这三个点,组成的结构异常稳固,到底有多稳呢?在 EarPods 下面挂个 iPhone 12,完全没问题,我们再试试,挂个 12 Pro Max……

所以,重要的不是耳机的重量,而是耳机的重心。道理很简单,我们去拿一根棍子,最省力的方式,一定是拿在它的重心点上。耳朵去固定耳机,最省力的方法,就让耳机的重心,尽可能接近这三个点。像 AirPods、OPPO、华为,这类的杆状耳机,重量主要在耳机头上,重心就更靠近这三个点。

大部分豆状耳机,重心点都跑到了耳廓外面了,就只能加耳撑去额外固定耳机,比较典型的是 Bose、声阔和万魔。豆状里做的比较好的是三星,重量和体积都保持的很好,重心也在耳廓之内。

评价一款耳机的外型,除了要看舒适度,还要看稳固性和容错率。

受力越小越的确越舒服,但也越容易掉,甚至戴不上,也就是稳固性不足。关乎你跑步的时候,这个耳机容不容易松动。

舒适度和稳固性几乎是此消彼长的,但天平的两端,还存在着两条红线,关乎你能不能戴这款耳机,如果把舒适度做到极致,可能太松,就戴不上,如果稳固性做的很强,就可能会戴着疼。也就是容错率。

《三体》中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用大理石做一张床,使人躺上去感觉像席梦思一样柔软?答案是,把大理石表面挖出一个与人的身体背部一模一样形状的坑。

同样,按照你的耳朵形状倒模出来的耳机,对你是最舒服的,但对其他人来说,就是灾难。

所以,厂商的目的,不是让你一个人戴着特别特别舒服,而是让戴着不舒服的人尽可能变少,这就是耳机的容错率。

这就需要大量耳道数据,作为支撑了。有大量耳道数据的公司并不多,苹果就是其中之一,不仅苹果自己公开说过,其他厂商也侧面表示,苹果的数据确实也挺准确的。

所以,评价一款耳机的外型,除了要看舒适度,还要看稳固性和容错率。

我们回到耳朵上的三个支撑点:耳道、耳屏、对耳屏,当耳机接触他们时,每个点的舒适度、稳固性和容错率,又各不相同。就拿半入耳式耳机来说,之所以舒服,就是去掉了舒适度最低的,耳道的支撑,同时放弃掉的是一部分稳固性和容错率。

这就导致了,AirPods 这类半入耳式耳机,有两个经典的现象,一个是,跑步的时候,耳机松动的比较快,需要经常去扶耳机。

这就是稳固性不足。另一个,大部分人觉得 AirPods 舒服,是因为没有耳塞对耳朵的压迫,还有一部分人戴着疼,小部分人觉得根本戴不上。这就是放弃部分容错率的代价。

入耳式耳机多了对耳道挤压,是最不舒服的,但可换耳塞的容错率很高,几乎能适应所有人。

到这里,我们还是很难单纯给出每款耳机舒适度的排名,但因为舒适度和稳固性的此消彼长,其实可以把这些耳机放在我们的天平上。当我们做好这个图的时候,发现很难衡量那种舒适度高,稳固性也高的耳机。如果把天平的中心当做原点,折叠整个杠杆,以稳固性为横轴,舒适度为纵轴,就能清晰的描述每款耳机的舒适度和稳固性了。

但到这里,其实我们还遗忘了一点,容错率,再画一条 Z 轴作为容错率,一款耳机外观的所有答案,都落在了这个三维空间之中。

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每款耳机外观的各项参数了。

Bose 的舒适度不错,因为它找到了三个最佳支撑点之外的第四个点,也就是标志性鲨鱼鳍的作用。而其他家的耳撑,没有 Bose 那么合理。因为 Bose 已经注册了耳朵上的某些部位,一旦设计的耳机触碰到这个部位,就算是侵犯专利了。

小米和华为的稳固性相对低一些,我们把耳机转到这个角度,这里的凹槽,是为了给对耳屏留出位置,把耳机裹住。所有耳机都在这里有凹陷,除了小米 Air 2 Pro,为了装下 12mm 的发声单元,几乎放弃了对耳屏这个支撑点,就很容易掉。有些人的对耳屏和耳屏不够突出,起不到支撑作用,戴小米就非常容易掉,相反,多一个支撑点的 Bose 就是比较好的选择。

