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一个故事,品牌公司更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而作为新闻媒体出身的原思念创始人非常喜欢在媒体上讲故事或借助媒体传播故事,一讲就是23年。
而李伟所讲的故事总能借助媒体引起大众的共鸣,这个迹象表面思念食品公司一直在做一件大事,甚至从创业之初就奠定了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哪怕现在的接班人是思念创立之初就跟随李伟多年的王鹏,也一如既往的将思念这个品牌故事不断的延伸和扩散着,深深的植入亿万寻常百姓家。同时李伟依旧在延续他的江湖故事,并未停止。
可以这样评价李伟,如果少了李伟,现在的冷冻食品行业可能要滞后发展5-10年,至少由于他的存在,加速了冷冻食品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这篇文章有点长,小编将带给大家一个还原历史真相的创业故事。
文章涉及到李伟与王鹏的故事,也有李伟与三全陈泽民的江湖恩怨,也有李伟为什么要做餐饮品牌的起因故事等,让我们一起深层次的扒一扒李伟的故事和速冻食品行业发展历程的历史故事。而小编我只是想借着这篇文章的观点和故事,启发大家新的思路和想法。
李宗盛有一首歌叫《山丘》,传遍大江南北,特别是在30岁以上的中年人群中非常火。
少年不识李宗盛,听懂已是曲中人。
而如今,李伟已50岁了,越过山丘,也撕下了“思念的”标志,全力以赴打造千味央厨品牌,甚至准备IPO将其上市,也成功兑现了跟随他多年,立下无数丰功伟绩的王鹏团队的承诺——将个人思念股票出让给王鹏团队,思念去李伟化。
如今的思念集团,有两个核心人物一定会感谢李伟的知遇之恩和栽培之情,一个是李晋洲,引领开创思念小汤圆和灌汤水饺研发第一人,一个是现在思念集团的董事长王鹏;另外一个对手就是三全陈泽民和陈南父子两人,是李伟的出现,大大加快了三全的大发展历程,以前数载开着拖拉机,后面终于开上了奔驰快速发展。
留给全国人民的思念却依旧挥之不去,正如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年仅29的李伟创立“思念”品牌,一是为了庆祝97香港回归,正式踏入速冻汤圆行业,二是汤圆代表团团圆圆的美好希望之意。
李伟,郑州的一位商业大佬,“曾经是拥有最多上市公司”和“拥有最多退市公司”的河南老板——思念食品、黄河大观、祥龙四五,财富位列郑州前十大富豪榜,且依旧是最有潜力冲击郑州新富豪榜首的最有潜力人物,如果千位央厨IPO成功上市的话。
从思念品牌创立之初的1997年,王鹏就跟随思念品牌创始人李伟多年,2013年后思念实际总舵手,为思念的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如今思念的最大股东和董事长。但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李伟创始人对营销广告方面的大手笔投入和策略。
1月29日,思念品牌携手脱口秀演员王勉,在线上发布了一支形式清奇的音乐MV——《有人思念就是牛》,将父母的唠叨与思念品牌名,巧妙地进行了一次深度捆绑。
一句“要拥有多少成就才算牛,回过头,有人思念就足够”,进一步反哺了此次品牌传播主题:#有人思念就是牛#。可以注意到,在画面上,品牌以萌趣的生肖IP做呈现,把父母的思念与品牌名称上的思念做串联,在应景牛年的同时,一语双关的巧妙方式也强化消费者对思念食品的品牌认知。
2014年继联合赞助《爸爸去哪儿》、《中国达人秀》之后,思念食品宣布与东方卫视合作,独家冠名中国首档喜剧真人秀——《笑傲江湖》等一系列广告大手笔投放。
2020年,《有翡》自播出以来热度一再攀升,在年轻群体中非常受欢迎,成为年度当之无愧的爆款电视剧,而《巡回检察官》《流金岁月》等聚焦全年龄群体的爆火也让更多消费群体透过剧集更好的了解到思念食品这个国民品牌,思念在品牌推广和传播上是重金不遗余力的发力,老少通吃。
