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沈阳大帅府来了一位台湾商人,问售票员:我不用买票了吧

核心提示作为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的一生不可谓不惊人。他参加过甲午战争,后来落草为寇。风云际会之时,张作霖摇身一变又成为一方军阀,甚至一度控制北洋政府。张作霖成功的背后和日本也有着密切的关联,但他最后也因为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利益相冲突而被设计谋害

作为著名的东北王,张的一生是惊人的。他参加了1894-1895年的中日战争,后来成了亡命之徒。

在暴风骤雨之时,张突然成了军阀,甚至一度控制了北洋政府。

张的成功与日本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最终却因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利益冲突而惨遭杀害。一代猛男死了,但关于他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作为一个军阀,张有许多妃子和十四个孩子,其中八个是儿子。张最出名的儿子是少帅张学良,他因“Xi事件”成为民族英雄,以纪念后人。

2007年,一位张家后人回到大陆,为人们开启了一段故事。

2007年3月,沈阳大帅府博物馆外,突然来了一个中年人。他穿着一件笔挺的风衣,乍看之下是个显赫的人物。

那人来到售票窗口,笑着用台湾口音对售票员说:“我是来祭祖的,不用买票。”

可能是不习惯台湾话吧。起初,售票员没有拐过这个弯,没好气地说:“谁想进去都得买票。”

但很快她就意识到了什么,于是疑惑地问:“你爷爷?是吗?”

这时,穿风衣的男子说:“我爷爷叫张,我叫张鲁士,是的儿子。”

听了这话,指挥一脸惊愕,她赶紧去找馆长汇报。当博物馆馆长张莉知道张学良的后人回来了,他起初非常激动,但随后他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策展人张做出这样的表现并不奇怪,因为这并不是张家后人第一次回到沈阳。早些年有过一次,但那次是个大笑话。

原来,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个自称是张的第九个儿子的人,想要继承家族企业。

当时这件事在沈阳引起轩然大波,但时任馆长杨敬华在看了大量资料后做出最终结论:张根本没有第九个儿子。得知身份被否定,该男子还将杨主任告上了法庭。

后来公安机关查明,这个所谓的张雪中,真名叫张忠诚,1993年改名换姓,后又行骗。身份暴露后,张忠诚匆忙撤诉,随后销声匿迹。

往事历历在目,我不禁对策展人张莉不留个心眼。不然会闹出笑话,博物馆也丢人。

但张莉仍必须严肃对待此事。如果对方真的是张家后人,博物馆不接收,会被批评。

因此,张莉客气地邀请张鲁士到办公室。寒暄过后,张鲁士自报家门:“我是张家第一个去大陆寻根问祖的后人。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连爷爷的坟在哪里都不知道,只知道大帅府在沈阳的线索。”

张鲁氏接着说:“我冒昧来帅府,是因为我事先联系的同伴行程有变。”

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试探地问他,“你说你是张的孙子。你有什么证据?”

那人想了想,从他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证明,递给张莉。然后他说:“我匆匆赶来,什么都没带,只有这张‘台湾通行证’。不知道行不行?”

张莉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张鲁氏的名字。

作为大帅府博物馆的馆长,对张一家的情况了如指掌。他知道张鲁氏提到的,是张和夫人寿的儿子,也是张的第六个儿子。

如果人家说的是真的,那自然是好事。这是张家几十年来第一次真正回家祭祖,势必引起轰动。

但是,仅凭一张台胞证不能说明问题。张莉随后与张鲁氏谈论了许多张家的往事。

张氏家族的起源始于张,一个略显冷漠的东北汉子,当过兵,打过仗。他曾是北洋舰队的水兵,后来落草为寇,成为啸天山脉的土匪头子。

借着辛亥革命的“东风”,张也拉起了自己的班底,不出几年,就成了一家独大的军阀,号称“东北王”。

冯至战争后,军阀占领了北平,张实际上掌握了全中国的权力。

但好景不长,因为日本要吞并东北,而张自然无法交换自己的基本盘,双方矛盾激化,导致了“皇姑屯事件”。

当时,张命悬一线,他最器重的儿子张学良还在天津。一旦张死了,东北就没有人来主持大局,沦陷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女人站了出来。她是张的五姨,也就是张鲁氏的祖母寿夫人。