我们再转一个角度,这里的弧度,是耳屏的位置,对比华为和苹果,它相对更平坦,稳固性低,但舒适度高。半入耳的 Buds Live 耳屏处的弧度更陡,的确会更撑耳朵,但是加入耳撑去固定耳机,是半入耳式里,运动最不容易掉的一个。一加是因为耳机头更大更尖,牺牲了一部分舒适度和容错率,换了稳固性。

舒适度最好的是 AirPods ,但相应的,它的稳固性和容错率没那么好。入耳式的 AirPods Pro恰好相反,和 Enco X 一样,属于这三项比较平衡的。

03

音质

谈到音质,厂商宣传笔墨最多的就是发声单元,比如液晶振膜、平面振膜、同轴圈铁结构……我们也想看看,这些不同的振膜,到底有什么差别,所以,我们对这些耳机进行了拆解,当然像 AirPods 这种卖的比较贵的,就不拆了。

振膜越大越好。但是,把这些振膜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几十块的 QCY 用的是 13mm 的大振膜,一两千的耳机,用的却是不到 10mm 的小振膜,为什么呢?因为喇叭的价格,本身就不高,几块钱,甚至几毛钱,就能买到一个大振膜的扬声器。

所以,大不是门槛,材质才是。不同的工艺和材质,就变成了宣传页里看不懂的词汇,普通用户,一不懂材料学,二对单元大小没什么概念,除了能看出来你挺努力的之外,剩下的就是懵逼。

我先来帮大家翻译一下:LCP 液晶高分子振膜,就是一种比较硬的塑料,TPU 复合石墨烯振膜,加了石墨烯的塑料,钛复合动圈,加了金属的塑料,高灵敏度振膜,振膜可能比较小,容易推吧。

还是不开玩笑了。塑料不代表廉价,更不代表没有技术含量,是因为塑料确实很适合做振膜。振膜要推起来省力,首先要求轻,并且推起来不能有多余的振动,就是要求硬,这在自然界里,是天然相悖的。像什么 LCP 液晶高分子、复合石墨烯等等,就是在试图把又轻又柔软的塑料,做的更硬。

但再硬的塑料,也没有金属硬,音圈推动振膜的时候,中间和边缘的运动是不同步的,为了让整个振膜被推动时受力均匀,受推力的中心部位,有的耳机就会用金属代替,而为了保证边缘不产生多余的形变,加入花纹的同时,也会有一圈金属圈加固。

振膜的确是越大越好,低频下潜就会更低,但也需要更大的推力,非常考验音圈和磁铁的设计。小振膜也并非一无是处,毕竟振膜的追求之一就是轻,瞬态响应更快,高频更有优势。

所以,振膜只有 5mm 的小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差,14mm 的 vivo,也并没有那么好。

一个单元确实难以兼顾所有频段,声阔和万魔在动圈之外,还加了一个动铁单元,弥补动圈的高频不足。代价就是体积变大。OPPO 的平面振膜源于自家以前的头戴,形状更适合耳机,整机体积保持的很好。在双单元耳机里,做到了最轻的 4.9g。即便放到整个入耳式耳机里,也是第二轻的。最神奇的是三星的双单元,看起来是两个动铁,实际上是把动圈做成了方形。

振膜的尺寸和材料很重要,但也不必迷信,毕竟音质是个综合题,腔体设计、音圈尺寸、磁铁等等都会影响音质。

如果你像我一样无聊,看完所有耳机的产品页,你就会发现,无论多少钱的耳机,大家对音质的描述,都是类似的,比如说:三频均衡、声场开阔、动态十足等等……一两千的耳机这么写,十几块的耳机,也敢这么写。

标准的的不统一,才是造成玄学最大的根源。

你没有办法在宣传页里,根据他们的描述,获取这款耳机音质的实际表现,除了文采。

音质非常主观,所以,另一个宣传套路就是大师调音,像是万魔的格莱美大师调音、OPPO 的丹拿调音、小米的格莱美……

哎,等一下,这个大师怎么有点眼熟?小米的耳机基本都是万魔代工的,共用一个大师调音也算正常。这些大师都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资历很高,另一个是年龄很高。

