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学生富有活力、想象力、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要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又是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创新创业”再度成为高频热词。如何切实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氛围,推动青年一代创新创业人才层出不穷?《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久久为功,推动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结出丰硕果实
田野 姚金海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光辉灿烂的创新创业史。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创新创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他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更是为广大青年学子指明了奋发作为的方向,使他们坚定了创新创业的信念。
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各省市区也相继出台了大量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推动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当“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频热词,我们也应看到,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认识上不到位、理解上有偏差、方法上较单一、操作上走形式等等。这些问题制约影响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应予以重视和矫正。按照省委书记杜家毫提出的“教育兴城、打破围墙、创新创业、久久为功”理念向前推进,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就会结出丰硕果实。
增强政策理解的全面性
关于开展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应认识到其目的不是让每个大学生都去创办企业,而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从《实施意见》中可以看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的确包括“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但这仅仅是整个改革体系中的一个方面。从更加观照全局的眼光来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通过构建相关体系,提高所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适应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简单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解、省略为“大学生创业”这一显性的、容易用数据来说明的方面,是有失偏颇的。甚至因个别创业成功案例使得“休学创业”成为统计指标,进而发展为导向则更不值得称道。
事实上,高校只有在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和指导等多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形成合力,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落地。
提高全员覆盖的广泛性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不应仅仅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应面向全体师生。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至关重要。高校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更多地探寻“为什么”“对不对”。对于他们而言,无论以后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创新创业意识都能让其受用终身。
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是每位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无论是专业课还是公共课,都应有一定比重的创新创业元素。教师不仅要创新授课方式,还要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要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专业教育改革有机融合,走专创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发展之路,真正让创新创业的种子在高校、大学生中间扎根。
立足全局眼光的长远性
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应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向中小学阶段和长期职业延伸,做到既“向前看”,也“往后看”。
“向前看”,是指将创新思维训练前移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养成,不是通过高等教育阶段几年时间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和中小学阶段教育紧密结合。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有利于指引学生提前确立较为明确的专业选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相关知识储备。即将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新增了面向普通高级中学在校学生的“萌芽版块”,就是旨在推动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发现和培养创新创业后备人才。
“往后看”,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职业生涯全过程。大学生在校期间或一毕业即开始“创业”的毕竟还是少数,但是拥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者在职业生涯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投入创业。年过不惑才开始创业的柳传志、宗庆后,已逾古稀二次创业的褚时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晚。只要牢固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的种子就会开花结果。
发挥资源整合的协同性
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真正走向市场、融入市场,需要更多政策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引导。
当前,不少高校设立了双创学院、创业基地和孵化器,但单纯依靠高校毕竟力量有限。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曾提到公众对“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创新创业”的模糊认识,指出高校应立足于全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把生态弄对”。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高校既不能也难以“包打天下”,应充分调动整合多方面资源。比如湖南作为内陆省份,不同于发达地区,产业链不密集,创新创业活动没有沿海等地活跃。当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产出更多显性成果,离不开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应集聚和协同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力量,营造更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氛围。
大学生创新创业应增加科技含量
李雨薇
历史上,大国之间的科技较量从未停止过,而近期中美贸易摩擦更令人警醒:一个国家只有拥有核心科技力量才能掌握更大话语权。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强调中部六省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更大功夫,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主阵地,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群体,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包括广大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微观基础、培育中长期增长动力、加快实现“让更多的人富裕起来并实现人生价值”的中国梦。引导并支持大学生增加创新创业的科技含量,是时代所需、当务之急。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创业大环境的进一步发展优化,近5年,我国已有265万大学生实现创业。其中2017年首次登记注册的大学生创业者达64.5万人,比2013年增长80%,大学毕业生创业率达3%,超过发达国家1.6%的平均水平。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增加科技含量,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引导创业者依据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开展有科技含量、市场针对性强的项目。
大学生有创意、有激情、有闯劲,通过校园代理、自媒体、微商等创业平台进行微创业尝试的不在少数,但大学生创新创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把握国内外消费结构转型升级趋势,致力于满足甚至引领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需要。事实上,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产品、能够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服务型创业项目,也正是各类创业扶持计划所青睐的。
首先是高新技术产品。已成功开展四届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金奖中就不乏此类项目,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最新座驾挡风玻璃投影技术的开发团队“炽云科技”;将诺贝尔医学奖成果转化为中国首个肺动脉高压药的“斯诺普利”;可极大降低3D影视制作成本的“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等等。
其次是有针对性的服务型创业项目。比如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也有不少是瞄准细分市场的高端产品:迎合消费者对于食品新鲜度的重视,从产到销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的“壹明唐现做豆腐”;力求在教学环节实现智能化、给每个学生配备“AI 教师”的“悉之教育”等等。
——提倡高校发挥王牌学科独特优势,以“大科研”带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高校应高度重视本科生通识教育,大幅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多元思考能力,令其获得丰富创新体验、创业历练,从而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建议高校建立本科生导师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高水平实验室应对本科生开放,鼓励教师结合科研项目、工程实践和学生科技竞赛等,开设形式丰富的创新创业指导课:以跨专业综合创新基地为依托,探索建立多学科教师团队引领的本科低年级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同时建立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以科研项目转化为驱动的高年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模式。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引导并助推学生创新创业。针对通过学校全面评估后择优认定的创业项目,学校可在其与业界领导者、实践基地导师、校友创业导师联盟之间牵线搭桥,甚至引入国家级科技平台、科研团队的软硬件资源作为支撑,将科研优势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环境,加快构筑科技创新高地。
首先,应加强舆论宣传,提升社会对不同就业方式的接受度、对创业失败的包容度。可通过拍摄影视作品等方式在年轻人中传播创新创业文化,鼓励他们找准方法、勇于尝试、不惧失败。