寿夫人是张父的尊称。她本名寿一,后来随夫姓,被称为张寿一。在古代,军阀富翁有一个妾是很正常的,但张的五姨太是一个大姨太太。她是前清朝黑龙江将军寿山的女儿。

庚子之际,寿山誓死抵抗沙俄入侵:军队若推翻,必死无疑!

后来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寿山很丢脸,命令儿子开枪自杀,儿子忍无可忍,只打了他的手臂。然后,寿山又躺在棺材里,让士兵枪毙了他。直到那时他才殉难。

有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父亲,他的女儿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出身武将世家的张守义,就读于奉天省立女子中学。除了继承了祖辈的刚烈风范,她还是一个才女。

这样的女人完全配得上更好的婆家,但她最后还是嫁给了张,成了他的小妾。

原来,张之前虽然有四个老婆,但他的几个老婆,要么年老体衰,要么平淡胆小,要么幸运短命,都上不了台面。张一直想找个长得好看的女人,又有学问又有礼貌,还能当堂上的大家闺秀。

徒劳无功,张终于在奉天省立女子中学的毕业典礼上见到了寿一。他立刻被这个女人吸引,以至于坐在台下都忘了鼓掌。

终于,拥抱了美女张。事实证明,张守义确实符合张的需要。她对内很会调和家庭矛盾,对外也多才多艺。因为张守义的聪明,张几乎独自一人宠爱她。

在张的特殊宠爱下,寿夫人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张、。

张鲁氏的父亲,是张的第六子,寿夫人的次子。

张对张首晟的痴迷不止于此。张家历来有个规矩,就是“妻妾不得干预政治,不得私自求人,不得安插亲信”。

但这一位是张守义的例外,张守义推荐的人,张左林都会重用。

有一次,张守义去营口,找到一个叫栾桂田的人,他很会算账。回来后,他被推荐给张,张二话没说就邀请他去当军需官。

不仅如此,张外出视察时,还经常带着五姨,甚至请她给官兵讲课,可见张对她的重视。

张驻京期间,也是张守义奔走于北平与奉天之间,为张接待客人。同时,他还得处理家务,以解除张的后顾之忧。

因为张首晟的种种作为,她赢得了整个政府甚至外人的尊重。人们称她为“寿夫人”,又叫“二把手”,可见人们对她的认可。

寿夫人掌管张家事务多年,最著名的是为皇姑屯事件安排丧事。当时,日本人急于知道张是否死了,以便决定是否立即入侵东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是寿夫人下令秘不发丧,并让大夫每天照常给张送药,而只有寿夫人和她的丫环可以出入镇上。

与此同时,寿夫人还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说张只是受了伤,需要在府中休养。

此外,她还连夜给天津的张学良发电报,要求他返回奉天主持大局。

当日方派人打听消息时,寿夫人热情款待了对方,并拿出香槟酒祝张早日康复。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寿夫人迅速稳定了局势,为张学良接管东北军赢得了时间,避免了一场纷争。

传闻张,回国后知道日本人杀了他,临死前留下遗言:“打!”就是要张学良为他报仇。

在另一个版本中,据说张临死之际,告诉小,“告诉小以国家为重,努力工作。我的臭皮囊算不了什么。”

但张鲁士在与张莉的一次谈话中说:“奶奶告诉我,爷爷受伤后被抬回了小清楼,一直昏迷到去世,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张死后,东北军就交给了张学良,寿夫人也退居二线。九一八事变后,寿夫人迁居天津,后举家迁往台湾省。