所以,也不必迷信,大师调音未必代表声音更好听。

那我们到底能信什么呢?能信的就是频响曲线、谐波失真这些客观参数,这些数据厂商有吗?一定有,但为什么不放呢?大概是是担心大家看不懂。确实,音质的形容词我确实是看懂了,但看不出好坏呀。

我们还是去到了实验室,测了这 18 款耳机的频响、失真等等参数。

耳机的标准频响,通常会在低频和 3kHz 有凸起。具体原因,大家可以参声阔评测里的解释。

500 元以下没有音质特别出色的,比较推荐的是漫步者,音质还不错,但有比较明显的底噪,W51 在中频有下凹,很多的乐器和人声,都集中在这个部分。

半入耳的一加,低频之所以没有衰减,上面也提到过,耳机头大了一圈,对我们测试的人工耳堵得比较严实。

vivo 500Hz 以下的人声基频,以及一些大鼓的声音,表现一般,大尺寸的振膜,并没驾驭的很好。价格最低的 QCY,也是同样的问题。

500-1000 ,推荐三星的两款,尤其是 Buds+,低频量足,像是男低音、鼓这样的声音,会比较饱满,中高频也相对标准。

Enco X 的平面振膜的确给高频带来了优势,但有点优势过头了,打击乐和女声,会有些尖锐。

小米和万魔虽说是同一个大师调校的,但实际风格,小米的中高频会差一点。万魔听歌也会有轻微的底噪。

1000 以上的音质都不会太差。FreeBuds Pro很难完全堵住耳朵,低频就会有衰减。大家可以通过换耳套来规避。两款 AirPods 大家都说是白开水,但整体曲线还是挺标准的。

04

码率

蓝牙耳机的音质,被诟病最多的就是码率。

目前蓝牙耳机的码率是多少呢?最高的 600 多,最低的才 128。距离「无损」还差很远。用高通蓝牙芯片的耳机,可以独占 aptX。

盛微研发的高码率 LHDC,对芯片没有特别要求,但需要授权费。出现在 TWS 耳机上,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前两代由于封包模式和帧长,延迟特别大。

经过了和华为、小米、OPPO 这样国内大厂的联合研发,现在 TWS 上的 LHDC 改善了延迟问题,码率在 600 左右。小米和 OPPO 的耳机已经用上了。

SBC 和 AAC,基本每款耳机都支持。

索尼的 LDAC,目前还没有应用在 TWS 耳机上,一方面是索尼的授权费还是比较贵的,每个芯片大概 0.5 美金。另外一个原因,对于接触人体的设备,SAR 规定了传输功率的上限,所以,几乎很少有超过 600 以上的码率的。

但到底多少码率才算够用呢?我们说了不算,网上那些老烧说了也不算,你自己说了算。

到这里,你以为你看的是一个评测,其实刚刚参与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型盲测,之前的十几分钟,每两分钟,码率就会变一次。受限于平台,B 站帮大家降低了难度,只有 32、64、128 这 3 种码率。

欢迎大家把答案打在公屏上,我们会在一周后公布。当然,因为平台限制,这个测试很不严谨,大家可以在我们公众号回复【码率】,获取更专业的 ABX 盲测。

我们内部的盲测结果,很多人可以分辨 128 ,而到了256 以上的 AAC,听出来的人就比较少了。为什么明明有信息的损失,我们还是很难听出来呢?

很多人觉得码率很重要,是因为数字上的差异太大,128 看起来比无损差了十几倍,但音质差距,并不是倍数关系。

这是声音 A,这是声音 B,如果同时播放这两个声音,你就会听不到声音 A 了,这就是心理声学的重要理论:掩蔽效应。

简单来说,两个声音同时出现,大的声音,会遮盖掉小的声音。因为人的听阈,会随着声音变化,一个大的声音,会把导致听阈上升,小的声音就听不见了。就是利用这个现象,SBC 和 AAC,去掉了哪些感知不强的声音,音质的损失也不是很大。

