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综述:香港疫情回落 抗疫初见成效
中新社香港4月9日电 (记者 曾平)在国家力量支援和社会各界努力之下,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呈持续下降之势。近一个月以来,香港提升抗疫能力,吸取防疫经验,在治疗患者、接种疫苗、建造设施等方面皆见显著改善。多名香港医学界专家和居民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讲述香港近期抗疫成效。
中央援港助决策
2月底正值香港疫情高峰,由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带队的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抵港开展工作。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病毒学家金冬雁认为,内地援港的重要成效在于专家抵港了解实际情况、反馈正确意见后,帮助香港最终实现科学决策。诸如集中力量减少感染、重症和死亡,暂缓全民强制核酸检测,承认和广泛使用快速抗原检测等均为有益举措。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前局长高永文表示,有中央作后盾,香港无论在抗疫物资、防护装备还是生活物资方面都有充足供应。香港曾因设施不足而陷入被动局面,中央援建的多处社区隔离设施陆续迅速竣工,“这对香港而言是一种很大的信心支持”。与此同时,内地援港医疗队也非常重要,他们在“紧急法”下抵港支援,这是一种突破。
为解决采样和检测的瓶颈问题,内地派出600多名采样员和检测员抵港支援。德国居港人士汉斯·迪克特(Hans Dickert)表示,香港曾有一段时间核酸检测跟不上疫情需求,需数天等候结果,香港本应更早请求内地支持加快检测流程。
同心抗疫增信心
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疫情,香港社会各界积极配合抗疫。“在这么错综复杂的局面下,最后还是取得抗疫成果,令整个疫情调头向下。”金冬雁指出这和香港市民的配合和努力密切相关,相当程度显示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他举例说,其中一个见微知著之处在于,不少港人听从专家意见外出佩戴两个口罩。
高永文表示,尽管防疫措施对部分市民造成影响,但整体而言市民是配合的。“在这个关口,大家还是觉得只要社会团结一致,配合政府措施,应有信心可控制疫情。”他说,全港各区的社团都在组织派发抗疫和生活物资,大家互相帮忙、共同帮助有需要人士。而近日特区政府鼓励的全民快测,身边大部分人均有响应。
印度裔港人、义工白俊达表示,疫下的生活多是公司和家里两点一线,少了外出和聚会,而义工工作较过往有很大区别,现在多与派送物资相关。“香港人这一次很齐心。”他说,每次招募义工,很快就有几十个人积极响应报名。
抗疫措施见成效
香港在第五波疫情暴发之初便已实施抗疫两年多以来最严格的社交距离措施。“香港肯定没有‘躺平’。”金冬雁说,开设为轻症患者提供服务的指定诊所,广泛使用快测,上门为老人院长者打疫苗等对其他地方也有启示意义。而疫情发展有其规律,香港采取适当措施,科学化处理瓶颈问题后,疫情自然会回落。
高永文表示,餐厅禁晚市堂食,公众地方限聚两人,机构和企业员工在家工作等防控措施是疫情回落的主因。另外快测的普及,至少让自知感染人士自我隔离也是疫情下降的原因,而任何传染病的自然规律也是高峰过后就会慢慢回落。
高永文认为,经历过“非典”的香港是全球少有的几乎全民外出佩戴口罩的地方,两年多以来无论疫情高低均如此,同时港人也配合出台的社交距离措施。他说:“整体社会的态度是这样,所以香港的抗疫是比较有成效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