作为记者和新闻专业出身的李伟,虽不懂技术,却深谙媒体的力量有多大,作为小老板出身的李伟,虽然没钱没资源,却深谙营销之道和人性驾驭之道,一切都能为他所且相互成全对方。
正如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罗伯特·希勒2020的新书《叙事经济学》中阐述的观点:
一旦企业家掌握了营销商业波动的集体情绪密码,就能够把产品的价值回归到客户真正需要的价值区间。
具有同理心和感染力的广告和故事传播,更能打动消费者,获取与现在和未来消费者对话和连接的可能。
1997年李伟才刚刚在同一条街的斜对面陈泽民所在的三全食品旁建立新厂房,就于次年98年的5月份,在《大河报》上发重金求人才。
“谁要是会做汤圆的人,我们给他50万元”,一掷千金是李伟的豪爽的个性,接下来小编依旧会写他如何用钱散财聚人的故事。自然这则广告在当地以纸媒为主要新闻载体的年代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吸引了不少人,包括吸引了当时赫赫有名的郑荣速冻食品厂的厂长李晋洲等一批精英级技术牛人和管理人才主动上门,特别是国企厂长李晋洲,直接带来20多号精英。在当时的速冻行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圈内人从此也不敢再小觑这个初生牛犊,一掷千金的李伟,连同思念,名声不胫而走。
要知道,1993年研发的第一颗速冻汤圆的陈泽民创办的三全就在李伟思念的隔壁同一条街上,抬头不见低头见。逢年过节,看着陈泽民三全厂车水马龙,甚至排队抢购的汤圆出货场景,怎么不心生羡慕。
而在98年前,李伟还是一个无名小辈,没钱没势也没资源,甚至可以说在1990年从郑州大学新闻系毕业到1996年的6年间一无所获,过的是相当落魄。
当时李伟20多岁,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并无什么梦想和想法,只要哪里有钱赚,哪里有点机会就钻哪里去,是不太安分的一个年轻人。
公务员和记者对于他来说,工资低,没啥前途,爱折腾,卖过芝麻糊,开过电子游戏厅,还卖过牛仔裤,都没赚到什么钱,只是培养了李伟做生意的一点感觉而已。
直到1996年李伟才真正发现一个大机会。当时联合利华生产的和路雪冰淇淋开始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热销起来,百乐宝、可爱多、梦龙、千层雪等冰淇淋一支竟然卖到4块左右,利润空间相当巨大。小编作为80后,那会儿在农村和城镇才最多见过5毛、1元一支到冰棒,4元一支的可是奢侈品了,就更别说4元一支的雪糕了,哪怕放在如今,也算中档冰淇淋。
而李伟发现这是个绝大的商机,他胆子也非常大,想做郑州的总经销商。当时的和路雪刚进入中国市场,也仅仅在一线城市才销售,郑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和路雪根本还没有在考虑的市场范围内,觉得高端冰淇淋还不适合二线市场,自然对方对他根本就不理睬。
李伟发现这个是巨大的赚钱机会,自然不会轻易放弃,先后跑了北京不下10次,对方也被李伟这倔强和坚持感动了,和路雪终于松开对郑州市场进行评估和考察。
本来李伟之前做生意也没赚到什么钱,10多次来来回回跑北京也花销得精光,听说和路雪终于要来郑州考察,硬着头皮找朋友借了2000元“巨资”,在郑州当时最豪华的酒店宴请对方吃饭。听说和路雪这帮过来考察的领导爱足球,拉着一帮朋友,投其所好,借着高度酒精的热度吹捧对方,酒杯一轮一轮的碰撞中,对方心花怒放,对李伟这帮人的热情招待甚是满意,决定给予这个一无所有的小伙子一次机会。
对方和路雪也对李伟礼尚往来,给他当地建了上千立方的冷库,还给他免费配5台冷冻车,自然李伟也在1996年短短一年的夏天就赚到了人生第一桶丰厚的资金。