想要在蓝牙耳机上,享受高码率,还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你买了支持 aptX 的编码耳机,但对不起,你的手机还得是高通芯片的。手机有了,QQ 音乐的会员买了吗?中间缺一环,你都没办法享受高码率。

我们还是推荐你优先去买,本身素质就更好的耳机,如果你真的对码率非常敏感,再去考虑高码率。

05

降噪

这两年,哪一项科技,对你生活质量提升最大呢?如果有这样的投票的话,我毫无疑问是会投给「降噪耳机」的。人的耳朵是一个不完美的器官,不像眼睛,可以控制看哪里,可以闭眼不看,但耳朵只能被动地听。降噪耳机是把「听」的主动权,交给了你。

根据我们的搜集和调研了,关于降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三个:降噪效果、降噪原理还有降噪的危害。

降噪效果

哪款耳机降噪更强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主观的感受肯定是不准确的。同样不准确的还有各大品牌宣传页中,「降噪深度」这个词,是降噪的峰值,不能代表整体的降噪能力。

想要客观衡量一款耳机的降噪能力,就要用消声室控制环境,播放一条全频段能量相等的粉噪,最终得到一条降噪曲线。不仅能看到降噪能力的强弱,还能直观看到哪个频段,降低了多少噪音。测了很多次,最终结论很无趣:这 9 款降噪耳机,几乎是价格越贵,降噪效果越好。

注意啊,「几乎」这个限定,说的就是半入耳式耳机的降噪。大家可以听一下效果:半入耳式耳机降噪不好的原因,我们第一期横评有详细的解释。对半入耳式降噪,不要有太多期待,就跟很多网友说的一样,把降噪就当做是送的就可以了。

入耳式降噪耳机,按价格排是这样的,按实际降噪效果来说,其实也差不多。目前最接近头戴耳机的降噪是 Bose。

华为、OPPO、AirPods Pro、万魔,属于第二梯队。

第三梯队是荣耀、W51、小米,荣耀和小米会稍微好一些。

降噪原理

讲降噪原理的时候,我们经常用两个反相的正弦曲线,来解释降噪,很多人就会担心,我们的耳朵会不会承受了双倍噪音呢?虽然正弦曲线的解释在数学上是正确的,但声波是纵波,并不是上下运动的,而是前后运动推动空气,空气推动耳膜,使声音被听到。波峰处空气密度会大一点,波谷处空气密度会小一点。在这个视角下,降噪就是用相反的密部和疏部声波,去填充密度小的部分,耳道内空气密度平均,没有了波动,你就听不到噪声了。

耳压

从空气密度来理解,很明显我们不会听到双倍的噪音,但却会受到双倍的压力。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耳压」。也是很多人用降噪耳机会感到眩晕,甚至恶心的原因。但是,我们普遍接触的声压,超过 1Pa 的都很少。就降噪带来的这点压力差,可能还没有你蹲下和站起来差别大。「耳压」的感觉,应该不来源于压力的。

真正的耳压,就拿飞机的起降来说,压力差达到 20kPa 左右,耳朵就会有很难受。这时候空姐通常会让你嚼口香糖、吞咽口水,来打开咽鼓管,平衡压力。有降噪耳机的,现在就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就会发现,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那耳压,到底是哪来的呢?

我个人有一次经历,就是第一次进到消声室的时候,接近一米厚的吸声墙体,阻挡了几乎所有的声音。处于这种极度安静的地方,非常像我第一次戴降噪耳机。

因为消声室的本底噪声在 6dB 以下。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很少身处 30dB 以下的环境。

我猜测,耳压来源,更多的是,人耳对极低频声音的不适应。还记得掩蔽效应吗?因为高频噪音的消失,人耳难以适应的极低频声波显现了出来。造成了对我们的不适。规避耳压的方法也很简单,可以利用掩蔽效应,在降噪的同时,开一些声音,对极低频声音进行掩蔽,就会好受一点。

06

通透模式

通透模式里只有两种耳机,AirPods Pro 和其他。

我们戴上降噪耳机之后,降噪曲线能很好的反映出外界声音,到达耳朵后,被削弱了多少。只要把降噪的量补偿出来,就达到了通透的效果。这点并不难做,在处理外界声音上,大部分降噪耳机通透模式,都是可用的

