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营业规则》五十四条规定在电力系统正常状况下,供电企业供到用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
1、35千伏及以上电压供电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值的10%;
2、10千伏及以下三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
3、220伏单相供电的,为额定值的+7%,-10%。
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用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用户用电功率因数达不到本规则第四十一条规定的,其受电端的电压偏差不受此限制。
:是电路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势差(电压差)的定义:
电荷q 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WAB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AB两点间的电势差(AB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称为电位差),用UAB表示,则有公式:
其中,WAB为电场力所做的功,q为电荷量。
同时也可以利用电势这样定义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对电路分析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在电路中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
单位:
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强电压常用千伏(kV)为单位,弱小电压的单位可以用毫伏(mV)微伏(μv)。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
参考资料: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电压伏数分别是从多少到多少之间
温度受用电器电压大小、电阻、电容、电感大小、散热器性能、用电器性质(电阻性用电器、容性用电器、感性用电器)等等影响,所以不能看出,电压和用电器的必然直接的关系
当然,要是对同一用电器,电压越大温度越高;但是电压超过额定电压一定范围就把用电器烧坏了
电压 大小
电压不区分交流电和直流电。日常直流电池有15、3、6、9、12、24伏比较常用,家庭供电220伏交流,工业380伏。交流电可以从几伏到几万伏,直流也可以。
直流电是方向不改变的电流。而交流电是方向随时改变的电流。中国的交流电是220V 50HZ 也就是每一秒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是两种不同的电流,和电压大小无关。
不过一般直流电使用中电压比较低,电池供电为直流电。一般不超过36V。
交流电我国家庭电路中使用的是220V,而高压输电线,可达几万伏。
扩展资料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可分为高电压,低电压和安全电压。
高低压的区别是:以电气设备的对地的电压值为依据的。对地电压高于或等于1000伏的为高压。对地电压小于1000伏的为低压。
其中安全电压指人体较长时间接触而不致发生触电危险的电压。 按照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规定了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的电压系列。我国对工频安全电压规定了以下五个等级,即42V,36V,24V,12V以及6V。
-电压
电压的大小与是否靠近电源的远近有关
电压在初中是一个很难叙述的概念。首先,在电池中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使电池的正极聚集了大量的正电荷,在电池的负极聚集大量的负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形成了电压(差),书本中拿水作比方向,正电荷就相当于高水位的地方,负电荷就相当于低水位的地方,这样高水位与低水位之间就形成了水压(差)。
如果把电池的正负极连入电路后,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形成了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跟水路差不多,因此书本中把电压比作水压,就是把原本抽象的问题模型化,更易于理解。
如果你还有什么不太懂的话,你就参考看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54htm
没有关系没有负载时,不管多远都电压是一样的
但是距离电源太远,因为线路损耗,线路就像是电阻,有压降的
有负载时,线路越远,线路末端电压越低;电流越大,线路末端电压越低