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不见面,看病可靠吗?探访北京首家儿科互联网医院

  4月7日上午,首都儿科研究所(简称“首儿所”)科贸楼9层,近10位身着常服的医生戴着耳麦坐在电脑前,一边查看检查单据,一边与屏幕那头的患者语音通话或打字。

  不在门诊楼内,也不面见,医患之间的物理距离或许以省份为单位,有时甚至是国家。疫情之下,互联网医院在各地逐渐发展,这样的场景逐渐成为常态。

  从2020年开始,北京陆续有公立医院获批互联网诊疗资质。首都儿科研究所是北京第一家获批的儿科医院,其互联网医院至今已运行近两年,在线上放开了全部临床专业。近日,记者对该院进行了探访。

  现场 医生现场“接线”,为患者远程开药

  首儿所科贸楼9层,一个大办公室内分出20个隔间,每个隔间都有一台电脑,显示屏比普通显示屏宽一倍。4月7日11时许,近10位医生戴着耳麦坐在电脑前,他们不穿白大褂,乍一看并不像在医院内部。

  疫情进入第三年,各地互联网医院建设早已提上日程,上述场景也成为医院常态。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已经设置审批1600余家互联网医院。首儿所互联网医疗办公室主任闫雪介绍,越来越多的医生习惯了互联网诊疗的新模式,其中不乏退休返聘的老专家。

  皮肤科疾病是最常见的小儿疾病。首儿所皮肤科主治医师顾菲告诉记者,该科室十多位医生都参加互联网诊疗,医生每周都有固定的“线上班”,专门提供远程服务。

  线上接诊,文字、语音、视频都可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屏幕上一般同步打开两个系统,一个是诊疗平台,医患在此交流并传递资料,另一个是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医生可检索病史记录、开具处方。相比线下一对一面谈,在线上,医生在等待患者回复期间,也可穿插回答多位患者的问题。

  “皮肤科的特点是适合互联网的,我们(判断病情)以图像信息为主,家长发来图片,特殊情况可以视频。医生在线上答疑,必要时也指导家长开展进一步检查,或预约线下号源。”顾菲举例说,有的患儿出现皮肤损伤,从影像无法直接判断是湿疹还是真菌感染,这时医生会指导家长去当地皮肤科做相应检查。她也遇到过白癜风患儿,当地医院有检查能力,但没有药物,线上接诊时,她为患儿开具了处方,药物随后通过快递送达家长手中。

  罕见病患儿也可受益于远程医疗。首儿所风湿免疫科二病区主任李建国介绍,该科室接诊来自全国各地的罕见病患儿,“地方上接诊罕见病经验比较少,一般都要来北上广就诊,治疗刚开始又非常频繁,每个月、每三个月要来一次,对家庭是很大的财力消耗。有些检查可以在当地做,我们可以在线上指导,检查完后家长再回传结果。”对于需静脉用药或手术的患儿,李建国也曾和当地医院医生沟通,介绍专业注意事项。

  互联网诊疗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最初,能不能开药、怎么配送,家长心中有各种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家长对线上诊疗接受度有所提高。顾菲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有在国外的,有的患者习惯了远程复诊,一年五六次挂号都在线上,不再来医院。疫情之前,一名医生日门诊量在百人左右,线上诊疗开通后,一名医生最初一天接诊约40人,现在增加到约60人,还开通了夜间服务,线上线下的日接诊量差距逐渐缩小。

  首儿所副所长、新闻发言人谷庆隆介绍,首儿所是北京首家儿科互联网医院。新冠疫情暴发后,首儿所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所院高质量发展工作,2020年6月通过互联网诊疗评审,在微信平台与APP端开通线上复诊功能。

  焦点1:互联网诊疗范围如何划分?

  不能见面,如何划分合理的诊疗范围,确保医疗安全,是线上服务需要解答的问题。

  首儿所门诊部主任牟京辉表示,适合互联网诊疗的情景有三类,也有一部分情况必须在线下就诊。

  第一类是曾在医院诊断较明确的疾病,后续复诊可在互联网进行。举例来说,一患儿确诊支气管炎,服药一段时间后咳嗽减轻,线上复诊时,大夫可指导下一步用药、今后的注意和护理事项。再如此前明确诊断呼吸道感染,白细胞高,接受了抗生素治疗,治疗几天之后可以不再来首儿所,在附近医院复查血常规后,线上将检查结果传给医生,得到后续的治疗指导。

  第二类是病情比较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儿,需要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家长可在线上发送监测的血糖结果,医生对胰岛素剂量、饮食结构等提供调整策略。

  第三类是部分术后患者,如骨科术后恢复期患者,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功能训练,也可在线接受训练指导。

  不能在线上就诊的情况,则包括传染病、急症、危重症,当出现急性发烧、腹泻、腹疼等情况,患者应该立即到医院就诊。慢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如血糖突然升高或者低血糖,也应到医院就诊。

  记者注意到,总体来说,互联网医疗面向的是复诊群体、病情较稳定群体,是实地诊疗的后续服务补充。而在疫情下,一部分有需求而流动受限的外地初诊患者,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寻求帮助。医院表示,针对首诊,尤其是外地患者的医疗需求,2022年3月,该院开通了“专家咨询”功能,患者可在线上上传相关病历资料,接诊医生在48小时内提供一问一答式的咨询服务。

  不过,闫雪也表示,互联网诊疗目前仍有需要完善之处。如根据《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线上患者需是“复诊患者”,而不同医院对“复诊”定义有不同理解。此外,参与线上诊疗的医生,应加强规范化培训,明确哪些诊断、哪些病种不适合线上诊疗,需及时转移到线下就诊。

  焦点2:线上服务有何“增量”?

  谷庆隆表示,该院互联网医院在线注册医生、护士、药师近600人,覆盖临床所有专业,开设线上门诊64个,包括专家团队及工作室11个、专病门诊3个。截至目前,已服务复诊患者23.8万人次,药品配送14.5万例,覆盖全国31个省份、328个地级市,现每日诊疗量千人次左右。

  其中,儿童炎症性肠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专病门诊,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全病程管理;儿童呼吸康复、哮喘管理、新生儿护理等18个护理门诊,主要满足儿童居家照护、出院后连续性护理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互联网诊疗推进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的新特点,也要求医院不断进行服务调整。

  首儿所医务处处长王菲表示,线上诊疗开通之后,他们发现大部分家长倾向于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也就是17时到19时线上就诊;各科的线上需求量也有所区别,如皮肤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保健科、内分泌科,慢病复诊病人,号源需求较大。

  医院据此调整了服务时间,开设线上小夜班门诊,将门诊时间从17时延长到22时,贴合家长的就医习惯;在放号方面,则采取灵活措施,动态调整线上线下出诊的医生,以满足诊疗需求。

  在分析线上医疗数据时,他们还发现,挂号就诊的1岁以下的孩子比较多,这类患儿的家长,对于用药要求、病后饮食,护理方法等不太熟悉,而这并非都在医生的专业范畴内,之后医院开设了医护联合门诊,医生护士同时上线答疑。

  闫雪称,互联网医院未来还要增加新的功能。如结合慢病管理和线上复诊,将基础随访延伸到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辅助管理,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预测和主动干预;利用既往诊疗数据开发诊前智能问诊功能,提高诊疗效率等。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吴兴发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