鼓之所以能发声,是因为鼓皮的严密包裹,形成了共鸣腔。

这根通透模式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可以试一下,捂着耳朵说话,自己说话的声音被自己听到,就会非常奇怪,就是因为手捂住的空间,形成了新的共鸣腔,会放大声音。

就跟戴耳机一样。外界的声音会被削弱,但你自己说话的声音,因为骨传导的缘故,反而放大了。这就是很多耳机通透模式做不好的原因。

打破共鸣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把鼓面戳个洞,这就是半入耳式耳机的做法,没有完全堵住耳朵,就不存在共鸣腔,声音听起来就很正常。

另一种是入耳式耳机的做法,放大环境音的同时,抵消一部分共鸣腔带来的骨传导声音,这样说感觉好像也没那么难,换个说法:你能帮我把这个图标,放大的同时,再缩小一点吗?

因为 AirPods Pro 的内置麦克风,能听到你耳朵里的声音,意味着它明确知道,一个声音到你耳朵里的声音,衰减了多少,增大了多少。

07

听力保护

最近,世卫组织发布报告显示,全球五分之一人的听力受损。因此,热搜上还出现了「常戴耳机会耳聋吗」。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会。

之前谈到的掩蔽效应,我们最常用的场景,就是在室外,用高音量,掩盖噪音。这对听力有多大损伤呢?

我们模拟了嘈杂的户外环境,遮掉噪音,半入耳式耳机需要 105.2dB,什么概念呢?

根据 WHO 给出的标准,105dB 的声音每周听超过 10 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听力损伤,如果是儿童这类敏感人群,甚至不能听超过 3 分钟。

如果你现在户外,并且在用半入耳式耳机,看这个视频,希望你可以点赞收藏,然后关掉视频,好自为之。

按我国平均最低通勤时间 28 分钟来算,一周的通勤时间,至少是 5 个小时。即便你戴的是入耳式耳机,也需要 94.4dB 才能盖住噪音,只能听 75 分钟。只有降噪耳机,遮盖噪音需要 83.7dB,对应的听音时间是 20 小时。才是比较安全的。

蓝牙耳机的通话质量有多重要呢?曾经光这一个功能,就开创出了一个市场,就是以前商务人士用的蓝牙耳机,普遍都很大、很长,有点像接线员用的耳麦,就是为了麦克风尽量靠近嘴巴,让声音更容易被收到。

08

通话质量

现在的真无线耳机,剪掉线,意味着本来能通话的线控,也被剪掉了,麦克风就只能放到耳机上,距离嘴太远,收音肯定就成了问题。

真无线耳机的通话质量有多差呢?其实在室内,完全可用,但到了室外,差到我不敢用它打重要的电话,尤其是在马路、火车、商场这样比较吵的地方。

我们的通话测试,沿用了手机上的一套标准,不仅包括通话延迟、回声、响度……这些核心指标,还包含了马路、商场……8 个场景的降噪测试,一共 30 多项测试,每款耳机都要测两个小时。

这么多实验做下来,说实话,真的特别累。

哎,别误会,不是我累,是它比较累。

经历了好几天的测试,分数最高的是,OPPO W51。

分数最高的,不是做通话出身的华为、也不是 TWS 开创者苹果,竟然是 OPPO?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嗯……确实有。

因为 TWS 耳机的通话质量太差了,差到技术进步过于快,出现了手机上没有过的技术。——骨传导。

在通信中,有一个领域,即便说话声音再小,也要能保证对方 100% 的听清楚。没错,军事领域。

我们经常在电影里,看到狙击手抵在脖子上的麦克风,还有保镖们挂在耳朵上的透明带子,都是把喉咙的声音振动,传递出去,也就是骨传导的前身。

像是苹果的语音加速感应器、华为的骨声纹传感器、三星的语音拾取单元,虽然叫法不一样,都是通过振动,配合麦克风拾音,达到更好的通话质量。也就是骨传导技术。

但是,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测试设备,Head 和 B&K,都只是冰冷的金属,没办法模拟出人体骨传导的声音。所以,这套测试,对有骨传导技术的耳机来说,分数是偏低的。

