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为何频繁渲染“中国扩张核武”?专家:美在为自己核武转型发展造舆论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华尔街日报》日前引述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由于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的评估发生变化,中国加快了核武库的“扩张”。这是美方对所谓“中国核威胁”的最新炒作。中国核战略专家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当局利用媒体大肆渲染中国核力量的最主要目的,是为自己核武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制造舆论以及增加国防预算做铺垫。

报道引述一些消息人士的话声称,中国的核武库扩张努力早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前就已开始,而美国对直接卷入乌克兰战争的谨慎态度很可能促使北京方面更为重视发展核武器,以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中方认为,加强核武库是阻止美国直接卷入台湾问题潜在冲突的一种方式。

消息人士还称,在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领导下,美国对华政策正变得强硬。中国核能力落后可能只会让美国不断加大对华施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卓华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华尔街日报》此次再炒“隔夜饭”,主要背景是拜登政府的核政策即将正式发布。3月29日,美国国防部已经向国会提交了《核态势评估》和《导弹防御评估》等文件。卓华说,去年以来,包括前国防部长佩里在内的很多民主党前高官和科学界人士曾联名呼吁拜登政府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拜登政府此前也表示可能会推动在“核宣示政策”中降低核武器的作用;而共和党保守人士则主张继续维持“战略模糊”的核政策以保持最大威慑。

卓华认为,在此背景下,《华尔街日报》的炒作就有三方面意图。一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需要。《华尔街日报》是共和党的舆论阵地,可以给民主党施加压力。二是美国的黩武需要。虽然面临资金压力、民意反对、民主党政策惯性等障碍,但拜登政府事实上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核武器现代化项目,总体方向是在推动核武器的实战化,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打破核禁忌。美国需要借“中国威胁论”为自己任性的“核自由”寻找正当性。三是对华遏制需要。美国当前的遏华战略是全方位的,在核问题上采取措施是自然而然的。

美方近期已非首次炒作“中国扩核”议题。上周,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理查德在一场闭门听证会上告诉国会议员,中国战略和核武库的“惊人扩张”对美国而言是快速升级的风险。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核战略专家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美方对中国“核武器扩张”的指责完全是无中生有,无稽之谈。核武器发展的规划,是一个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怎么会让美国随便得知?

这位专家进一步指出,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是根据国家核安全需要确定的,这些规划和计划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可能因为上个月乌克兰危机爆发,下个月某个意外事件就随意、随机地进行修改。“美方近来频繁渲染中国核武器扩张,主要是为了自己核武器下一步的转型发展做铺垫。该国武器系统需要更新,上世纪60年代服役的‘民兵-3’洲际导弹需要淘汰,目前又在研发新型‘哨兵’洲际弹道导弹系统,加紧制造‘中国核威胁论’的目的,让世人一目了然。”

该专家的分析在“美国之音”11日的一篇报道中得到印证。这篇题为“拜登政府计划取消‘海基核巡航导弹’引发热议”的文章报道称,“美军将领已警告中国正以惊人速度扩张其战略及核力量”,而拜登政府在上月月底提交的2023财年国防预算中,提高了核武器现代化改良的支出,却取消了“海基核巡航导弹” 的项目研发,引发各界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美国正在加快推进对陆基导弹、潜射导弹和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核力量的现代化改造。拜登政府提出的2023财年8133亿美元国防预算包括509亿美元的核武器支出,比2022财年的要求增加77亿美元。

军事专家宋忠平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所谓“海基核巡航导弹”是指利用巡航导弹来运送战术核弹头,对目标实施打击的一款导弹。美国计划增加巡航导弹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核打击的多样性,希望能有更多手段来实施对目标的战略威慑。“当前关于海基核巡航导弹取消引发的争议,本质是关于美国军费,尤其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经费的再分配问题。此外,美国军火商也不希望把特朗普时代上马的项目取消,这将严重影响军火商的利益。”宋忠平强调,无论“海基核巡航导弹”是否上马,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