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我是在线教育行业的创业者。2014年已经过去5年了。这期间我的公司已经融了5亿左右,但是也烧了6亿。现在都没了。经历过账面上亿,站在舞台中央,被竞争对手诽谤攻击,核心团队集体离职。
创业者只有两种极端状态:要么觉得自己到了人生巅峰什么都可以做;或者觉得自己没有完全否定什么。这种极端的自负和自卑,一直充斥着我的内心,我一刻也不能安宁。我们这样的人从来没有过中间状态。普通人的顺利状态和心理自主创业从来没有过。太舒服的状态会折磨死我。
五年的创业经历让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认知或行业资源。五年时间很短。回首往事,恍如昨日。五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你永远也回不去了。最终,我花了五年时间与这个世界和我的心达成和平。
今天,我想把我5年的创业经历写下来,送给还在创业,还在寒冬的你,最后送给你自己。
人一旦有了与命运抗衡的筹码,就无法抗拒内心的冲动。
2014年,30岁,厌倦了给别人打工,手里刚好有点钱和资源。终于,我抵挡不住内心的冲动和自我效能感,开始了这段创业经历。
其实创业和很多人跳槽一样,都是内心对现状的不满。受不了平淡的自己为别人的事业而活,总觉得应该做点完全属于自己的事。这种心态就像租房子一样。即使我有能力租一套200㎡的房子,我还是会选择买一套50㎡的房子,因为50㎡的房子完全属于我。
身边一个创业的朋友问我,“大多数创业者都是梦想驱动或者理想驱动。你是哪一个?”
我告诉他两者都不是。我想追求的是一种自由,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自由。用自己的双手成就一番事业,哪怕我的舞台很小,但只要你能站在我的舞台上,就足够了。其实人很难安定下来。一旦他们有了一些钱,一些资源,一些与命运抗衡的筹码,他们就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和自我效能感,就无法忍受平淡的生活。
为什么有些不想创业的人会选择创业?我觉得我是被逼到那个地步的,比如当时被北大开除后创办新东方的老俞,因为我是被逼到那个地步的。大多数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筹码冲出人生的沼泽,所以还在人生中挣扎。
幸运的是,在我创业之初,我有一个500万人民币的天使。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我做不到,我会卖掉我的房子。每一轮融资之后,创业者的心态都很傲慢,会进入一个傲慢的高峰。现在回想起来,五年前,我创业的时候,当初融了500万,已经导致心态和预期出现了偏差。这件事造成的后果或代价,五年后才明白。
这是什么东西?我觉得是过去整个风生水起的创投圈大家的一个认知错误——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到底是怎么衡量的?
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今年暑假,在线教育企业的作业帮、猿辅导、学而思都投了几个亿,多的时候也投了几十亿,但是最后赚了多少呢?预计投入1亿元换来1亿甚至2亿元的收益,但实际情况是投入1亿元换来几千万元的收益,肯定是亏损的。
既然大家都把投入产出比作为核心指标,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
终于找到了上一代创业者的答案。
上一代创业者创业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投入产出比。他们只是强迫自己思考一件事——投入少或者不投入,能获得高产出吗?他们经常考虑商业的本质,教大家如何赚钱。
柳传志和余一开始没有钱,也没有人会投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靠自己赚钱。所以越是资源紧张,越能逼着机构/创业者去寻找最商业化的东西。
我们创业者往往会忽略商业的本质,考虑到我会先把钱融掉,然后用融掉的钱砸一个市场。
通过两代企业家的对比,已经可以看出大家对投入产出比这个概念有一些误解。
我们这一代创业者普遍忽略了什么?
一般考虑的是,我如何用100万投资商业,获得200万或者300万的收益,这样我才能赢。但其实这背后的很多问题都因为这100万被掩盖了,没有完全解决。
比如:组织问题。创业的时候肯定会保留最好的团队,淘汰不好的,但是有钱了,团队满足于享乐,效率低下。
比如:产品问题。创业的时候考虑的是产品迭代创新,但是有钱的时候通过大量补贴就能有200万的收入。
比如:交通问题。创业的时候会下大力气获取客户和免费流量,但是有钱的时候,好像就可以靠投放来触达用户和获取流量。
业务过程中的问题,似乎都是用钱来解决的,钱已经变得无所不能。
什么时候该谈投入产出比?
也就是你先过了从0到1的阶段。从0到1,你要找到自己的商业本质。从1到10,投入产出比就是解。
以前的观点:货币只是一种生产剩余。
现在的观点:货币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资料。
人们相信是因为他们选择,而不是因为他们相信。
为什么资本寒冬对企业的影响这么大?
从2018年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很多企业其实并没有抓住商业的本质。一旦资金链出了问题,企业马上就会受到影响。但是一个公司一旦从0到1过去了,资本寒冬对他的影响会特别有限。决策者紧缩开支,提高效率,这些东西都会涨。这些都是商业的本质。
从0到1是商业模式探索和建立的关键时期。如果忽略了商业的本质,单纯的认为有钱就可以有收入和流量,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这件事在柊司互联网行业已经很普遍,但是在教育行业,大家还是觉得挺新奇的。Ofo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有一天,我的投资人有天先生告诉我,因为和他一起学习的班级已经上市了,而且他在大班上做得非常好,所以大家都在学习今年夏天在教育赛道上做大班,包括作业帮助和ape辅导。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觉得只有跟谁学,才能做好大班。
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ape咨询已经筹集了大约6亿美元,作业帮已经筹集了大约9亿美元,who has studied with已经筹集了大约5000万美元,并且已经上市。谁获得的融资最少,似乎也没那么糟糕。这是怎么回事?
你评价一家公司的好坏,往往是从估值和融资额来判断,而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想成就一件事,要看创始人、团队、商业模式、战略和执行力,这也包括资源等。大家都把钱作为判断一个公司最明显的标准,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大家对投入产出比的认识是错误的。
今天,市场上绝大多数成功的大公司都彼此熟悉。他们往往不烧钱,而是靠一开始的良好商业模式。从0到1的商业模式是他们自己走过来的。
比如微软是从操作系统、软件、生态起家的,一开始就赚钱,不是靠砸钱。举个例子:卖消费电子起家的苹果也是一样。
当然,还有一个例子。亚马逊的图书业务经营了十几年,亏损了十几亿美元才开始盈利。今天,我们看特斯拉,并不乐观。我们一直在赔钱。现在大家对他的未来都很乐观。要知道只有少数企业是这样的,但现在的情况是,这样少数企业的案例被大家认为是一种常态。
这件事就像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从哈佛退学后创业一样。大家会欢呼辍学创业很牛逼,其实不然。只有少数人是这样的。有一个专业术语可以解释这一点。“聪明人的现实扭曲了他们的立场。”人们相信是因为他们选择,而不是因为他们相信。比如我选择了你,所以我相信你能做到。
[写在最后]
我和我的投资者有一个领域,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如果你感兴趣,我们将在未来不断更新它们。我们可以谈论很多关于教育和创业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