为了录制出真实可复现的通话质量,我们用 4 个音箱控制噪音源,用消声室控制环境,然后,把人头换成真人,录出他们的实际表现,最终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数据的方式,重新得到他们通话质量的排名如下。

根据国际电联的标准,把通话质量分成了1-5分,我们看到这些耳机的分数,都在三分左右,但这个分数是安静和嘈杂环境的总和。如果去看具体场景下的分数,像是马路,只有两分左右,对应到通话质量,就是没法用,能超过三分的,都是比较安静的地方。而这个时候,手机的通话质量,能到四分。

所以我不建议你在户外使用无线耳机打电话。尤其是马路上,遇到一辆车突然经过,这种突发性噪音,目前没有一个耳机能应付。

百元耳机普遍是单麦克风,做成杆状也很难弥补收音质量差。

100-400 双麦克风用的比较多,但像索尼、Bose 这样比较自信的大厂,1000 多用的也是双麦克风。

因为两颗麦克风离你嘴的距离不一样,同一个声音到达他们的时间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专业点说,就是声音的时间差和声级差都不同,这其实跟人耳判断声音位置的双耳效应原理类似。在耳机上叫波束成形。

400-1000 这个价位,三麦克风是主流,在大部分场景,跟双麦克风表现一致,第三颗麦克风安排在耳道内,只有在噪音非常大的时候才会启用,来收取你体内传到耳道的声音,保证噪音很大时候还是可用的状态。

1000 价位的耳机,部分就会上骨传导技术。对通话质量帮助非常大。无论嘈杂还是安静,表现都非常好。

通话质量一直是三星的痛,这次两款在配置上都做了升级,Buds Live 的三个麦克风+骨传导,已经是目前硬件的最高规格了,但实际的通话质量并不理想。

09

延迟

稳定是蓝牙耳机首先要保证的。就像视频需要缓冲一样,网络突然不好了,也能流畅播放。

而在打游戏这种实时场景里,缓冲多大,延迟就有多大。现在各家降低延迟的方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不缓冲。

因为游戏场景确实很特殊,手机不动,耳机也不动,也没有太多设备去干扰,即便缓冲小,也能保证稳定。

比起厂家把延迟做到多低,更重要的时,够用的标准到底是多少?

其实最好的答案就是现实世界,我们面对面说话,听到声音的延迟大概是 3ms。现实告诉我延迟越低越好,但残酷的现实告诉我,耳机做不到。

其实还有一个参考,手机外放的延迟,因为手机外放并不是零延迟的,同样是有底层处理时间。这个延迟时间,从 20ms 到 70ms 不等,几乎没有人抱怨过手机外放。所以,我们以 70ms,作为优秀线。

OPPO 的两款耳机,只有 69ms,等一下,蓝牙怎么会比外放延迟还低呢?

一开始我真以为自己测错了,反复验证后,发现确实是 69ms。

其实从高通的音频框架图就能看到,手机也会根据不同场景,划分高音质和低延迟,所以,当耳机的低延迟,遇上手机的高音质,就有了这 1ms 的优势。

当我们测完,发现能达到 70ms 的,也只有 OPPO 的两款,所以,我们把标准放宽到 200ms,玩吃鸡这类游戏,就很难感知了。

测试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三星手机外放的延迟是最低的,但耳机延迟接近 400ms,只有从游戏中心打开,延迟才会降低到 200 多毫秒。

但即便是 200ms,18 款里,也只有这 6 款是合格的。

其实我们可以再把标准放宽一点,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打游戏,对于不打游戏的用户,多少延迟算够用呢?

