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力理想之光|届美院学子毕业记

核心提示6月,对于毕业生们永远是一个难忘的时间。2022年的6月显然更加特别,不少美术院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已然习惯“云课堂”“云展览”的毕业生们举办了别具意味的毕业典礼,为他们开启新的艺术人生。这个6月尤为引人关注:被称作“千禧青年”的首批“

六月对毕业生来说永远是难忘的时光。2022年6月显然更特殊。很多艺术院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习惯了“云课堂”和“云展”的毕业生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为他们开启了新的艺术人生。

这个六月特别有意思:第一批被称为“千禧一代”的“00后”大学生毕业了。带着新千年的烙印和期待,新一代艺术生经历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北京冬奥会举办等重要时间节点。这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感知历史、融入时代的机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以艺术实力、设计思维和志愿者精神参与其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扶贫、乡村振兴、科技发展、媒体迭代、疫情影响、国际动荡等。必然会成为他们绘画之外的声音去跟随时代,关注社会,描绘生活,感受生活,进而探索艺术的变化。

搭建桥梁,扩大合作,促进就业。

在美院的毕业活动中,很多老师都表达了对这一届学生的特殊祝愿。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影响,他们在校园里断断续续的上课时间,不得不不断调试自己的“在线状态”。随着毕业临近,家居环境很难满足毕业创作所需的各种条件。可以说,在校园里住几年直到毕业都是很不容易的。当2022年毕业季到来时,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个艰难的就业季带来的新挑战。

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统一安排下,为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帮助和支持艺术生迈出走出校园的第一步,各艺术院校在本学期都全力以赴促进就业。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校领导直接带队开展走访企业扩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中国美术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徐绿汀介绍,年初以来,中国美术学院由各大学校领导带队,先后走访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来科技城、BOE等一批重点企事业单位,通过加强政府、学校、企业的合作促进毕业生就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三方共建、共赢、共享。

湖北美术学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重在引导,强在服务”的多项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据了解,该校领导先后走访了20余家企业,通过调研座谈充分了解就业需求,积极为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通过专项行动直接落实就业岗位100余个。学校以毕业展为艺术窗口,主动“请进来”工商界等用人单位负责人,邀请30多位企业、文教界负责人来校观摩交流展览,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据介绍,为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细做实,学校还对20多名困难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院系领导带头走访毕业生宿舍,深入谈心,努力帮助每一位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通过学校的积极引导,有30多人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参军入伍。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校在创业培训、创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已为该校毕业生创办的6家公司申请创业补贴。

▲中央美院毕业季“访企业促就业,院长带你看展览”现场活动。

6月中旬,中央美院推出为期三天的毕业季直播——“访企业扩岗促就业,院长带你看展”。以“巡回毕业展+企业访谈”直播的形式,中美洲党委书记高洪、典、党委副书记等校领导,以及相关学院院长、系主任参与直播,向200余家受邀企业和社会公众讲解毕业展优秀作品,推荐学校毕业生。总共有超过200万人观看了3天的直播。高洪说,中央美术学院培养的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创造力优秀,具有专业审美能力,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基因和时代前瞻性。活动是为中央美院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一座“双向”的云桥。

借力技能,融合技能,勇于创新。

202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格外引人关注,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徐婷介绍,中国美术学院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把就业创业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积极构建与地方、企业深度协同的艺术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3+X”培养模式,加强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同时,重点引导高年级、毕业五年内的学生开展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毕业就业打好基础。

除了在学校获得实践经验,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毕业前的各种就业创业大赛和项目,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也点燃了他们就业创业的激情。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向群介绍,在第十届“艺鹭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网络大赛中,共有75个创新创业项目参赛,400余名师生参与。“大赛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关键环节,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交流和学习平台。”李向群介绍,近年来,鲁美大学生创业中心已经成功孵化了60多个创业项目。沈阳东方龙艺艺术设计有限公司的3D打印项目、沈阳云锦视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VR虚拟现实与沉浸式制作RD项目,成为美院学生勇于创新、深耕细作、借助文理融合实现大发展的典型范例。

中央美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李老师介绍,在中央美术学院与相关企业联合举办的2022年全国艺术类专业创新就业大赛中,主办方邀请了紫龙游戏、小米集团、武视视界、、JD.COM集团、POP MART、英雄游戏等多家知名企业发布产业命题,艺术类专业围绕命题展开角逐。本次大赛共收到来自26个省份132所高校的778件作品,近2000名艺术生参与其中,在艺术类高校产生了强烈反响。