至于张鲁士,1956年生于澳门。他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直到他五岁时,他的家人才搬到台湾省。

据张鲁士说:“我父亲在澳门做了很多工作,当老师教中文,当篮球教练。此外,他还对建筑感兴趣。我父亲在澳门监管了很多建筑。”

起初,张鲁氏对他家的过去一无所知,家里总有些客人。他们都尊称奶奶为“寿夫人”。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会有一个叔叔来家里做客。

在张鲁士的印象中,这个叔叔很善良,很爱年轻的张鲁士,所以张鲁士对叔叔有好感,但不知道他的过去和他的情况。

直到小学二年级,张在一本历史教科书上看到一幅插图,是关于皇姑屯事件和张的图画。

张鲁士立刻被照片上的人吸引住了,因为课本上的张左林和他爷爷挂在家里的照片几乎一模一样。

带着好奇,张露诗回家打听奶奶,寿夫人把家里的往事都告诉了张露诗。

这一刻,张鲁氏如梦初醒。他的爷爷原来是张,春节回家的叔叔是张学良。

但此时的张鲁氏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身份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当张鲁氏的身份被老师同学知道后,很快就被孤立了。

后来历史课讲到“Xi事件”,老师生气地指着张律说:“你,去操场上站着!"

带着不解和委屈,张吕居然在操场上站了一节课。后来他问同学:“老师上课说什么了?”

但他的同学只告诉他:“你最好别问。反正老师也不好讲。”

原来国民党战败台省,他们一直把当年张学良发动的“Xi事件”归咎于此,让很多人对张学良恨之入骨,连张家其他后人也受到牵连。这次张律上课的经历只是一个开始。

从学校毕业后,张鲁士选择了当兵,他的身份也被领导和战友知道。当了几年兵,张鲁士只能做一些后勤管理工作,连摸飞机的资格都没有。平时,战友们都和他保持距离。

“部队”的生活是如此的窝囊,张鲁士选择了“退役”,准备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拿到麻省理工的建筑学学位后,张鲁士以为自己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但后来找工作的时候,还是处处碰壁。人事部的工作人员甚至讽刺地对他说:“你是张学良的侄子。还需要工作吗?”

接连的打击让张鲁士灰心丧气,他不得不再次改变人生道路,转向金融行业,然后在花旗银行找到了工作。

这一次,他的工作进展顺利,而他的爱情生活又遭受了一次打击。张露诗遇到了一个女孩,热情地追求她,成功地赢得了她的芳心。

两人相恋已久,随着感情的升温,终于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谁知,在会见对方父母时,女方父母得知他是张学良的侄子,立即反目成仇,说:“我女儿不能嫁给张学良的后代!”然后,张鲁氏的恋情告吹。

连续的挫折让张鲁士感到无比的憋屈。他想不通。他作为张家的后代不应该有更好的生活吗?张家就这么不堪吗?

当他把这些委屈告诉他的祖母寿太太时,寿太太开导他说:“作为张家的后代,没有什么可耻的。挺起你的脊背,你应该骄傲!”

不久,张鲁士去找他的叔叔张学良谈话。当时张学良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腿脚不便。张鲁士本来是要扶他上二楼的,张学良拒绝了,告诉他:“张的人帮不了!”

挣扎着爬到二楼后,张学良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会儿。这才告诉张鲁士自己的过去。

谈起Xi安事件,张学良告诉张鲁士,“如果让我重来一次,我还是会做。”

也是在这一刻,张鲁士似乎明白了,张家不是“汉奸”,张家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道德做事,不要管别人的看法。

从此,张鲁士的心态好了很多,开始专心工作。很快,深谋远虑的张鲁士发现,花旗银行过于专注于大客户业务,反而忽视了小客户群体。

于是,张鲁士借着跑业务的机会,开始和很多小银行谈合作,这让他积累了很多人脉。

不久后,张鲁士接触到高尔夫杂志,让他嗅到了商机。张鲁士大胆辞掉老工作,开了公司,办了高尔夫杂志。

这项业务与航空空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张鲁士必然与航空空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