普通用户最容易感知的就是音画不同步。很简单,声音和嘴型对不上。

所以新闻联播的语速作参考,你要想感受不到音画不同步,250ms 是一个下限。

很多耳机的延迟根本就没有优化过,连这个要求都没有办法达到。

10

使用体验

本来我以为使用体验方面可以不用讲了,但我在打出真无线耳机的时候,被问的最多的几个问题竟然是:怎么连接?一边响一边不响怎么办?甚至是怎么充电?怎么佩戴……这些琐碎,但又切实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把从拿到耳机的包装盒开始,到使用耳机完毕,一共划分出了 12 个关键节点,里面的细节太多了,我们挑一些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来说一说:

打开包装,全部摸过一遍之后,手感最好的是声阔的类硅胶材质。

小鸟和一加,是磨砂塑料里手感最好的,怎么说呢。

AirPods 这类光线流转亮面,你拿到后,只会开心一周,之后的每一天,你都会在划伤,和心疼被划伤中度过。

万魔是唯一的金属外壳,手感好,但也很重量,仅次于体积比它大两倍的 Bose。这个体积,就不建议你装在装在裤子口袋里。

在开盖上声阔做到了特立独行且正确。可以说是继 MIX3 以来,最棒的解压神器。

开盖之所以重要,因为 TWS 耳机盒子上的磁铁,不仅仅能做到物理上的稳固,还是霍尔元件开关,开盖就等于开机。机身上唯一的按键,是用来配对和重置的。

所以,连接手机的第一步,就是打开盒子,第二步,按键配对……等一下,按键呢?

只有三星,是没有配对按键的,重置配对需要维持这个羞耻的姿势 6 秒以上。

在拿出耳机上,只有像 QCY 这样,在盒子里面严丝合缝的,是比较难拿的,

充电上,无线充电,和无线耳机更搭的。C 口的体验还不错,唯独漫步者,依然坚持 Type-B 接口,是我追求环保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宣传页里的充电时间是可信的,但一定要注意看小字。比如小米,写着大大的 28 小时,华为 36 小时,妥妥碾压 AirPods Pro?

但看一下小字标注,小米和华为是关闭降噪的续航,小米甚至用的是码率最低的 SBC。华为开启降噪后,续航时间,就和 AirPods Pro 就差不多了。

单次续航超过 6 小时的只有声阔和三星,三星单次续航官方宣称 11 小时,实测下 13 小时,单看电池容量,确实没有特别高,应该是得益于三星和博通定制的蓝牙芯片。

耳机操作方不方便,只需要看两点:明确的操作点和反馈。像声阔和万魔的实体按键,是完全符合这两点的。万魔在调整降噪的时候,用的还是触摸。

AirPods Pro 和 FreeBuds Pro 用的压感。华为为了保证钢琴键的完整,没有做类似 AirPods Pro 的凹槽,操作点没那么明显。

按下去之后的声音都是喇叭模拟的,我一度以为是真的按下去了。非常像 MacBook 的触控板。

其他耳机都是触摸操作,在半入耳上还好,但到了入耳式,还记得共鸣腔吗?敲上去就像是敲鼓一样。操作点和反馈都不明确。

设备切换上,AirPods 的自动切换非常好用。

FreeBuds Pro 的双设备连接,能全平台适用。Enco X 点击三下,就能回到上一个设备,算是最简单方式。

上次我们去华强北测的稳定性,这次我们升级了难度,我们跑到了人流量最为密集的深圳北,试了整整半天,发现差距并不大,一方面目前的大多数耳机,已经不分主副耳了,断连的几率更小,再加上蓝牙本身的跳频扩频等等技术的加持,总之,目前拉不开差距,就不展开了。

11

产品推荐

京东的大数据已经帮我们划分好了价位段,哎,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是 100、200 这样的整数,还都有零有整的,其实也很有学问。

就拿 0-70 来说,这个价位段充斥着假冒 AirPods 和一些小厂,用的是国产低端芯片,有些会分主耳和副耳,稳定性差,就比较容易断连,音质也不会去调,就是简单的拼装。

这样的品质,超过 70 块钱,就不值得买了,再加十块钱,就能有更好的芯片,连接稳定性更好。

所以,这个价位的分割点,就拿 70 来说,柱状图上表现出的是峰值,但实际上是销量的波谷。如果你的预算恰好在这个点,其实可以考虑加一点钱,或者省点钱了。

在选购的建议上,因为 AirPods 和 AirPods Pro 的出货量非常大,整体表现也很均衡,我们就以这两款,作为半入耳和入耳式的标杆。

70-179 买的人最多,推荐 QCY T8,能用五分之一的价格,做到 AirPods 五六成的体验,缺点也比较明显,通话质量和音质都比较一般,做工也比较廉价,如果你是游戏用户,可以加几十块钱上 T8S,延迟很低,在 120ms 左右。