这是李伟会做人,会经商,会结交人脉的一次小小的试水,也正是为其步入速冻行业埋下了伏笔。
好久不长,到了秋冬,冰淇淋就进入了淡季,这些冷库、车辆和人员就都闲置下来了。
而1992年的陈泽民开始也是经销冰淇淋,而后也苦恼于冬天冰淇淋的淡季没生意,一次哈尔滨的意外出差,发明了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从而1993年创办三全食品。
陈泽民1993年研发的速冻汤圆,在超市的试销成功,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年时间,三全汤圆就畅销全国市场,96年冬天生意清淡的李伟,望着同一条街的三全厂,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他打起来了三全生意的主意,因为当时三全如日中天,短短三年时间汤圆产值已过亿了。
看到来来往往送货的车辆,李伟就主动上去端茶倒水,递香烟,套近乎,打探消息。慢慢的,李伟结识了李伟的大儿子陈南,有事没事拉着陈南吃饭喝酒,加上年纪相仿,又是隔壁邻居的。
一回生,二回熟,年纪都相仿,自然共同语言多,称兄道弟了。陈南当时年纪轻,不是社会深浅,对李伟这个兄弟也无任何保留,将他老爸陈泽民的整套做汤圆的技术和设备采购等机密信息悉数告知李伟,李伟获取到一手商业情报后大干快干,马上就建立起了速冻汤圆生产线。
而因为刚刚步入速冻汤圆生产行列,不懂技术,也没销售渠道,周转资金也不怎么足,人家也根本就不认他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品牌。
1998年元宵节的前几天,开足马力生产的思念汤圆库存达到了几百吨,由于没有啥名气,根本就卖不动。而隔壁的三全,工厂门口等着拉货的车辆排了足足有一两里地,经销商不仅要排队等生产计划,还必须现款现货。三全开足了马力,加班生产,产能满负荷生产,依旧满足不了经销商的需求,不能按时提货。
看着满仓库的汤圆无人问津,李伟心急如焚,决定“虎口夺食”,他派出王鹏等销售人员跟踪这群排队提货的经销商们,到他们入住的宾馆,找经销商谈合作;
王鹏等销售人员按照李伟的指令:思念有货,价格更便宜,还可以赊账。自然等不及的经销商们决定试一试,赶紧拿货回去赶在元宵节前卖。一旦市场接受了,后面自然生意就来了。借助现在这招“免费”的互联网生意招数,思念汤圆才终于卖出去了。
他自己也知道这不是生意长久之计,毕竟比起爱研究捣鼓且年纪颇大的陈泽民来说,他还是个学生。因为他根本不懂技术,无论如何都拼不过三全,从他虎口里抢食只是一时运气而已。估计那会儿陈泽民痛骂了他儿子陈南一顿,得找李伟秋后算账了,毕竟是这么明目张胆的在他眼皮底下抢客户,放谁都会火冒三丈,没趴了李伟的皮就是三全的客气了。李伟与陈泽民的这个梁子就这样结下了了。
但毕竟这是商业行为,不存在道德不道德的伦理问题,要知道为了研发塑料花,当年的李嘉诚还卧底工厂偷学生产技术呢。
这就有了思念李伟前文花重金求人才的故事,因为技术这块已被陈泽民封杀,李伟无技可施。
重金请来的李晋洲等人,果真也没有让李伟失望,他们对思念的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在国内率先研发推出10g的玉珍珠、黑珍珠等小汤圆,打破了多年来以三全等为代表的30g大汤圆一统江湖的局面。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创新举动使得思念汤圆在全国市场一炮而红,产品也出现三全汤圆一样供不应求的局面,毕竟当时的汤圆产品结构非常单一,而思念丰富了汤圆的产品结构,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1999年,短短1年时间,思念全年销售额就达到了8000多万元,净利润实现2000多万,这个时候思念在市场上菜终于有了一席之地,站稳了脚跟,而这距离建厂生产汤圆还不到2年时间。