起初,张露时确实赚了不少钱,但因为“911事件”,世界航运空行业受到影响,张露时的公司损失惨重,不得不宣布破产。

创业失败的那段时间,张鲁士不知所措,不知何去何从。直到2007年3月,一个香港商业团要去东北考察,才唤醒了张鲁士的夙愿,那就是回家看看。

事实上,在晚年,张学军多次告诉张鲁氏,他将有机会回大陆给你祖父扫墓。

父亲的愿望,张鲁氏一直记在心里,却一直没有机会实现。但这一次,张鲁士觉得自己离从未谋面的故乡很近了。

他一走,张鲁士马上办理手续,随香港商务代表团出发,经香港、武汉、长春、哈尔滨,最后到达他向往的沈阳,那就是我们开始的场景。

和张鲁士谈了很久,张鲁士选择相信他,虽然他拿不出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随后,张莉带着张鲁士去参观大帅府。

从张莉口中,张鲁士得知大帅府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让他非常感动。

尤其是看到张学良高大威武的雕像时,张鲁士几乎落泪。他没想到他的叔叔在大陆有这么高的地位,想到他早年在台湾省的经历,他感到很难过。

参观完大帅府,张鲁士还提出去看看祖坟。张家的祖坟在盘锦市大洼县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埋葬着张的父亲张有财和二哥张。

至于张左林,他被单独安葬在凌海一马坊公墓,而不是张学良为其父修建的元帅林。

因为张突然去世,林元帅被张学良匆匆修好,但也是金碧辉煌。张下葬后不久,日军占领了元帅府,并移动了张的坟墓。

在几个朋友的争论下,日军同意将张安葬,但为了严格控制局面,只能葬在驿马广场。

此时,张已经去世九年了。一代枭雄张就在这样的恐慌中结束了。

来到一马坊后,在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张陵园的情况后,张鲁氏流下了眼泪。在给爷爷献花的同时,他也热泪盈眶,喃喃自语了几遍。

敬酒仪式结束后,张鲁氏郑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久久地拥抱着张爷爷的墓碑,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祭扫结束后,张鲁氏终于完成了一个心愿,但他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在家乡四处游荡。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张露诗确定了自己回乡创业的想法,或者从事自己之前的高尔夫杂志行业。

他的公司启动后,生意确实不错,但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问题。东北的气候条件很特殊,冬天太长,限制了高尔夫活动的开展,所以他的公司业绩很不稳定。

最后,张鲁氏放弃了这个行当,开了几家餐馆,后来又做起了“钟茶”的生意,很快就积累了不少财富。

如今,张鲁氏已经拥有上亿身家,定居上海,也算是完成了祖上的夙愿。

对我们来说,张学良是民族英雄,但对国民党来说,他是造反派,这给生活在台湾省的张氏子孙带来了很多苦恼,张鲁士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无论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工作,张露诗都因为家庭背景而受到歧视,甚至和初恋分手。

可以说,张鲁氏的前半生,是被家庭挫败的。但一个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命运终究要靠自己去改变。

重新审视家族历史,张鲁氏不仅走出了阴影,还成就了一番事业,这也是可圈可点的。

回乡的经历对张鲁氏影响很大。大陆对张家祖坟和故居的保护,感动了这个张家的后代,体现了我们大陆对张的历史贡献的肯定和对他们家族的尊重。

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还是希望这能作为两岸人民最终团聚的引子。

参考资料:

2010年张鲁士侄子的家乡赵洁之行

《张学良之侄张鲁士:张家在世纪中的漂泊与离散》,出版名

质疑历史:对话陈思张学良之侄张立世-标题

张著《孙揭开家族世纪之谜:张鲁氏口述》-出版名称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