179-661 是国内耳机的主要价位,性价比很高的,像 OPPO 的 W51,渠道价甚至能到 300 以下,能买到不错的降噪,优秀的通话质量,延迟比 AirPods 还低,缺点是没有通透模式,盒子开起来比较费劲。

虽然我们很推荐这款,但之前有网友反应,戴 W51 有出现耳道不适,我们这款,包括同事自用的一款,又没有发生类似的问题。不排除有个体差异和批次的原因。在功能上,它确实表现很好,但大家如果有戴着不舒服的迹象,一定要尽快去联系客服。

比较在意音质可以选三星,其实上一代 Buds 更值得推荐,渠道价也来到了 400 左右,音质几乎相同。虽然Bud+ 的麦克风增加到了三个,但通话质量提升不明显。

经常通话的办公人士,在意的是长时间佩戴的舒适度和通话质量,漫步者的双麦克风,加上高通的芯片,通话质量不错,缺点是有轻度底噪。

价格更贵的小米和 vivo,更多的提升是在质感上,如果你用的是 vivo 手机,完全可以替代 AirPods。

661 以上的产品都不会太差,比的都是细节。

小米 Air 2 Pro 和荣耀耳机,就处在 600 多这个销量的波谷,并不是表现不好,因为芯片、麦克风都是跟 W51 同规格,降噪和音质的提升也不明显,W51 还有延迟的优势,就看你觉得他们的通透模式值多少钱了。

Buds Live 外观和舒适度都是我很喜欢的类型,但还是没有解决通话质量和延迟的问题。

800 往上,就是真无线耳机做的最好的那一批了。FreeBuds Pro 通话、音质好一点,OPPO Enco X 延迟,降噪好一点,基本不相上下。

AirPods 和 AirPods Pro 仍然是最全面的选择,我们测的每一项,都是一流水平。

2000 以上的 Bose,降噪优势足够明显,除了盒子比较大,没有太多的短板。

我们也获得了这些耳机的优惠购买链接,大家可以关注「先看评测」的公众号回复耳机获取链接。

12

结尾

去年双十二,我们做了一期很短的耳机推荐视频,发现有很多观众反映,入耳式耳机会引发中耳炎这件事。

我们立刻就拿公司的显微镜看了一下,耳机,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脏很多,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我们又马上买了培养皿和恒温箱,打算给办公室的小伙伴们的耳机,都做一下细菌培养。

随后,我们也把结果送到了医院。还请到了耳鼻喉科的专业医生,来给大家一些正确的用耳的建议。

抱歉,这个评测真的做了很久,从启动开始,就新品不断,华为新品,得加吧,OPPO 新品得加吧,三星、小米、Bose,也没法避免。从最开始的百元耳机评测,做到全价位评测,从 8 款,变成了 18 款。抱歉,即便这样,我们还是赶不上 TWS 耳机的火热,声阔和万魔的新款旗舰,也都变成了杆状,小鸟也出了新品,三星终于加了降噪……追逐时效,是媒体的使命,而做这样的横评费时又费力,是想给大家传递一些思考和方法论的。在这个短和快的时代做长内容,是不讨好的,写完第一稿,一万六千字,我硬生生删减了一半。去掉了很多科普和细节,甚至连我们第一版的片头,做完是 40 秒,也被砍到了 20 秒。做长视频,在我们看来,是在对抗时间。但实际上,我们也只是狼狈的逆行者。

数码媒体的本质,是在做一张报纸,今天看完,就可以扔了,而先看不太一样,还在坚持做一份杂志,兼顾时效性的同时,也想要留下一些思考。我记得,我投的第一份简历里写着,我想在一个报纸的时代,做一本书。即便过了几年、十几年,仍然有人看。欣慰的是,现在打开和厉害合作的第一期横评,每天还有几十个人在看。

它可能不是一本书,但我也希望,它至少是一本你不太舍得扔的杂志。

好了,本期评测就到这里了,你可以在微博、微信、B 站、YouTube,搜索「先看评测」关注我们,先看评测再下单,我们下期见。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