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江苏网-从1983年的11家民营企业到现在拥有世界第一的光伏产业,积极打造“智能传感小镇”。龙塘的40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苏南模式的缩影,更是中国融入全球化、影响全球的缩影。
该镇培育了塑料工艺厂、农业机械厂等一批优秀的乡镇企业。本网发布“龙虎塘镇故事,改革开放的先锋实践者”系列报道,讲述常州风云老企业家们拼搏进取的精彩故事。
时代的先行者:带着农民的勤奋和企业家的豪迈。
87岁的陈是改革开放后龙虎塘第一代成功企业家,也是龙虎塘产业实体经济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业小镇,到工业实体经济的重要之地,龙虎堂的发展故事要从改革开放说起。”陈对说:每座山上开道,每条水上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龙塘人勇于争先,务实进取,闯出了一条新路。
1976年,陈被龙虎塘乡党委调到加工厂任厂长。当时他只能从事一些副业,勉强维持工厂运转。“那时候做面、做米、做油都赚不到钱。”如何解决这一困境?陈想到他的一个同学是常州国棉一厂的供销科长,就找到了他。从同学那里得知,有一种日本进口的塑料管,很有市场前景。因此,陈计划购买生产塑料管的设备,但生产资金从哪里来呢?头脑灵活的陈还是找到了一厂,由他垫付货款,购买设备,设计模具,第一批塑料管就这样生产出来了。
一根小塑料管要80美分,但成本只有5美分。巨大的利润空让加工厂一下子扭亏为盈,有了丰厚的“家当”。1981年,龙虎塘加工厂增加了一个塑料工艺厂。
80年代,改革发展艰难。当时新厂建在塘桥电机厂的南边,但是在建新厂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没有电。“我真的在尽全力克服困难。”陈回忆说,新厂房和隔壁厂房之间有一条河,于是从隔壁厂房接了一根电缆,从河下穿过,给塑料工艺厂带去了电。
1982年5月,塑料工艺厂从加工厂分离出来,陈调到塑料工艺厂任厂长兼党支部书记。虽然是厂长,但供销、发货、送货都要亲力亲为。
1983年2月,龙虎塘公社公司办公室与企业签订了包干合同,调动了乡办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为龙虎塘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春风。
“起初,厂里的业务主要来自郭敏一厂。后来一个副厂长和上海外贸公司取得联系,从国外进口原料。我们考虑把生产中多余的原材料卖掉,从中赚取两倍的差价。后来常州第一服装厂也成了我们的客户,他们的衣架都是我们生产的。”陈对说:
业务的扩大,利润的爆炸式增长,让塑料工艺厂蒸蒸日上。工人也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一下子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陈作为的厂长,每月的基本工资是50元,但是因为工厂超额完成了指标,浮动工资增加了两倍。那时候他每个月能拿到200块钱。“这个工资水平在当时是很高的。”陈自豪地说。
时代潮流引领者:从麻雀到凤凰,适应环境,勇于创新。
1984年,戴六官接过接力棒,被调到塑料工艺厂任厂长,迎来了塑料工艺厂的又一个鼎盛时期。他回忆说:“工艺厂刚开始的时候,没有磨具。我们随后成立了常州锻造总厂龙虎塘分厂,并自主开发生产。没有塑料容器,我们成立塑料容器厂,塑料加工工艺自给自足。当时三个厂有四百多名员工,年利润达到三四百万。”
回想起当时办企业的风光,戴六官的眼里流露出一股浓浓的能量。
“在20世纪90年代,汽车很少见。我们的塑料工艺厂先后购买了10辆汽车。1986年,我们上班打卡。这是我当时从上海学到的管理经验。
这一时期,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合资企业浪潮逐渐兴起。但当时外部环境还是比较封闭的,如何为自己争取出口权,闯出一条新路?
1992年,武进塑料工艺厂率先中外合资,填补了龙虎塘镇中外合资的空白。
戴六官回忆,当时采用的是“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这种高效率、高速度的发展方式,点燃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熊熊烈火,龙虎塘的产业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两头在外,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使龙虎塘成为苏南改革开放的典型地区之一。
“企业要发展,技术是核心,市场是关键!”敏锐的龙虎堂人也在摸索中总结了两条经验。
“1983年,我的月薪是45.20元,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当时塑料工艺厂工人的年终奖已经达到三四百元,在当时已经很了不起了。”戴冠回忆,当时龙虎塘人率先尝到了改革开放的甜头。
从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间,龙虎塘街道先后引进外资企业29家,国籍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1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产品包括机械制造、纺织印染、高档自行车、纺织服装、钢铁工具、橡胶制品等22个品种。1998年,常州大华锁厂、常州华达化工厂、常州张裕化工厂获得进出口权。
和戴六官一样,一代又一代的龙虎塘人前赴后继,他们的奋斗带来了一场艰难的从贫穷到富裕的迁徙,最终汇聚成“龙虎”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