▲ Tik Tok青年艺术家计划

▲小红书《百名青年艺术家夜光计划》

疫情不仅给美院毕业生的学习和创作带来困难,也影响了就业面试和谈判。除了“云招聘”、“云展览”、“云推广”,各艺术院校也在积极利用新兴媒体力量,为美院学子搭建平台,提供“出彩”的机会。比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与Tik Tok平台合作推出“Tik Tok青年艺术家计划”,鼓励艺术类毕业生“你的才华值得被世界看到”。据介绍,一年内,该计划将扶持创作“百万粉”的高收入青年艺术家,为入选艺术家定制专属线上展览,支持建设一年,包括与掌门人线上互动、与画廊签约、打造个人IP、推动商业转型等。,从而获得流量支持和变现机会。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艺术院校和小红书平台联合推出的“百名青年艺术家夜光计划”,也将汇聚线上资源和行业力量,在未来一年帮助100名优秀的应届艺术毕业生成长。

文理融合,创新探索已经成为新一代美院学生的主动选择。许多人在项目实践中表现出对科技前沿和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出多样的风格和大胆的探索。

在今年的比赛中,李向群特意向记者介绍了鲁美工业设计学院力推的皂梦文创工场项目。作为一款专为儿童和青少年设计的盲盒型“趣味香皂”,该产品旨在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提高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健康保护和环保意识。肥皂慢慢融化,凝固在里面的北极熊形象慢慢显露出来。它不仅通过隐喻冰川融化赋予产品一个故事,还可以让用户关注气候变暖、北极生物保护等主题。同时完成清洗和消毒。

▲ X-Vision团队“虫洞”艺术体验展现场

今年获得中央美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的“X-Vision——混合现实艺术风格的引领者”项目,探索并引领混合现实艺术创作,率先提出文旅活动和展览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李介绍,团队多次在国家和省部级比赛中获奖,核心成员聚集了跨高校的新媒体艺术、虚拟现实、图像艺术、3D动画、视觉传达、计算机图形学、艺术理论等跨学科、跨专业的艺术与技术从业者。他们的工作涵盖AR、VR、MR等数字内容的创作,以及线上线下混合的快闪活动、艺术展览、公共活动策划等,通过艺术做出多元的视觉。

在开始之前,保持你的心和力量。

面对困难和挑战,很多同学难免会体验到“冒险岛”的焦虑。所以,此时此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对于美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多年的艺术学习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某种技术上的训练,更是对生活和艺术的全新理解,今天的挑战是未来可期的新征程。

▲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海报

就人生而言,艰辛带来的人生体验,远比浪漫浪漫时代的柔情更有营养。今年中国美院毕业季以“活力”为主题,中央美院毕业展以“装逼”为题,形成了“风景长,眼界大开”的某种呼应。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历程,这样才能看到特定时代和时期的特殊经历和特殊印记。审美杨紫的艺术创作有一种“负重”的持续后劲,这使他既期待又欣喜。“毕业后开始新的征程,希望大家保持一种精神,就是‘决心’二字。国家的发展需要民族有坚强的决心,个人的发展也需要自己有坚强的决心。不随波逐流,不随波逐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挫折,能守住方向。不断用决心塑造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明希望毕业生在人生的海洋中开辟自己的通道。“离开校园后,学生需要更紧密、具体、强烈、深刻、全面、潜移默化地把握世界,用所知所学改善我们的生活,使自己不断前进。”高世明说,无论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或工作岗位,都希望国美人不要陷入“茶壶里的风暴”,更不要抱着远大的目标逃避现实,总以为自己“活在别处”。“对于学艺术的人来说,日常生活就是第一线。我们应该尝试重塑日常生活。”

在中央美术学院在线毕业典礼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丁羽作为教师代表和毕业生分享了一位优秀校友的故事:“三十年前的1992年,一个年轻人带着理想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系。1996年毕业时,他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单位。当时艺术史系的毕业生,他们的同行大多在美术馆、博物馆、专业新闻媒体、美术工作。但他没有气馁。他直接去了一家小公司,当了学徒,在印前阶段操作电脑。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并不可耻。作为一名工厂工人,他学会了所有的印刷技术和生产流程。他开始学习苹果电脑的排版软件,尝试自己设计……”这位为自己的艺术理想而奋斗的中美洲校友,就是今天的杰出策展人,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任何人都不应忽视当下的困境,但艺术的价值在于它体现了人类的精神理想,并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老师的热情播下了闪亮的种子,新一代美院学子走上了前台,艺术的理想之光不会熄灭。

2022年7月10日中国文化报

第一版刊登了一篇专题报道。

生命的力量,理想的光芒——2022届美术学院学生毕业实录

↓ ↓ ↓ ↓ ↓ ↓ ↓ ↓ ↓

编辑:陈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