这次人才引进创新带来的丰厚利润,让李伟意识到,跟随在三全强大对手的后面,也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也挺多是顺手捡了三全现成的客户,不断创新才能超越三全。
李晋洲等人也不辱使命,接着又研发出小小珍珠系列的小汤圆,又一个20年的经典思念小圆子汤圆诞生,持续到如今依旧火热。
借鉴开封灌汤包的制作工艺,全国首推灌汤水饺,新品一经上市,就畅销全国。
李晋州等人的加入,一举奠定了思念中国“速冻水饺大王”的地位,首次超越三全。非常多的思念经典款水饺均出自李晋洲之手,乃至现在依旧口碑非常好。甚至出现市场上经销商等的评价:“思念的灌汤水饺是市场上唯一一款公认的口味最高,性价比最高的水饺,无任何厂家和品牌可以对比”。
新闻传媒出生的李伟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和广告效应,紧接着1999年-2000年,李伟找到因《思念》歌曲走红的毛阿敏,花了100多万制作了思念首部广告片,又花费300多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中播出,借助毛阿敏的名人效应,思念汤圆和水饺很快就成为全国名牌产品。
品牌效应和广告投入产出比也相当高,从2003年春天开始,思念的广告持续围绕“速冻食品专家”这一大的焦点概念而深化传播。在品牌战略上是心无旁骛地“做专家”,在品牌营销上是专心致志地“卖专家”,在品牌传播上则是一心一意地“说专家”。
2006年8月,在结束的“速冻食品品牌消费者认知调查”,其数据显示,在全国六大城市3000个有效样本量中,思念的品牌知名度在所有被访速冻食品品牌当中为第一,高达89%;
而提起思念想到“速冻食品专家”的被访者占所有样本量78%,提起“速冻食品专家”就想到“思念”的被访者则占75%,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证明思念就是“速冻食品专家”,“速冻食品专家”就是思念的品牌认知,思念几乎成了“速冻食品专家”的代名词,而这一强大的市场认知将继续帮助思念强化牢不可破的领导地位,这从另外一个层面也验证了思念是中国速冻食品市场第一品牌,名不虚传。
世上无神话,但市场有奇迹,而短短几年时间,思念取得如此成绩,不外乎稳稳抓住了市场大需求,并重金引入人才,且成功借助传统媒体的广告效应一举奠定成功,不得不佩服李伟的胆识过人之处和经商才华。
年轻气盛的李伟当年形容行事稳健,经营企业老辣的三全陈泽民:“开着拖拉机在跑,只不过比自己先跑了几百公里,而自己现在是开着奔驰车在狂追”。并且在2001年李伟喊出3年超越三全的口号。这让三全的陈泽民也不得不对李伟刮目相看,也深感竞争危机之重。
从2001年开始,陈泽民不再开拖拉机了,也改为开跑车了 ,立马全面反击隔壁邻居思念李伟,之前的彼此过节也烟消云散,终于让陈泽民意识到后来居上的李伟不再是所谓的“奸诈小人”,而是一个不可多得,值得尊敬的重量级对手,他也不得不承认李伟当年的举措纯属于商业竞争行为,而不再是他所认为的个人品德行为。
之前的老死不相往来,也让陈泽民放下戒备之心,觥筹交错,成为老少忘年交,强强联合,联手共同形成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共同扩张激战由龙凤、海霸王占领的上海市场,又于2004年的广州市场中,共同抵制好又多超市的漫天要价,联合退场,逼迫好又多卖场最终降低入场费及管理费。
没有了竞争对手的强大挤压生存空间,联合三全的过程中,思念的步伐开始慢了下来。到底姜还是老的辣,三全陈泽民乘势在与思念的联合中,几个跑车加速动作,将思念又重新甩开了一条街。
自从联盟三全后,加上2004年好又多超市的“掐脖子”要挟之战,李伟再无力非要与三全陈泽民争个第一第二了。受制于传统商超渠道的李伟心生倦意,开始萌生了进入中式快餐行业,想要扩张更大的版图,毕竟这一块空白市场有待挖掘,而水饺汤圆终究市场份额会有限,加之后入局者增加,共同瓜分市场也会让思念增长逐步慢下来,每年翻倍增长的好景不会太长了。同时他觉得至少不再应该像广州好又多超市一样被人要挟,应该自己掌控生意和渠道。