其次,要提升众创空间服务水平,引导其往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众创空间能够为初创期企业提供法律政策、会计税收、管理咨询等服务,但目前全国2000多家众创空间中,只有不到500家通过了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审核备案。创业基地要做出规模、吸引市场和投资者瞩目,必须结合本地实际、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比如美国硅谷、武汉光谷等。
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长效机制,对科技创新创业者“扶上马”再“送一程”。比如建立创新创业大赛优秀项目长期追踪机制、政府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向致力于科技创新的中小企业倾斜等。既要不断完善鼓励和保护创新的法规体系,也要逐步健全知识产权评估和风险控制体系,并在失业保险和薪酬激励体现对创业者的支持。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陈义红 万浩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帮助青年解决好他们在毕业求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新时代,高校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好的体制机制、更实的工作举措,破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等众多挑战,努力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找到心仪的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加强教育,解决好“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青年,既要理解青年所思所想,为他们驰骋思想打开瀚海天空,也要推动他们脚踏实地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摒弃就业只选地域好、待遇高、轻松体面工作的功利思想,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乐于到基层一线吃苦磨炼、增长才干,突出干事创业的“奋斗性”。二是完善生涯规划教育。建立贯穿学生大学全过程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注重将专业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实现专业学习、个人兴趣、职业理想的有机结合,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职业,主动“规划”和“经营”自己,让职业发展具有“目标性”。三是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就业教育不能只是毕业季的“临门一脚”,要将就业形势和就业观念教育前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纠正“接受高等教育等同于得到工作岗位”的刚性就业观,改变依赖政府、依赖学校、依赖家庭的被动就业观,从而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竞争中掌握“主动性”。
优化指导,解决好“做”的问题。就业指导旨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场胜任力,是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是注重“新”。要主动结合就业市场新变化,充分运用学术研究新成果,丰富、更新就业指导内容,避免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社会现实脱节。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新特点,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方法,注重运用“互联网+”模式,以直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二是注重“实”。就业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讲授上,要注重体验式教学,增加实践环节。高校可与企业形成联动,通过邀请企业HR经理人进校园开展求职模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等方式,切实提升学生求职技能,帮助学生了解职场环境。三是注重“精”。在普惠性基础上,要针对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阶段性特点,做好整体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职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具体求职意向和困惑,做好个体咨询,实施精准帮扶,解决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问题。
搭建平台,解决好“去”的问题。高校要广泛匹配资源,千方百计拓展就业岗位。一是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主动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开拓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鼓励优秀大学生投身军营报效祖国,推送毕业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二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高校要用好地方资源这一“先天性资源”,协同推进大学生就业与本地区产业发展。比如结合湖南推进建设制造强省、创新型省份战略,主动对接新材料、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器人、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的人才需求,将服务地方发展和扩展就业空间有机结合。三是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高校应与政府、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科技园、产学研合作平台等,为大学生建立更多创业实训中心和实习基地,同时在创业优惠政策、创业场地、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企业专项支持,使大学生能创业、创好业。四是与学科专业建设相结合。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就业市场开拓积极性,瞄准与学科、专业相关的重点单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为毕业生进入相关专业领域的重点单位建立“绿色通道”。常态化举办“行业-专业”供需洽谈会、实习生招聘会等精准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更多优质、匹配度高的就业与实习岗位。
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 扩容高校就业创业空间
文春晖 王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当前,这一战略已经发展到政策落地、提质增效阶段,正面临三大主要问题:一是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的重构问题;二是产业链、供应链与价值链“三链”整合问题;三是农业产业、技术与行业全面升级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服务需求,已经由资本与技术的基础服务需求发展到市场分级与分类的更具特色和专业化的服务需求;其增长方式正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式增长转变,发展动力已经由资本驱动转变为人才、创新和管理驱动。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也随之由专一的技术人才需求,转向懂管理、懂技术、懂规划的复合型人才需求。
鉴于此,高校应以适应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体系,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作用,提升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方面能力,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量;着力打造一支热爱农村、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解决长期以来因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人才“下不去、干不好、留不住”的难题,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2019年1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年》,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与路径。
另一方面,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具有战略意义。据统计, 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人数新高,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结构性矛盾凸显。李克强总理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为使高校发展与乡村振兴形成强烈共振,应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的变革机遇。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高校要深化乡村振兴维度与内涵研究,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建设,立足乡村振兴的动态人才需求,改变“小麦种在黑板上”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思想教育、实践锻炼、就业创业“三位一体”平台,鼓励引导学生知农爱农,为乡村振兴输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量创新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活力。
二是推动专业融合和研究重心向“三农”聚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建设一批一流农林专业,打造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推动科教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创新;升级和改造现有涉农学科专业,支持高校加强农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涉农学科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加快一流农业大学、一流农业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共振的新局面。
三是深化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传统农科类专业人才培育基本局限在单一专业学科的局限,构建农、工、理、经学科交叉课程体系;强化学生实践学习,将作物育种栽培、设施农业、农业机械化等大量实践环节穿插在课程学习中;推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培养模式,鼓励学生从大三开始系统学习生产、经营、管理核心技能,大四开始接受创业实训、摸索创业孵化。
四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支持高校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选题立项,研发新品种、集成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形成一批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联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开展成果推广转化示范。鼓励高校建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成果孵化平台以及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网络,通过研发合作、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
五是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设一批有示范性的高校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基地,支持高校师生开展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活动。聚焦重点、综合施策,拓展乡村振兴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深入实施基层成长计划,落实学费资助、复学升学等政策,着力帮助离校未就业和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加强就业信息投放和职业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形成招生、教学、就业、学生工作联动,提高就业创业服务效率。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授权:0731-84329818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刘瀚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