他当时算过一笔账,每年给超市让利的利润就达到20%,5000万营业额,就至少得分给超市1000万纯利润,还不包括其他各项其他比如进场费用,电费等等一堆费用。如果开店,一个店投入30万,这1000万至少可以开300家门店了。
2004年12月24日,思念李伟正式进军中式快餐,在南京开了第三家“一江两岸”快餐店,同时计划用3年时间在全国开店300多家。虽然这个梦现在已破碎,却一直萦绕在李伟心中不能挥去。就如同2020年,李伟亲自站场的“早饭师”早餐店就是当年圆梦之行,计划三年开5000家店。放在2004年李伟就嗅觉到了开餐饮店是未来冷冻食品行业必须要走的必经之路,包括后来的三全都紧随其后开餐饮店。
用李伟的话说,无论三全、思念还是当时的大品牌龙凤、湾仔码头等无一例外不受到传统商超等渠道的卡脖子,也是速冻行业无可奈何的受限于他人之苦。在与大型商超的博弈中,速冻食品厂家始终处于被压制的下风角色中,让利太多,根本无力抗衡和改变这个局面。自觉个人实力依旧单薄,在市场博弈过程中总有种被人欺负,被人家狠狠宰一刀的尴尬地位。也就是李伟萌生餐饮渠道的想法,和同年进军房地产等其他产业的心理诉求。
一个是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困境的破解之道,一个是在大环境下的审时度势。
做过超市生意的厂家和经销商都明白,超市渠道生意根本就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发生,始终商超是利益分配者和游戏规则制定者。特别是国美黄光裕当初创建的商超这个渠道载体就是用于压榨供应商资金和资源的不对等商业游戏规则,诟病由来已久,大家又爱又深恶痛绝却又没有办法只能委身寻求合作。
李伟看到了发生在2004年中国快餐餐饮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他的理念非常超前,至少在速冻食品行业超前了15年,因为当时国内餐饮还未形成规模化,市场处于培育期,中式快餐还没有国内巨无霸,也引起了国外资本的关注,国内上下产业已经逐步开始成熟,形成了供应产业链。
但他忽略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市场当时并未成熟,且匹配的融资依旧非常困难,并没有如今成熟的风险投资和创业孵化器存在,且ipo上市在当时依旧非常困难,相关的冷冻食品品类还未有如今这么丰富,消费者的接受度在当年依旧有限,还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冷冻食品开店。
但他确实是国内冷冻食品作为主要标志化食材开餐饮店的国内第一人,虽然当初开店还是失败了,也并未妨碍李伟15年后重新回到这个赛道重新开店,完成他的当年未完成的梦想,其中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2012年成立千味央厨,做冷冻食品供应链公司的关键所在。至今估计很多人依旧看不懂李伟,毕竟他的思想的确太前卫了,走在了冷冻食品的前列,也在为速冻食品行业谋求新出路。
自从2001年陈泽民放下戒备之心,携手思念李伟共进退后,李伟就开始了更长远的公司发展布局。而在李伟刚创立思念品牌就跟随他的现思念董事长王鹏在这段时间也为李伟立下了汗马功劳。
2002年4月,思念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签订贴牌生产全球供货协议,也在与沃尔玛的合作过程中,让李伟见识和学习到了世界沃尔玛的先进管理技术和资本运作方式,也萌生了上市的念头,筹集更多资金发展壮大思念。开始李伟也想在国内A股上市,但当时国内A股IPO被暂停了,也迫不得已才转向2004年下半年新加坡上市。并在连续2年的出口创汇方面表现不错,2004年2005年分别创汇500万美元和700万美元,才终于在2006年新加坡批准挂牌上市。
科普:中国A股IPO历史上被暂停过9次,而李伟上市的时间节点正好处在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时间节点上;
第五次:2004年8月-2005年1月,证监会于当年公布了试行IPO询价制度,正式方案出台前的5个月,IPO被暂停;
第六次:2005年5月-2006年6月,由于股份分配改革,为A股历史上最长的IPO空窗期之一,IPO暂停1年时间。
1996年王鹏毕业于郑州工业大学,1997年被李伟招进思念公司,1998年起就陆续担任公司的东北区域经理,东北分公司总经理,思念总公司销售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正式成为李伟最信任和一手栽培的员工的公司二把手,主管公司全国销售工作。
王鹏提出的“决胜在终端”营销理念,将思念食品在全国大卖场、商场全面上柜,网络覆盖率达到了95%,从1998年首次帮助李伟成功说服经销商试卖思念汤圆起,王鹏就与全国经销商建立了比较不错的客情关系,短短1年多时间思念经销商就从几个到几百个,加上李晋洲等研发人员的新品开发成功,王鹏所带的销售团队所想披靡,业绩显赫。但最终幕后关键灵魂人物依旧为谋局者李伟。
在跟随李伟多年,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王鹏也见识了李伟的厉害,职业生涯越来越顺畅,李伟也非常重视对其培养,2004至2005年度,李伟送王鹏进入长江商学院,进行EMBA核心课程的学习,对管理水平进行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思念上市管理者和接班人进行培养。每一步,我们均可以看出李伟的用心和用意的谋划和布局。
2012年李伟创立千味央厨,2013年后,基本就将思念委托给王鹏、李晋州等人全职打理了。
很多人看不懂李伟,明明思念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为什么他非要全部将其股份出让给王鹏管理团队呢?
我想这些答案一定深深的埋在李伟和王鹏等人心中,他们后续将依旧深度合作,或者思念去李伟化也只是留给大家的表象而已,李伟将依旧是思念的幕后大老板,他只想想完成更大的野心,进军餐饮业,完成冷冻食品产业的转型升级,真正的不再受制于渠道和商超,完成冷冻行业包括陈泽民等人都未能完成的梦想。
从用非常少的资本获取到和路雪的信任,和投资支持我们看到了一个年少老成的资源整合型生意人,他用四两拨千金,包括不计成本的获取沃尔玛巨头的合作可以看出李伟的胆识过人;同时可以说,说服和路雪在郑州二线城市的布局,也为中高端冰淇淋市场在我国二线城市的发展提速了一段时间,至少某种意义上来将加速了冰淇淋市场在我国发展的进度。
我想当年他选址三全巨头隔壁,取得三全陈泽民大儿子陈南的信任,谋求到其三全的核心商业机密就已是在布下他商业的棋子了,同时花巨资聘请李晋洲等技术和管理人员,又花重金栽培大学生王鹏作为思念接班人,借势借力借人完成他商业的高速发展反超,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从用人上李伟就已胜过陈泽民一筹;
2004年就开冷冻食品行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快餐店生意,可以看出李伟非常敏锐的市场嗅觉,包括2012年成立千味央厨,2021年IPO上市,均是实现他未完成的餐饮化帝国,谋求资本为思念获取更快更大的发展空间,包括进军房地产行业等可以看出他的不安分,与百胜中国等的国际餐饮店的合作,可以看出他与借助与世界餐饮品牌的合作,寻求一条冷冻食品餐饮国内、国际化之路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